摘要:大蒜种管,相邻地块3畦不同侍护,长势差异初现,为嘛?——种地之苦之乐,不是你想象的那样(300)
大蒜种管,相邻地块3畦不同侍护,长势差异初现,为嘛?——种地之苦之乐,不是你想象的那样(300)
我的三畦子大蒜,同一地块同样水肥条件同一时间种植,两畦子覆膜,一个对比试验畦子不覆膜,覆膜的两畦子和不覆膜的那畦子,在今春返青后又采取了不同管护方法,昨天仔细查看,就目前看,3畦子大蒜的长势,已呈明显差异。
记住,3畦子大蒜,是同一块相邻地,土质一样;同一水肥条件;同一天播植;同一播植方式,播深和间距行距相同。以下用“覆膜1”和“覆膜2”和“没覆膜”分别表述。
请看图片及图片说明,注意图片说明有数字表述——
“覆膜1”总体长势图
“覆膜1特写图片,”随机10棵平均根至叶尖高50公分,茎粗7公分
“覆膜2”总体图
“覆膜2”特写图片,随机10棵平均高40 ,茎粗5公分
“不覆膜”总体图
“不覆膜”截图特写,随机10棵平均高30,茎粗4公分
1、“覆膜1”为啥比“覆膜2”长势好?
这两畦子,去年秋天到越冬,播植管护方式完全相同,都覆膜了,出苗后都喷淋自酿芽苗肥了,都是在惊蛰节气中期同一天浇得返青水。
不同的是,在浇返青水前后,我给“覆膜1”喷淋了两次自酿叶面肥,撒施了一次草木灰,昨天上午又撒施了第二次草木灰。
“覆膜2”则没喷淋叶面肥,没撒施草木灰。
2、“没覆膜”长势差,亏待它们了吗?
“没覆膜”,更费了些心思。上冻前,轻开沟施喂了一次越冬土杂肥,接着浇过一次越冬水,浇水后又浅松了一遍土。春来返青前后,管护办法和“覆膜1”相同,也是喷淋了两次自酿叶面肥,也撒施过草木灰。
但就目前长势看,3畦子中,它居末尾。
3、3畦子对比试验表明,初步判断有三——
一是覆膜明显占优势。二是覆膜不增加劳动成本。三是返青前后喷淋叶面肥和撒施草木灰明显管用。
4、后续管护,在抽苔前,三畦子,我将普遍再喷两次叶面肥,撒施一次草木灰。给水也将同步。
5、我的建议:黄河流域大片地区,当下大蒜正值旺长,要抓紧在抽苔之前喷淋叶面肥,撒施草木灰。叶面肥喷淋频率,要间隔五六天。抽苔前5天,停止喷淋叶面肥。吃过蒜苔后,再随浇水冲施一次桶沤多元复合材料液体肥。
至于网上的一些技巧,比如割叶,比如打苔后的割秸,不建议操作。这两种小技巧,我往年试验过,都没有明显优势。
种大蒜,吃蒜苔是第一次收获,吃青蒜是第二次收获,全部刨除大蒜是最终收获,有心读者请记住我的这3畦子,我还将在这“三期”用图文展示收获,得出今年对比试验结果。
至于如何减少覆膜可能对土地对作物造成的伤害,我会在收获大蒜时再说。
来源:可靠河流AT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