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695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医生,我是不是肾虚了?最近总是半夜醒来还......那个。”
“医生,为什么我一紧张就出汗、心跳快,别人都没有?”
“医生,我常常放屁,尤其一吃豆子就放,是不是肠子出问题了?”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些“尴尬但常见”的生理反应。但因为不好意思说出口,往往自己吓自己,甚至偷偷上网查出一堆“重病”,越看越慌。
其实,不论男女,很多生理反应只是身体的正常调节机制,不代表有病。别再误会、别再焦虑,也别再讳疾忌医。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3种容易被误解的生理现象,看似吓人,其实多数情况下根本不是病。
说到“夜间反应”,不少中年男性就开始担忧:“是不是肾虚?是不是前列腺出问题了?”
其实,这种现象的专业名称叫夜间阴茎勃起(Nocturnal Penile Tumescence),是男性在睡眠中,尤其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期(REM),经常会出现的自然生理现象。
据《中华男科学杂志》报道,健康男性每晚可出现3~5次夜间勃起,每次持续时间可达20~30分钟,完全不受意识控制。
这并非是“性冲动”或者“肾虚过盛”的表现,而是神经系统调节性激素的正常释放反应。
反而,如果夜间没有任何勃起反应,才可能是神经系统或血管功能出现问题。
美国梅奥诊所指出,医生甚至可以通过夜间勃起测试,来判断勃起功能障碍是心理性还是器质性。
所以,出现夜间“反应”,别羞也别慌,这很可能是身体健康的象征。
“我一上台讲话就心跳如雷、手心冒汗,是不是焦虑症?会不会猝死?”这种现象其实是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的结果。
当人处于紧张、恐惧、兴奋等情绪中,大脑会自动启动“战或逃”机制,释放肾上腺素,从而出现心跳加快、出汗、血压上升等表现。
这不是病,而是身体在“准备应对威胁”——即便这个威胁只是台下几双眼睛。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临床心理专家指出,偶尔的应激反应不影响健康,如果能迅速恢复,不必治疗。只有当这种状态长期持续并影响生活时,才可能属于焦虑障碍,需要干预。
换句话说,不是你有病,而是你太想表现好,身体替你紧张了。
想改善这种情况,不妨练习深呼吸、放松训练,或进行系统脱敏训练,帮助大脑降低过度反应阈值。
很多人会因为自己频繁放屁而感到尴尬,甚至上网一查:“频繁放屁=结肠癌前兆?”吓得饭都不敢吃了。
其实,放屁是人体正常排气过程的一部分。食物在肠道中被消化、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气体,主要成分是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
尤其是摄入了高纤维食物、豆类、乳制品或含益生元的食物时,肠道菌群活跃,就容易“产气”。
据《中华消化杂志》数据,健康人每天平均放屁10~25次不等,属于正常范围。
如果你吃得健康、肠道菌群活跃,放屁反而说明你肠道“活力满满”。
当然,如果放屁同时伴有腹痛、便血、体重急剧下降等症状,那就应及早就医排查。
很多时候,我们对身体的误解,并不是因为身体出了问题,而是因为我们从未认真了解过它。
夜间的“反应”可能是雄性激素在释放信号,紧张时的出汗是大脑在自我保护,而频繁放屁可能是肠道在努力消化。
这些现象虽然有点尴尬,但不是病,更不是“羞耻”。
与其偷偷查“是不是肾虚”“是不是癌”,不如正视身体的语言,给它一点理解和宽容。
当然,如果这些生理反应突然发生变化、频率异常或伴随其他症状,还是要及时就医,别讳疾忌医。
夜间勃起:多数是正常生理现象,不等于性冲动或疾病。
紧张出汗:是交感神经调节反应,不代表焦虑症或心脏病。
频繁放屁:可能是饮食结构改变或肠道菌群活跃,不必紧张。
拥抱身体的“古怪小毛病”,比一味恐惧更重要。
参考资料:
《中华男科学杂志》:夜间阴茎勃起与勃起功能障碍的关系,2024年第4期
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2019—2030年)》
《中华消化杂志》:肠道气体产生机制与临床意义,2023年第3期
梅奥诊所官网
来源:中医益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