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开发策略出现重大变化?小厂商与第三方开发者该怎么办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1 18:24 1

摘要:3月27日,Google宣布停止维护Android开源项目(AOSP),将逐步关闭AOSP公共维护、停止更新部分法定开源义务之外的代码,甚至不排除彻底终止对外公开。业界猜测谷歌可能会让安卓进入闭源时代。

3月27日,Google宣布停止维护Android开源项目(AOSP),将逐步关闭AOSP公共维护、停止更新部分法定开源义务之外的代码,甚至不排除彻底终止对外公开。业界猜测谷歌可能会让安卓进入闭源时代。

不过谷歌似乎并没有这个意思,据谷歌发给合作伙伴的信中显示:谷歌将把 Android平台开发转移到单个内部开发分支,这将帮助谷歌更快地行动并简化Android 的开发,但仍然致力于继续为所有后续版本将所有相关平台项目的完整源代码发布到AOSP。

另有消息称,谷歌正常情况下会按照季度将内部分支完成开发的版本源代码推送到 AOSP 上,所有人无论是开发者还是 OEM 也都可以继续从 AOSP 上获得 Android 项目的源代码,只是相较于谷歌内部分支会有 1~3 个月的延迟。并不会彻底闭源安卓系统。

简而言之:

1、从 2025 年 3 月 27 日起,Android 开发转移至单个内部分支,停止维护 AOSP 公共主分支的实时更新。

2、AOSP 主分支被锁定为只读,仅保留历史代码,不再合并新贡献。

3、发布分支(如 android15-release)和测试分支(如 stage-25Q2-ts-dev)仍可通过早期访问计划提交代码。

4、合作伙伴需通过Early Access Program(早期体验计划)或测试套件分支提交代码,由谷歌审核后合并至内部分支,最终发布至 AOSP。

AOSP造就了如今的Android

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是谷歌主导的一个开源项目,提供 Android 系统的核心代码,包括 Linux 内核、硬件抽象层(HAL)、运行时环境(ART)、应用框架和基础系统应用(如电话、短信)。其核心价值在于允许厂商和开发者自由定制系统,例如小米HyperOS、vivo OriginOS 等均基于AOSP构建。

AOSP可以看成是谷歌给你一个固定户型的毛坯房,后期的硬装、软装都看你自己的发挥,欧式、中式亦或是现代简约都可以。每年的迭代则是在这个毛坯房的基础上优化一下户型设计、将厂商或开发者的一些创新功能做到这个毛坯房上,然后就是“原生支持XXX功能”,大家就都可以用了!

就比如Android 14引入卫星通信API,Android 15在系统设置中新增了 “卫星消息” 选项,明确支持通过卫星发送和接收短信。设备厂商要做的就是将专用硬件装到设备上,再通过和运营商合作就可以实现卫星通讯,可以省去庞大的开发成本。

开源并不意味着谷歌一直在赔本做这件事,反而是赚了个盆满钵满。谷歌通过 AOSP 开源框架吸引厂商,再通过GMS闭源服务(搜索、广告、应用分成)获利。根据 Alphabet(谷歌母公司)2024 年财报及行业分析,2024年GMS收入占Alphabet总营收34%,大约1190亿美元,可以说是Alphabet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谷歌为何要简化开发流程?

成本控制和资源分配是驱动谷歌这么做的主因。

据悉,AOSP维护涉及超3000万行代码、200多个并行开发分支以及全球数千名开发者协作,2024年的运营成本就达到了8.3亿美元。再加今年初安卓部门还裁掉了15%的员工。干活的人少了,自然要砍掉不必要的工作,同时还能节省不菲的运营成本,何乐而不为呢!

谁会受到影响?

谷歌的此次调整对于那些已经签署GMS协议的厂商(小米、荣耀、vivo、OPPO等)在系统更新与生态接入方面没有任何影响。

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些生产非认证安卓设备(廉价手机、智能家居、IoT、车机等)的中小厂商和第三方开发者,摆在他们面前的出路有三条:

1、去签GMS协议,老老实实给谷歌交钱,接受更高的成本和严格的控制,好处是不用担心兼容性问题。

2、比其他品牌晚一些拿到开源代码,虽然可以维持设备的研发,但系统版本、功能以及开发进度肯定会滞后,大概率会影响产品的上市节奏,错过窗口期。

3、拥抱其他生态,比如已经脱离安卓生态的鸿蒙系统,其在多个领域已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差异化竞争力。今年第一季度其在中国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9%,成为仅次于 Android 的第二大操作系统,发展潜力巨大。

对于AOSP做出贡献的外部开发人员影响也不小,因为谷歌的这一做法降低了他们对谷歌开发工作的了解。如果没有GMS许可证,为Android操作系统开发做出贡献将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因为可用代码将始终落后数周或数月。将使一些开发人员更难跟上新的Android平台变化,因为他们将不再能够跟踪AOSP的变化。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短期内不会有明显体验上的变化,头部硬件厂商基本上都已经签署了GMS协议,他们可以获取闭源代码,系统更新、手机厂商自有应用商店都不会变化。

对于行业而言,谷歌的决策短期来看可以让谷歌将安卓生态的控制更牢固了,但也会让部分科技企业转向其他生态系统,移动操作系统的格局可能会因此而重塑。头部终端厂商虽然短期内不会放弃Android系统,毕竟没有产生直接影响,但是整体的生态系统格局一定会出现新的局面,毕竟被这么一闹,谁都会想想未来如果有更大变化该怎么办。

对于非安卓生态的华为鸿蒙、统信软件的UOS操作系统、麒麟软件的麒麟操作系统等,会迎来更多的开发者,生态搭建速度提升,虽短期内还无法与Android和iOS生态竞争,但崛起之势已成。未来全球移动操作系统市场将进入多元化竞争。

总结

谷歌调整 AOSP 开发模式是安卓生态发展的必然选择,既反映了开源项目在规模化后的管理困境,也暴露了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的深层矛盾。尽管此举短期内引发争议,但其本质是通过集中管控提升开发效率,以应对 AI 时代的技术竞争。

未来,安卓的开放性将更多依赖厂商的自研能力与生态协作,而非谷歌的开源承诺。这一变革或将加速全球操作系统格局的重构,为鸿蒙等新兴系统创造 “弯道超车” 的战略机遇。

来源:锚思科技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