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老师问学生你爷爷赫鲁晓夫在干嘛,他答:爷爷正在家里哭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5 06:26 1

摘要:1964年10月,寒冷的风已经从西伯利亚吹来,身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赫鲁晓夫正在南方黑海边的中央别墅中度假。

1964年10月,寒冷的风已经从西伯利亚吹来,身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赫鲁晓夫正在南方黑海边的中央别墅中度假。

在赫鲁晓夫看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别墅中,他整日宿醉,好不快活。

对于嗜酒如命的赫鲁晓夫来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离开酒精的麻醉,只是让他想不到的是,莫斯科已经在酝酿巨大的阴谋。

在赫鲁晓夫并未出席的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已经做出了要撤换赫鲁晓夫的决议,并内定勃列日涅夫为苏共第一书记。

随后,勃列日涅夫给赫鲁晓夫打了个电话,通知他主席团正在开会,让他尽快返回莫斯科。

赫鲁晓夫感觉很莫名其妙,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了山雨欲来,等到赫鲁晓夫到了莫斯科后,便被采取了特殊的安保措施,对其进行了控制。

对此已经有所察觉的赫鲁晓夫却无可奈何,只能同意苏共主席团的决定被一撸到底,连中央委员的头衔也未能保留。

赫鲁晓夫根本想不到,自己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下台,内心自然抑郁不已。

1965年,赫鲁晓夫的孙子正在上小学,老师便询问他,你爷爷在家干嘛呢?

他一本正经的回答说:我爷爷正在家里哭。

赫鲁晓夫下台之后,便提前过上了退休的生活,成了特殊养老金的领取者,不仅每月可以领500卢布,还给他配了一部专车,甚至还许诺他可以终身居住在他所居住的别墅里,顺带着将列宁山上的府邸也一并给他使用。

乍一看,赫鲁晓夫退休后的待遇还不错。

实际上,苏共中央仅仅在三周之后就收回了列宁山上的府邸,在不久之后,又让他搬出别墅。

为了防止赫鲁晓夫对苏联的政治还有所想法,勃列日涅夫将他的警卫和侍者全部替换掉。

自此之后,赫鲁晓夫便淡出了大众的视野,搬进几乎无人知晓的新家之后,赫鲁晓夫时常在家人面前自言自语:

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从光辉无限的最高领导人到几乎没有人生自由无人问津的退休老朽,赫鲁晓夫体察到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这种心理上极大的落差,让赫鲁晓夫一度无法适应,他感觉自己被欺骗了,被抛弃了,在无意之中成了苏联政治中的牺牲品。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回首往昔的风光,赫鲁晓夫时常坐在院中的椅子里发呆,时不时便会老泪纵横。

唯一让赫鲁晓夫欣慰的是,他还能与家人在一起,纵观古今中外的政变,几乎都伴随着流血事件,赫鲁晓夫还能如此,着实算是幸运了。

当时,赫鲁晓夫的孙子还比较小,正在上小学,老师知晓他的身份,时常会询问他一些问题,当然,这也是勃列日涅夫特意安排的。

由于赫鲁晓夫时常在孙子面前流泪,以至于当老师询问他爷爷在干什么时,他不假思索便说出了赫鲁晓夫正在家里哭。

后来赫鲁晓夫逐渐习惯了退休后的生活,每天起床后,便会一边看报纸,一边发着牢骚,只是他再也无法重返苏联的政坛了。

毕竟勃列日涅夫根本不会让他再有机会翻身,不然将会是自己的灭顶之灾。

所以赫鲁晓夫退休后看似自由的生活里,实际上等同于被软禁,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严格的监视,甚至连外出散步的请求也时常被拒绝。

赫鲁晓夫的生活很枯燥,为了缓解这种令人压抑的环境,赫鲁晓夫开始用磁带录音机口授回忆录。

只是没多久之后,他的行为便引来了苏联官方的注意,这引起了赫鲁晓夫的极大担忧,他甚至多次对儿子说:

可能一切都是徒劳,在我死后,他们会拿走一切文字资料,要么彻底销毁,要么彻底封存。

为了严格监视赫鲁晓夫的一言一行,苏联当局甚至在他家中的厕所里都装了监听器。

1968年,赫鲁晓夫被招去中央,苏联当局要求他立即停止撰写回忆录,可赫鲁晓夫却采取了强硬的对抗,拒绝听从苏联当局的要求。

后来他的回忆录出乎意料地在西方出版,让苏共中央政治局惊诧不已,但木已成舟,他们已经无力阻止。

在赫鲁晓夫去世前几年,表现“良好”的他才被允许去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只是此时已经没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位曾在苏联掀起腥风血雨的执政者了。

1971年9月11日,赫鲁晓夫在医院去世,终年78岁。

参考资料:《赫鲁晓夫回忆录》、《苏联史丛书》等。

来源:飞鱼说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