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师者!看绵阳这些优秀教师如何点亮教育星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8 21:01 1

摘要:师者如灯,照亮学子前行路。值此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聚焦身边的优秀教师群体。他们中,有扎根一线深耕教学的“引路人”,有暖心守护学生成长的“守护者”,也有勇于创新探索教育的“开拓者”。接下来,请跟随小编,聆听他们的教育故事,向每一份坚守与奉献致敬!

师者如灯,照亮学子前行路。值此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聚焦身边的优秀教师群体。他们中,有扎根一线深耕教学的“引路人”,有暖心守护学生成长的“守护者”,也有勇于创新探索教育的“开拓者”。接下来,请跟随小编,聆听他们的教育故事,向每一份坚守与奉献致敬!

张海燕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张海燕,女,博士研究生,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曾任西安久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机械工程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培训中心专任教师,参与省级课程资源库建设3项,发表SCI及核心论文10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1项,软件著作权1项。从企业机械工程师转型为高校教师后,她将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扎实的工程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致力于培养符合现代机械工程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张海燕以多元的职业背景和持续的专业贡献,体现了高层次人才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价值与发展潜力。她以实际行动践行对职业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责任,通过实践教学与科研创新,为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培育大国工匠持续贡献力量,在职业教育一线书写着敬业与专业的精彩篇章。

"美洲大蠊"团队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在2025年8月27日至9月1日教育部主办的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上,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美洲大蠊"团队摘得医药生产与经营赛道(高职组)铜奖,实现学校赛事历史性突破。这份荣誉背后,是任劲松、林秋霞等多位指导教师用关爱暖人心、以创新促教学、以匠心践育人的生动写照。

以爱为桥,化解畏难心结。教师团队用耐心陪伴与温暖话语化解学生对“虫药”课题的抵触,并鼓励“科研不怕起点低,老师陪你们一起走。”

以创为翼,破解产业难题。紧扣美洲大蠊产业质量控制痛点与患者依从性瓶颈,创新采用酒醋共制与“秫米起模”工艺制备,实现"虫药焕新"。

以赛育人,传承卓越精神。团队将赛事融入教学,践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理念,既教授显微、炮制、泛丸等专业技能,更育科研诚信与责任担当。

景春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景春老师始终践行“教师是时时给予爱、收获爱”的教育理念。作为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骨干和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她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准则,将“立德树人”贯穿教学全程,真正做到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她主编国家规划教材,主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和精品开放课程。教学中从不忽略每一个学生,悉心指导,助推学生在专业技能上不断突破,多次获国家级和省级一等奖。

她曾获省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职教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背后是无数课后辅导与温暖陪伴。被学生称为“最美教师”的她,正以初心与热爱,书写着教育者的闪亮篇章。

周长奎 涪城区青义镇龙门学校

周长奎,男,中共党员。34载春秋流转,始终扎根乡村教育沃土,在三尺讲台书写了一名乡村教师的奉献华章。

1991年,从四川邻水师范学校毕业,来到达县大山深处的一所乡村学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常态。他选择了留下,留下守护那一束束希望之光。1993年,他调入涪城区龙门小学,依然在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任教。他用“泥腿子”的真诚打动辍学孩子的家长,用微薄的工资为贫困孩子垫付学费;用大胆探索的精神,让学习变得“有温度、有烟火气”。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龙门学校启动整体异地重建,当时正带毕业班的他临危受命负责报建报批工作。他用所带班级创下龙门学校历史最好成绩诠释了“责任”的份量。

新课改后,他带头研读课标、打磨课例。他每周往返城乡辅导七所学校的新课改教师,助推了区内课改的发展进程。34年坚守,他把最美的年华献给了农村教育,用脚步丈量教育的深度,用爱心拓宽教育的广度。岁月的痕迹,沉淀了他对农村教育的深情。

李春梅 绵阳市富乐实验小学

李春梅,绵阳市富乐实验小学高级教师,绵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绵阳市优秀班主任,游仙区首届“最美教育人”,游仙区首届“名优教师”,游仙区师德标兵。多篇论文,教育故事,随笔,教学设计在区、市、省、国家获奖或公开发表;多次参加市、区骨干班主任培训会担任主讲教师;在语文教师培训会上,教研活动中做讲座,上示范课。育人视频《一个也不能少》被教育部评为“精彩育人瞬间”。她积极开发课程,赋予教室无限可能。她把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儿童文学经典引入课堂:读书演讲,绘本教学,群文阅读,诗词大会,百家讲坛。从2022年的立春,到2023年的谷雨,李老师策划组织“二十四节气探索发现之旅”系列活动,带领孩子们和家长一起,用一年的时间走进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这些活动不仅是语文学习,更是人生的实践,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健康、正直的人,让学生能够真正成长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安州中学高2022级教师团队

安州中学高2022级教师团队是一支“经验与活力兼备、严谨与温暖并行”的备考团队,由104名教师组成,其中高级教师42人,市级骨干、学科带头人30余人。团队以“精准教学、智慧备考”为主线,以“六轮驱动”为核心,扎实推进高三备考工作。党员教师带头学理论、上示范课,落实“包科包班”责任制。优化课时分配与空档时间管理,“30分钟微专题”“二轮听力集训”“三轮优质卷研磨”打磨,强化备考实效。心理课程进课堂、系列德育活动,提升学生备考动力。搭建家校社协同平台,联动多部门保障备考秩序,形成家校社共进的良好备考生态,在2025年首届新高考中斩获佳绩。

黄亮 江油一中

江油一中体育教师黄亮接手校田径队14年来,用脚步丈量跑道,用汗水筑梦赛场,带领教练组把从最初仅4人的田径队带成了一支覆盖小初高学生梯队、成绩享誉全川的120余人的省级强队。团队培养出5名运动健将、14名国家一级运动员,连续三年跻身省中学生田径冠军赛前三,斩获绵阳市运动会高中组团体“三连冠”;邓智舰征战巴黎奥运会获男子4×100米接力第七名,牟春俊成为绵阳首位全国田径冠军,谢杰多次问鼎全国马拉松赛事,40余名队员考入华东师大等名校,真正实现“体教融合、全面发展”,为江油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生动画卷。

余德久 四川省绵阳中学

余德久,男,中共党员,绵阳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从教以来,他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育人信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工作中大力践行教育家精神,以实际行动彰显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他倾情思政教育,专注思政教研,以有趣、有料、有效的思政课教导学生勤学善思,引导学生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他坚持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冷暖放在心上、记在案头,以点滴小事呵护学生成长,以师者仁心点亮青春人生。他专注事业发展,工作勤勉认真,工作成效显著,他关心朋辈,先后指导魏萍等10余名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他情系大山,先后前往北川、平武等地开展送教送培活动10余次。

黄龙燕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

黄龙燕老师深耕英语教学十九年,始终坚持以踏实创新的态度投身教育。她积极探索“3CAR”教研模式(Cooperation, Collision,Communication,Activity,Research),借助数字技术实施因材施教,为备课组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她注重团队协作,组织集体备课与“同课异构”,促进教学思维碰撞,推动分层教学落地,并搭建校际交流平台促进共同成长。通过策划“英语配音比赛”“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等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在教研中,她坚持以理论为引领,每周开展“大单元教学”研讨,每月举办“小教研”分享,带领团队编写校本教材,实施精准教学,并悉心指导青年教师在比赛中屡获佳绩。

黄老师始终将“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在不断自我提升的同时,以专业与关爱引领学生成长,践行着“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理念。

廖斌 四川省绵阳实验高级中学

廖斌,绵阳实验高中正高级英语教师,身兼四川省优秀骨干教师、绵阳市十佳班主任、师德标兵、四有好老师等多项荣誉,三十年坚守教学一线。

他爱生如子,曾长期护送一名有轻生念头的抑郁症学生上下学,联合团队通过疏导、运动、写诗、涂鸦、照料校园猫咪等方式,助其走出阴霾。如今该生考入大学并成为优秀志愿者,传递爱心。

他创新教学,作为教研组长,带领团队研究新高考、走“原创题”之路,推广“531”高效课堂,组织英语课本剧活动,并开设生涯规划讲座,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他以“立德树人”为使命,被学生亲切称为“甩哥”,是当之无愧的良师益友。

来源:锦绣巴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