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九月开学季的到来,不少学生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奇妙又烦恼的状态: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早上却怎么也起不来;坐在教室里,心思却飘向窗外,注意力怎么也集中不了;想到新的学习任务,内心就充满焦虑,甚至对上学产生抵触情绪。
随着九月开学季的到来,不少学生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奇妙又烦恼的状态: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早上却怎么也起不来;坐在教室里,心思却飘向窗外,注意力怎么也集中不了;想到新的学习任务,内心就充满焦虑,甚至对上学产生抵触情绪。
这些其实都是“开学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今天益阳市中心医院就带大家从医学角度深入了解它,并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法。
一、“开学综合征”从何而来
1.生物钟紊乱
假期里,很多同学的生活作息变得随意,熬夜追剧、打游戏,第二天睡到日上三竿。大脑中的“视交叉上核”原本调控着昼夜节律,假期的“昼夜颠倒”模式,让身体习惯了这种作息安排。而一旦开学,突然切换回早睡早起,生物钟就难以快速适应这种变化。
研究表明,人体生物钟的调整通常需要3-7天,在调整期间,就容易出现失眠、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2.压力激素变化
新学期意味着新任务、新考试和新目标。当同学们意识到即将面临学习压力时,大脑中的“警报器”杏仁核就会拉响,促使身体分泌大量压力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
压力激素水平长期偏高,会干扰大脑中让人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如血清素、多巴胺,进而导致情绪低落、更容易紧张焦虑、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变差等情况。像毕业班的同学,因为担心升学考试,压力激素持续升高,就容易出现焦虑、厌学等情绪。
3.电子产品戒断反应
假期中,同学们可能长时间沉迷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短视频的即时反馈机制持续刺激大脑奖赏回路,导致多巴胺分泌,使大家对低刺激的学习活动产生排斥。
假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不仅会导致作业积压、放大开学焦虑,深夜的蓝光还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加剧生物钟紊乱。一旦开学减少使用时间,就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等戒断反应。
二、应对“开学综合征”有妙招
1.逐步调整作息
提前1-2周开始调整,每天早睡、早起15-30分钟,逐步将生物钟调整到开学模式。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做简单的拉伸,帮助身体和大脑放松,更快进入睡眠状态。
2.正念呼吸法
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用鼻子慢慢吸气,使腹部膨胀,感觉气息充满整个腹部,再用嘴巴慢慢呼气,感受腹部逐渐收缩。
当注意力分散时,不要自责,轻轻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每次练习5-10分钟,每天1-2次。这种方法能帮助放松身心,缓解焦虑。
3.合理规划任务
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比如,本周要完成哪些作业,本月要掌握哪些知识点等。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任务堆积带来的压力。可以使用一些时间管理方法,如番茄工作法,学习25分钟后休息5分钟,提高学习效率。
“开学综合征”虽然会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困扰,但只要了解背后的医学原因,并采取科学的应对方法,就一定能顺利度过适应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学习与生活。
参考文献
1.AliciaMartins,Alessandra.School start time influences melatonin and cortisol level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 community-based study.Chronobiol Int,2016,1-10.
2.付麟茜,徐霄奇,等.手机依赖对大学生学业倦怠影响研究现状及对策解析.教育进展,2024,14(11),1281-1290.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黄芳 高艳辉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