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玄奘”:偷渡大唐求法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8 19:31 1

摘要:《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有坐骑,有神通广大的徒弟护送,天上的玉皇大帝观音菩萨等神仙也对他多有关照。可以说唐僧除了风餐露宿,其余一点都不苦。

《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有坐骑,有神通广大的徒弟护送,天上的玉皇大帝观音菩萨等神仙也对他多有关照。可以说唐僧除了风餐露宿,其余一点都不苦。

但这只是小说,真实历史我们都知道,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是偷渡出去的。大唐开放包容,但也不是谁都能出国。玄奘想去印度进修,多次给朝廷打报告,上面就是不批准。玄奘求佛心切,偷渡了。

从长安出发后,唐朝有关部门一直围追堵截,没抓到人。玄奘走到甘肃安西时,抓捕通告早就传过来了。刺史拿着通告看着玄奘,最终心软,让他赶紧走。

玄奘千恩万谢一路狂奔,终于走出大唐国境线,又遇到了笃信佛法的高昌国国王,得到了一份高昌国的通关文牒,从此才算持证上路。

17年后,玄奘带着一大批佛经回到大唐,又用19年的时间把这些佛经翻译成汉字,从此成为公认的高僧。大唐的佛学也更上一层楼,至少比隔壁日本强多了。

日本经常派出一批批官员学生前来大唐学习。那时交通不便,水路十分不安全,但日本崇拜大唐文化,一批批遣唐使历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也要亲眼看一看盛世大唐。

这些遣唐使中,就有和尚。

大唐贞观十九年,日本高僧最澄搭乘遣唐使的船只,在大海上漂泊五十多天,终于来到浙江宁波,随后在天台山学习。一年后返程,带回460卷经书,创立了日本天台宗。

最澄有一个得意门生叫圆仁,此人少年丧父,跟着兄长学习文学,对大唐特别仰慕。跟随最澄钻研佛法后,得知师父当年只在唐朝学习一年,很多佛学知识都不太精通,就产生了前往唐朝深造的念头。

转眼14年过去,最澄圆寂了,去世前的愿望就是再去一次大唐,把不明白的地方都弄清楚。去大唐是圆仁从小到大的愿望,如今又是师父遗愿,便想着无论如何也要到大唐看一看。

日本仁明天皇承和三年,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圆仁终于成为遣唐使的一员,踏上了去大唐的船只。

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身份是请益僧,只能在唐朝学习一段时间,遣唐使回国了,他就要跟着回去。当时还有学问僧,这种身份才能长期留在唐朝,彻底把知识学透。

圆仁的身份是请益僧,能在大唐学习的时间很短。上岸后又被限制在扬州开元寺,不得随便走动,想要到师父当年学习的天台山去看看都不被允许,去长安更是痴人说梦。

转眼之间,这批遣唐使就要回去了,圆仁也得跟着回去。他不想走,又没有合适的理由,最后想到了偷渡。

船只开到连云港靠岸休息,圆仁利用这个机会,带着三个小和尚偷偷下船。倒霉的是,他遇到了强盗,财产都被抢了,还惊动了当地官府,又被送回船上。

圆仁不放弃,船只在山东沿海休息时,他再次偷偷溜了出来。后面追兵越来越近,他情急之下,躲进了一个寺院。

也是巧了,这个寺院是新罗人在大唐修建的。大唐很开放,新罗与大唐关系也不错,就允许他们在唐朝的土地上修建寺庙,还拥有一些独立权限。类似于民国的租界,不过唐朝绝对不是民国。

唐朝和日本的士兵搜查到这间寺庙时,因为是新罗人修建的,有各种保护,所以没有详细查看。

圆仁就这样留下来了,最开始只是在寺庙干杂活。时间长了,他取得了新罗人的信任,在新罗人帮助下得到了学问僧的身份,可以光明正大学习了。

他到天台山寻找老师的足迹,去五台山寻访得道高僧,又到长安洛阳学习,还写了一本《入唐求法巡礼记》,这本书与玄奘《大唐西域记》、马可·波罗《东方见闻录》合称东方三大旅行记。

就这样,圆仁在大唐偷渡了五年。五年后,唐文宗去世,唐武宗继位,唐朝开始灭佛。

这种情况下,圆仁还会继续在大唐求佛么?

具体内容请移步xi ma la ya da li shi,欢迎shou ting。

来源:大力侃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