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暑运正式落下帷幕。期间,全省探亲流、学生流、旅游流多重叠加,公路、铁路、民航多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力,共发送旅客5914.05万人次,呈现出“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服务提升、安全有序”的显著特点。
日前,暑运正式落下帷幕。期间,全省探亲流、学生流、旅游流多重叠加,公路、铁路、民航多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力,共发送旅客5914.05万人次,呈现出“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服务提升、安全有序”的显著特点。
运输结构优化 运力保障充足
今年暑运,云南交通运输呈现出“总量稳中有升,结构优化明显”的特点。
公路客运方面,传统班线客运收缩,包车及自驾出行占比上升。数据显示,全省客运总发班量为88.10万辆次,同比小幅下降2.37%,但发送旅客总量达1737.92万人次,同比增长0.11%,反映出运输效率的微升。其中,班线客车发班25.16万辆次,同比下降30.57%,发送旅客381.47万人次,同比下降24.71%,传统定点班线客运需求持续收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包车客车需求旺盛,发班62.94万辆次,同比增长16.54%,发送旅客1356.45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10.34%,显示出团体游、定制出行市场的强劲活力。
铁路运输表现尤为抢眼。国铁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发送旅客达2697.1万人次,同比增长12.3%,创历史新高。其中,单日发送旅客超40万人次的有47天,8月9日单日旅客发送量达56万人次,创云南铁路暑运单日发送量历史新高。
面对叠加的客流,国铁昆明局科学调配运力,实施“一日一图”策略,日均开行旅客列车472列,投入运力47.2万座,保障供给。针对旅游热点方向重点加大了运力投放,面向昆明至大理、丽江、保山、香格里拉等热门旅游目的地,日均开行动车组170列;昆明至西双版纳、普洱方向日均开行动车近60列。同时增开了磨憨至成都南等方向的动车,优化昆明南至上海虹桥G240/239次动车,增开昆明至福州、昆明南至荔波的旅客列车,足球专列、开行研学列车等一系列运输“组合拳”措施,为暑期游提供便利化解决方案。
航空运输同样刷新纪录。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旗下省内机场累计完成航班起降10.30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479.03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旅客吞吐量增幅高达16.42%,显示出航空市场强劲的复苏势头。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枢纽龙头作用进一步凸显,旅客吞吐量达963.28万人次,同比增长7.3%;丽江、芒市等机场客流持续火爆,单日客流峰值屡创新高,大理机场、保山机场、迪庆机场客流增幅明显,有效激发了全域旅游活力,“大枢纽+强支线”的协同发展格局更加巩固。
服务创新提升 交旅加快融合
炎炎夏日,云南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成为暑期出行的“吸引力”。云南机场集团联合航司、文旅部门推出“点亮云南生活”系列主题航班,开展清凉夏日主题宣传直播活动,向全国游客展示云南特色。凭登机牌享受全省30余个景点、94家酒店、40余家文娱餐饮购物机构的优惠活动,让一张登机牌变身“旅游优惠通行证”。
交通全面发力,不仅实现了运输量的稳步增长,更在服务品质、交旅融合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昆明机场组建了直播团队,以“好吃好喝、舒心畅行”为核心,优化B2层值机安检流程、改进网约车候车区空间布局、开启“轻松游云南”行李寄递服务等。各支线机场也推陈出新:丽江机场建立错提行李应急响应机制,优化进港行李提取流程;西双版纳机场深入推进“服务运行一体化”,打造精品航线特色服务;芒市机场在行李提取区域播放普通话、傣语、景颇语“三语”广播词;机场地服公司推出“云翼出行,爱心驿站”特殊旅客服务产品等个性化、人性化服务。
随着暑期出行高峰的到来,避暑游、亲子游、研学游等出行需求旺盛,短途自驾出行比例上升。云南交投集团经营公司推出暑期交旅融合系列活动,活动聚焦学生暑期出行,在54座高速公路服务区推出专属优惠权益体系,同时惠及现退役军人以及云南省高层次人才,推动服务区从功能站点向体验枢纽升级,让旅途休憩成为感知云南活力的窗口。
此外,铁路部门还推出的“坐着火车游云南”环滇旅游列车,覆盖昆明、大理、丽江、保山、西双版纳、磨憨等旅游热门地;“昆明+丽江+香格里拉”旅游计次票让旅客出行更加灵活;昆明至丽江民族文化列车则让旅客一路感受云南26个民族的风情文化。“门到站”“站到门”行李托运服务,将旅客从大包小包中解脱出来,真正实现了“轻松游云南”。
云南网记者 李承韩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