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7日,谢浩男妹妹满9岁,谢爸提前一个月订好深圳锦绣中华门票。
再忙不陪孩子,真的会错过一生只有一次的成长。
9月7日,谢浩男妹妹满9岁,谢爸提前一个月订好深圳锦绣中华门票。
景区一天接待两万多人,他把路线先踩了一遍,就为让妹妹把最想看的三大景观一次看完。
去年妹妹生日在海底捞,谢浩男被项目拖在云南回不来。
谢爸当场跟妹妹说,明年哥哥一定到场。
视频发出去,五万人点赞,留言全是“这话听着就悬”。
一年后,谢浩男提前请假,机票自己掏,落地先冲蛋糕店挑妹妹最爱的草莓奶油。
那天妹妹一手牵爸爸一手拉哥哥,从微缩长城一路蹦到莫高窟,骑真马时笑得嗓子都哑。
谢妈一路拿手机拍,回家后剪成三分钟的短片,发到小红书,播放破五十万。
网友排队祝生日快乐,更多人问行程攻略。
谢妈把订票通道、最佳拍照点、餐饮排队时间原样贴出,直接抄作业就行。
有人算了一笔账:这趟行程人均不到四百,却换来妹妹一整年的念叨。
再贵的玩具三天就落灰,哥哥和爸爸同时在场的这一天,她能记到成年。
锦绣中华的工作人员透露,每年亲子票增长三成,可真正全家到齐的不到两成。
缺的那个人往往是哥哥或爸爸。
谢爸一句话戳心:错过一次,孩子就习惯你不在场了。
心理学家跟踪两百个家庭发现,孩子十岁前跟父亲一起完成的仪式性活动越多,青春期叛逆概率越低。
数据冷冰冰,落到家里就是饭桌上有没有人认真听她讲学校的事。
谢浩男不是不忙,他在互联网大厂,项目节点卡得死。
他改远程,把电脑背进景区咖啡厅,妹妹骑马时他蹲旁边敲代码,回程高铁上开例会。
家人和工作不是单选题,会排优先级就能双赢。
有人留言:明年轮到我。
谢妈回复,别等明年,周末就能出发。
门票随时买,高铁一小时直达深圳,关键是你肯不肯把手机调静音三小时。
明天就用这3句话——我请了假,票买好了,出发。
来源:晚霞里休憩的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