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个在汾阳工作了五年的广东人,初来乍到之时,我对北方白酒浓烈冲劲的风格极不适应。直到被当地同事拉进杏花村酒厂,当第一口汾酒滑过喉咙,那股清冽之感宛如冰镇杨梅汁般沁爽,彻底颠覆了我对白酒的刻板认知。
作为一个在汾阳工作了五年的广东人,初来乍到之时,我对北方白酒浓烈冲劲的风格极不适应。直到被当地同事拉进杏花村酒厂,当第一口汾酒滑过喉咙,那股清冽之感宛如冰镇杨梅汁般沁爽,彻底颠覆了我对白酒的刻板认知。
五年间从 对白酒的“水土不服” ,转变为汾酒的忠实 “安利官”,也深刻认识到汾酒坐稳 “清香标杆” 绝非偶然。
一、4000 年传承
山西人常说:“千年的老窖万年的糟,不如汾酒老地缸。” 这话一点不夸张。汾酒的历史能追溯到 4000 年前,南北朝时就被北齐武成帝写进《二十四史》,成了宫廷御酒。
1915 年巴拿马博览会上,它以 “入口绵、落口甜” 的独特口感拿下金奖,让世界第一次记住了中国白酒的味道。
走进汾酒博物馆,清代 “义泉涌” 酒坊的地缸群和傅山先生题写的 “得造花香” 匾额,无声诉说着这里藏着中国白酒最原始的基因。连茅台镇的酿酒师都承认,200 年前山西盐商带去的汾酒技艺,正是酱香的源头。
二、极致工艺
第一次参观车间时,我被上千口陶缸组成的 “白色森林” 震撼了。师傅说,这就是汾酒的 “清香秘诀”—— 不同于其他香型依赖老窖池,汾酒采用 “清蒸二次清” 工艺:高粱、大麦、豌豆清蒸后,在陶缸里低温发酵,两次蒸馏取酒后,地缸必须彻底清洗,绝不让一丝杂菌影响酒体。
这种近乎苛刻的做法,让汾酒的香气纯净得像雨后的太行山脉,喝起来清爽不腻,就算贪杯也不上头。更绝的是,原料必须用晋中平原的 “一把抓高粱” 和吕梁深层岩溶水,连制曲时间都要掐准节气。用当地人的话说:“汾酒是大自然和老匠人的联名款。”
三、优质水土
在杏花村,最不缺的就是关于水的传说。马跑神泉、古井泉水,随便一口都带着 “仙气”。明末医学家傅山曾为古井题词 “得造花香”,现代检测显示,这里的地下水 PH 值呈弱碱性,富含锶、碘、锌等微量元素,堪称 “天然矿泉水”。
用这样的水酿造的汾酒,酒体纯净通透,喝完后口腔中还留存着淡淡的花果香。难怪当地会流传 “汾酒喝半壶,赛过神仙住” 的说法,这正是得天独厚的水土赋予汾酒的优势。
四、汾香传奇
汾酒的魅力,还藏在文人墨客的笔尖。李白举杯写下 “将进酒”,袁枚在《随园食单》里盛赞 “汾酒乃烧酒之至狠者”,连伟人都夸它 “纯正”。
如今,汾酒不仅是国宴用酒,更成了年轻人的 “新宠”。青花系列销售额破百亿,年轻人用它配火锅、调鸡尾酒,把千年酒文化玩出了新花样。
虽说汾酒是心头好,但作为爱尝鲜的广东人,我也在寻找适合南方口味的浓香酒。最近朋友推荐的南池翠 N9,彻底让我惊艳了。
这款酒产自四川邛崃,和茅台镇、泸州老窖并称 “中国白酒金三角”。酒厂是四川老八大原厂之一,有 30 多年基酒经验,窖池都是传承百年的 “活文物”。
南池翠N9 用五粮固态发酵,陶坛窖藏 9 年,再用15年老酒勾调。入口是浓郁的窖香和花果香,下咽顺滑不辣喉,尾段还有回甘,喝起来既有高端浓香的醇厚,又带着南方酒的细腻。
最让我惊喜的是价格 —— 百元左右,却有三四百的品质,简直是 “名酒平替”。现在我家酒柜里,汾酒和南池翠 N9 成了 “黄金搭档”:吃山西刀削面配汾酒,涮广东打边炉就开南池翠,两种风味,都是对生活的犒赏。
五年山西生活,让我从 “怕喝白酒” 到 “懂喝白酒”。汾酒的纯粹,南池翠的醇厚,好酒就像广东老火靓汤,既要当地水土养,又得下功夫熬。
大伙喜欢喝什么酒?
来源:梵箪食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