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0年6月,美国人研究来,研究去,最终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
1930年6月,美国人研究来,研究去,最终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
这个法案一口气提高了890种进口商品的税率,涵盖了运到美国的60%的商品,也创造了100年来最高的税率。
这个行动毫不意外地引发一场混乱。
一直追求自由贸易的美国,突然这么疯一下,让所有的其他国家都义愤填膺。
33个国家提出抗议,7个国家决定报复。
到了1931年底,抵制美国的国家达到25个,里面甚至包括了印度人。
不少人认为,1930年的关税混战,其实也是引发二战的一个原因。
2025年,又将近100年,熟悉的一幕好像回来了。
美国计划在4月2日搞一件大事情,把所有的贸易伙伴,全部拉进一个征税名单。
他为啥在这么多的反对声中,坚持要收这笔钱?
它为什么要把WTO埋掉,到底在下一盘什么棋?
一
理解美国关税的逻辑,了解它在这件事情上的执念,我们需要从一个更长的时间段里寻找答案。
如果稍微梳理一下就会发现,美国建国以来,在关税问题上疯过两次。
2025年是第三次。
第一次是1760-1930年代,也就是美国建国后。
刚在殖民地站稳脚跟的美国人,基本以农业为主,工业当时完全被欧洲企业吊打。
为了保护自己幼稚工业,美国用高关税建起了屏障。
这种情况持续了100年的历史,平均关税率最高时候达到62%。
期间,美国发生的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也都是因为关税而起。
南北战争算是一个关税的转折。
因为到了19世纪末的时候,美国突然发现自己的工业实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尤其是工业发达的北方。
这些北方佬希望自由贸易,降低关税。
但是,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南方各州来说,他们需要高关税维持利润,其中就包括雇佣大量黑奴的棉花产业。
按今天的观点,这场内战不用打,有什么问题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呢?
坏就坏在解放黑奴,虽然这是北方的一个口号,想打着平等旗号去修理南方州。
但是,他们不知道,没有这些奴隶,南方的农业就不会存在。
即使到了今天,美国的南方各州,仍然以来大量的移民,不管是合法还是非法的。
取消奴隶制,等于砸了南方人的饭碗。
总体上,在15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基本上是高关税的时代。
第二次疯,就是1930年的关税法案。不过,这一次持续的时间不长,并且在二战后,从高关税向自由贸易的转变。
原因也很明显,欧洲的工业力量在二战中基本被清零,放眼全球,都没有产能了。在二战中成长起来的美国工厂制造了几乎大部分的工业产品,从舰船、汽车,一直到冰箱、收音机。
制造业与百废待兴的市场无缝衔接,让美国进入了美好的20年。
产能这么大,又是全球市场,美国当然希望关税越低越好。因为也不担心谁会威胁。
美国在关税问题上,以前会吵得不可开交,各个行业都去游说,二战后,罕见地达成一致。
就是自由贸易。
为了让生意能够更加顺畅,甚至牵头建立了自由贸易体系和规则,开始是关贸总协定,后来成立WTO。
如今,美国正努力终结WTO。
简单梳理一下时间线,我们就可以看到,美国的关税,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定的,唯一不变的是“美国优先”。
制造业强的时候,就搞自由贸易。制造业弱的时候,就拿出关税大棒。
二
进入2025年,美国说要通过提高关税,像放羊一样把工厂驱赶到美国来。
从上面的规律可以看到,一定是它的制造业不行了。
但美国制造业的困境,并不是今天才有。
很多人其实是替美国操心,提高关税这种蹩脚套路有什么用?
实际上,从1980年代就已经在坡底了。在此之前,阿美莉卡从60年代的黄金时代,进入了70年代的“黑铅十年”。
满打满算,美国制造业的好日子,只持续了28年左右(赎罪日战争后油价大涨)。
之前我们聊过1970年代的西雅图,因为大部分的工业企业倒闭,这里的人纷纷搬走,西雅图为此立了一个大广告牌:
最后一个离开西雅图的人,请记得关灯。
要多惨有多惨。
美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等到日本、德国的企业开始追赶后,一直躺赢的制造业立刻凌乱了。
二战后,美国一度是石油出口大国,不用大学学历,工人一个人就可以养活全家。
而且住带泳池的大房子。
而到了1970年代,美元和黄金脱钩时,阿美莉卡已经开始从中东进口石油。
要不是当时的财政部长西蒙去和中东土豪沙特签了一个石油美元协议。不敢想象,美国今天会什么样子。
很多人会觉得,80年代后,眼见着制造业衰落,美国为啥不搞关税?
其实也加了,但没有今天这么激动,而且美国当时是以复杂地心态接受了这种变化。
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在80年代,日本、德国的汽车、半导体在美国市场横逛的时候,美国发现,提高关税,制造业也并没有起色。
最后是通过广场协议的方式,引导美元汇率下行,去解决这个问题,事实证明,这一招其实也没用。
第二个原因是美国当时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
互联网产业已经若隐若现,这也是今天西雅图等众多城市恢复活力的关键。
在日本死磕制造业的时候,美国悄悄地转换了赛道。
破旧的老爷车,换上了一个全新的发动机。制造业衰败对这时候是完全能够接受的。
而且,互联网、跨国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服务业岗位,诞生了更多的白领,没有人愿意去工厂里打螺丝了。
年轻人也不希望这些工厂回来。
到2000年,克林顿准备告别的时候,美国人当时认为,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企业,美国不需要,也不想要,只做高端、品牌那部分就行了。
谁说要把工厂迁回美国,一定是脑子进水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冷战结束,繁荣掩盖了蓝领工人的哭泣。
在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对立中,美国终于笑到了最后。
如果大家回忆一下克林顿的告别演说,会发现当时的美国有多自信。
甚至还有专家提到了“终结论”,因为当时的美国内部经济繁荣,外面找不到对手。
前苏联已经不在,日本陷入了泥坑。
阿美莉卡因为是经济上的优等生,甚至认为它的制度、价值观也应该是普世的。
如果有人不抄作业,甚至会强迫他抄。
在这20年中,并不是白人蓝领的生活也好了,恰恰相反,他们的生活其实更糟糕了。
互联网、金融、跨国企业,这些都需要学历。这些人什么都没有,只有叶子和犯罪。
他们也并非没有抱怨,只不过在一片喧嚣和繁荣中,根本没人注意这些失意的LOSER。
他们被抛弃了。
三
2016年,一个纽约地产商加入了共和党,并且每天像搞脱口秀一样在各个州演讲。
这个地产商出生于1940年代,从小生活在富裕家庭,在90年代地产生意不好做了之后,他开始频繁地上电视。
并且制作了一档很火的节目《学徒》。
很难想象,一个亿万富翁竟然能吸引这些失意多年的打工人。
去过集会现场的美国记者说,这位没有任何艰苦生活经历的亿万富翁,非常受工人的欢迎。
当有一个人站在他们的立场,倾听甚至回应,多年无处诉说的苦楚,也激发了强烈的归属感。
学徒制片人引导这些工人思考两个问题:
一是工作去哪了?
二是美国为啥不行了?
对于第一个问题,他的结论是,现在的贸易规则对美国对你们不公平。
亚洲的那些工厂,还有身边的拉美移民,他们以不公平的方式抢走了你的工作。
而阿美莉卡是否伟大,是情绪价值的进一步升华。爱国是点燃激情的最好方式。
原本为了去看脱口秀的蓝领工人,被这些逻辑折服,他们找到了问题所在,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代言人。
这些乡下人用一张张选票,将制片人抬进了椭圆形办公室。
自2017年起,提高关税和驱逐非法移民、让制造业回流、削减联邦支出一样,就是为了兑现承诺。
虽然今天的经济异常复杂,对于这些底层人来说,提高关税,很可能让他们成为受伤最大的群体。
比如西弗吉尼亚的一个农场,削减支出让农场补贴遥遥无期。
打击非法移民,导致农场劳动力成本暴涨。
对加拿大动手,会让化肥价格暴涨。
但是,大家都默默地把票投给了制片人。他们相信,靠大幅增加关税,可以让工厂重新运转。
可以让自己在国内获得更高的利润。
和MAGA人讲道理,是完全没用的。谁都知道,造船业不可能回到巅峰的1940年代。
其实,制片人身边有很多的经济学家。
制造业能不能回流,或者说大规模回流,普通人都能懂的道理,他能不懂吗?
这是一个延续了将近50年的老问题,重振制造业需要的土地、资金、劳动力,一样都不能少。
《学徒》制片人当然也知道,强行拉高关税,会推高物价,增加成本,出现通货膨胀。
正如制片人说的,他不在乎。
也许会有经济动荡,但是为了这个目标,这些是值得的。制片人背后其实也有考量:
一是那些狗屁经济理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没有解决问题,只是任由岗位流失。
当所有人无计可施的时候,尝试一下高关税没什么错。
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换个姿势努力过了。
二是美国国内反对高关税的人,以跨国企业、华尔街资本为主。
他们享受到了全球化、自由贸易带来的利益,照顾这些人的感受,不是本届联邦的责任。
虽然有钱人实际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这一届美国就是要负责增加蓝领工人的工作机会,不负责安抚其他利益团体脆弱的心。
三是美国社会的撕裂,已经不允许进行利益平衡。
别说在国会山、战场州已经泾渭分明,美国的家庭其实都已经分成两派。
前段时间,效率部裁员出现了一个新现象。有些MAGA人,自己的孩子是一名联邦公务员,即将失业,他们也认为值得。
在家人眼里,这些人就是懒惰、低效。
这也决定了在高关税这样的决策出台时,美国不会考虑美国这样的“大局观”。
只是为了少部分人而战。
结语
1995年,WTO成立后,一个繁荣贸易时代诞生了。
美国的《外交事务》杂志说,2025年,美国要把这个亲手搭建的贸易体系直接摧毁。
目的是回到丛林时代,一对一谈,直到美国人满意为止。
与此同时,一份海湖庄园协议在华尔街流传。
有人认为,美国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因为很多现实已经无法解释这波操作。
逼迫 美元贬值、背弃盟友、威胁推出世纪债券。很多人一下子想到了广场协议2.0。
尤其是那句,我们正在组织一场注定发生的危机。
如果成功,那么,目前运行大概80年的贸易、金融体系将全部被摧毁。
也有人怀疑,下一盘大棋,需要系统的策划,严密的执行,制片人团队执行力似乎有问题。
来源:美国村民柏军然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