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构建“文化认知一情感共鸣一实践养成”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大赛突破单一赛事模式,为青少年提供更丰富的展示与学习场景。参赛者既能在“听文物在说”环节中,通过专业讲解、文物知识竞答等形式,锤炼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与表达能力;也
由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共青团呼和浩特市委员会、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中共回民区委员会、回民区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第二届呼和浩特市中小学生“同心筑梦·石榴籽少年说”宣讲员大赛暨第三届“听文物在说”讲文物大赛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2月
二、活动主题
融铸北疆、齐心向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三、参加人员
呼和浩特市中小学生
四、活动内容
大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构建“文化认知一情感共鸣一实践养成”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大赛突破单一赛事模式,为青少年提供更丰富的展示与学习场景。参赛者既能在“听文物在说”环节中,通过专业讲解、文物知识竞答等形式,锤炼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与表达能力;也能在“石榴籽少年说”宣讲中,围绕民族团结主题,结合身边故事进行主题宣讲与创意创作。此外,大赛还设置研学环节,组织青少年走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通过实地探访、专家导览、互动体验,了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使青少年在实践中深化认知,成长为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与文化传承的生力军。
五、报送要求
(一)指导老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激发爱青城、作贡献的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讲述民族团结的故事,引导学生珍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故事、非遗文化为素材,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党史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红色故事等素材,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党光辉历史,激发爱党爱国情怀。
数字媒介创作:鼓励运用动画短片、互动H5、3D文物建模讲解等形式,将传统故事借用科技手法展现。
文史艺科跨界实践:结合历史考据、艺术设计(如非遗手工 艺创新)、科学原理(如传统技艺中的物理知识)等,创作跨学科作品。
沉浸式文物讲述:以“剧本杀”“主题情景剧”“与文物互动”等形式重构文物传说,需体现青少年视角的创新演绎。
跨代际共创作品:联合长辈、社区工作者等创作“家 · 城 · 国” 主题作品(如祖孙共写家书、老照片修复与新图景绘画结合), 体现代际传承与城市记忆。
各学校要严格审核把关选手作品。不得出现宣传宗教思想、传播封建迷信、体现战争暴力等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等内容。参赛中小学生需同时报送录制的视频和文字稿件,参选视频为原创,时长应在3分钟以内,格式MP4, 画质清晰、声音明亮、着装得体,竖屏9:16,200MB 以下。文件名称格式为X 地区×学校 X 年级X 班+姓名+指导老师+联系电话,并于9月14日前自行报送至指定邮箱。投递邮箱: cxbj95@163.com
六、奖项设置
大赛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及优秀指导老师奖
主办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
共青团呼和浩特市委员会
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中共回民区委员会
回民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
联系人:张丽鑫、闫美青
投递邮箱: cxbj95@163.com
记者:张丽鑫
编辑:敖琳
审核:刘璐、常俊青
监制:张泽华、和岩
声明:奔腾融媒原创稿件
来源:内蒙古新闻广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