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山当代旗袍时尚周,藏着奉化服装的破圈密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8 17:31 1

摘要:9月5日至7日,“风华万象·甬动国潮”雪窦山当代旗袍时尚周活动在溪口镇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服装协会国风时尚专委会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北京服装学院以及香黛宫等旗袍品牌企业共同参与,通过论坛、沙龙、赛事、秀演等多元形式,奉献了一场国风美学盛宴。

九月的溪口

雪窦山的清风伴着桂香与旗袍雅韵

轻抚过百年青石板

9月5日至7日,“风华万象·甬动国潮”雪窦山当代旗袍时尚周活动在溪口镇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服装协会国风时尚专委会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北京服装学院以及香黛宫等旗袍品牌企业共同参与,通过论坛、沙龙、赛事、秀演等多元形式,奉献了一场国风美学盛宴。

这场以服饰为媒的盛会,不仅打开了奉化与红帮裁缝跨越百年的记忆闸门,更解锁了服装产业与山水人文相拥共生的新可能。

从昔日匠人携剪闯天下的孤勇,到如今一针一线织就文旅融合的壮阔图景,红帮裁缝的针线始终在时光里缝缀着匠心与梦想,也为传统服装产业的现代转型写下生动实践。

针凝匠心:红帮技艺的百年传承

一百多年前,奉化“红帮裁缝”凭着一把剪刀、一个熨斗、一卷皮尺闯天下,以精湛工艺在中国服装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他们从奉化江畔出发,怀揣对“精工”的执着闯荡上海滩,在十里洋场开创中国服装新天地。

开出第一家西服店时,他们在忐忑中摸索西式剪裁的奥秘。

缝出第一套中山装时,他们在自豪中融合东方技艺与民族精神。

写下第一部服装理论著作时,他们在坚守中为中国现代服装业筑牢根基。

尤其在20世纪初,红帮名店“荣昌祥”为孙中山先生定制的中山装,将东方文化神韵与时代精神巧妙缝合,让制衣从谋生手艺升华为承载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

“四功要细,九势要准,成衣十六字准则更要刻在心里。”老裁缝们口传心授的不仅是技艺,更是手与心的默契传承。量体时的轻声询问,是对顾客需求的尊重;缉线时的专注眼神,是对每一寸布料的敬畏;熨烫时的温度把控,是对成品质感的坚守;就连“以目代量”的本事,也是多年与布料相处练出的“知己般”敏锐。

2021年,红帮裁缝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校园里,孩子们捏着布料学裁剪,指尖沾着童趣与匠心;拜师仪式上,老匠人握着徒弟的手教“扎驳头”,针脚里传递的,是一辈辈对匠心的坚守与牵挂。

如今,红帮的针脚仍在续写新故事。罗蒙集团用14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为老手艺注入科技巧劲,让传统剪裁与现代技术碰撞火花;雅楚服饰连续多年为央视春晚主持人定制礼服,让红帮匠心在荧屏上绽放东方雅致……

红帮之魂

早已深植于奉化人的日常

更融进中国服装的精神脉络

线破困局:传统产业的智慧焕新

时光流转中,红帮技艺也曾遇到“难缝的扣”。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奉化不少服装企业长期依赖贴牌代工,伴随人力成本上涨、国际竞争加剧、贸易摩擦频发,传统路径日益艰难——全区60余家规上服装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仅5家,转型迫在眉睫。

老本行,还能有新活法吗?

答案,就藏在浙江爱伊美服装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里。

这家于1979年从村办小厂起步的企业,秉承红帮匠人“敢闯敢试”的精神,近年来毅然投入3000余万元打造“5G智能工厂”:AGV自动配送、智能吊挂系统、实时订单跟踪……传统车间变身智慧空间,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半毛衬西服拿下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上半年,我们公司实现外贸进出口额约1500万美元,内销额同比增长15%,内销网络覆盖全国20余个大中城市。”该公司部门经理林涛的话里,满是传统企业“破局重生”的底气。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奉化服装企业“抱团出海”的巧思。浙江爱伊美服装有限公司牵头联合6家本地企业,成立宁波奉裳科技有限公司,转型为“跨境综合供应链服务商”,为海外中小客户提供小批量订制、快反生产及3D建模设计等全链路服务。客户通过3D虚拟仿真选款定尺,就能实现“一人一版”个性化定制,货品最快3天送达欧美地区。

老产业的新活法

从不是对传统的否定

而是如红帮匠人当年融合中西技艺般

以“敢变”的巧思打破路径依赖

为产业注入全新活力

衣融山水:文旅共生的时代新境

当红帮的针脚遇上雪窦的山水,当百年服装产业拥抱文旅经济,奉化服装的故事,便有了更温柔也更壮阔的写法。

这里的服装,不再只是“穿在身上的商品”,更是连接人文与风景的纽带,是游客触摸奉化、感受东方美学的载体。

正如本次雪窦山当代旗袍时尚周,远不止一场模特走秀。在溪口镇民国风情街,穿旗袍的姑娘踩着青石板走来,百年古树与旗袍素雅裙摆相映成趣,仿佛时光倒流。在武岭学校大礼堂内,沉浸式展演、旗袍国风文化论坛与产业对接等多维形式接连上演,既呈现了旗袍在历史流变中的形制演进与工艺创新,更借助宁波丰富的文旅资源,推动旗袍技艺与现代设计语言在更广阔舞台实现创造性转化。

近年来,奉化始终致力于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红帮技艺从历史走向生活,从奉化走向世界。区商务局通过电商政策迭代、直播经济培育,让红帮故事与奉化风景被“云端”共享;区经信局联合服装商会搭建产业平台,组织企业参与国际展会,助力品牌出海;非遗传承师徒结对活动则为红帮技艺注入新生力量。

从红帮匠人手中的“一把剪刀”,到智能车间里的“一条流水线”,再到山水间的“一场旗袍之约”,奉化的服装产业始终是一部带着温度与力量的成长史诗。那些跨越百年的针脚,仍在不断缝缀——缝着老手艺的传承,缝着新产业的活力,也缝着文旅相融的未来。

在这里

我们看见的不只是产业转型

更是一种文化自信

以匠心为根,以创新为翼

传统产业亦能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杨晓东:

希望能有更多的企业关注到国风国潮

记者丨郑连乔 通讯员 丨郑家齐

部分图源 丨 掌上奉化客户端

一审丨赵赢 孙钏 二审丨赵雪雁

终审丨卓春光 周吉娜

来源:奉化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