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天地之美无需宣扬,四季规律不必争论。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天地之美无需宣扬,四季规律不必争论。
庄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宇宙运动的规律,天地、四季、万物都是遵循“道”运转的,宇宙蕴藏着极致的美,但这种宏大之美超越了语言的描述能力。
《论语》中记载,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说:“上天他又说过些什么?四季轮回周而复始,任由百物蓬勃生长,一片生机。上天他又何曾告诉别人什么啊?”
老子在《道德经》玄德是最高的德,道产生万物却不说拥有了万物,有作为却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带领大家却不说自己是主宰,这就是深远的德行。
人要像“道”的玄德一样,要默默做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圣人的话,廖廖数笔,让人瞬间通透,仿佛人一下子冲破了这小小的有形的躯壳,站在了天地之间,成为了顶天立地的一个巨人。
原来小我心中的各种阴霾一扫而空,天何曾言?地何曾言?万物何曾言?天何其美!地何其美!万物何其美!
天地间的大美是什么?是和谐。万物各得其所,相生相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种和谐不是人为造作的,而是自然而然的。
无论白日光明,夜晚黑暗;
无论春光和煦,夏日炎炎,秋日凋敝,冬日凛冽;
无论百花齐放,不日而谢;
无论百鸟争鸣,继而离散;
无论光彩绚丽,零落萧肃;
无论冰雪封冻,万物复苏;
无论生发生长,衰败死亡……
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天地有大美,这种美是天地自然运行的规律,是万物生生不息的和谐。
天地间万物朝生暮死,生生死死,当生则生,当死则死,天地不言,万物不言,随顺和合,而美自生。
人如果能够懂得这个道理,一切纯任自然,不为利害得失所累,这样人的生活也会像天地自然那样有“大美”,“备天地之美”了。
庄子眼中,天地是最伟大的艺术家,用山川河流谱写交响乐,用日月星辰绘制水墨长卷,却从不张扬跋扈。
正如黄山的奇松不语而立,却在风雪中展现千钧之力;
九寨沟的碧水不言却映照出整个天空的倒影。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解析:庄子笔下的四季,是部精密运行的宇宙程序。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看似不言不语,却蕴含着让万物生生不息的密码。
就像农民深谙"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天道,敦煌壁画里的飞天衣袂随季节变换色彩——春衫鹅黄,夏裙碧绿,秋裳月白,冬袍玄黑。
万物有成理的自然生灵。
春笋破土时不抱怨黑暗,
雏鸟离巢时不畏惧坠落,
蒲公英飘散时不计较远方。
就像黄山迎客松在绝壁生长八百年,却始终朝着阳光的方向伸展枝桠。
庄子思想如长河奔涌,通向道家"天人合一"的终极智慧,当学会用庄子的静观智慧审视世界。
便会发现:
最美的风景不在焦距之内,而在目光之外;
最深的道理不在字句之中,而在天地之间;
最好的智慧不在语言之内,而在大辩若讷。
圣人观海,注视浪花翻滚,却能透视海洋的深邃。
圣人观云,仰望云层聚散,却能体悟天空的辽阔。
不被表面的繁华与嘈杂所牵绊,而是专注于内心的宁静与深沉,与天地同呼吸,与万物共振动,仿佛是自然法则的敏锐感知者,也是宇宙秘密的虔诚倾听者。
华而不露、富而不炫、贵而不显,是一个人处世最大的魅力,真正有能力的人,日常不显山露水,遇事之时,却往往一鸣惊人。
低调做人,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谋略与担当,只有懂得低调为人,蛰伏以待,才能体会羽化成蝶的美丽。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它广袤无垠,山川壮丽,星辰璀璨,默默展现着无尽的魅力,它不言不语,已令人心醉神迷。
人眼见之,心向往之,做人无需多言善辩,向内探求,做自己,自成风景。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春夏秋冬,更迭有序,寒来暑往,规律天成,从不争辩,却始终遵循着既定的法则。
顺应自然,学会在喧嚣中寻得宁静,以一颗平和之心,去感悟生命的每一个瞬间,让心灵在自然的怀抱中,得以真正的自由与释放。
世事纷繁,常被各种声音和景象所干扰,心浮气躁,难以平静,学习天地四时的屹立而不多言,顺应而不多辩,无视外界的纷扰,不被表象所迷惑;
不听闲言碎语,不被他人的评价左右;静心内醒,不被虚荣、浮躁和欲望所驱使;
摒弃杂念,专注于内心的世界,做到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就能清晰地思考,明确自己的真正需求,清晰视角看待世界,做出正确的抉择。
当内心宁静,坚守正道便成为一种本能,无需刻意去追求,行为自然会符合道德和伦理的规范。
因为在宁静中,能明辨是非,知晓善恶,从而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行为自然会端正。
在面对自然之美时,应该保持一种敬畏和谦逊的态度,应该珍惜自然赋予我们的美丽和恩赐。
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世界,愿我们在这喧嚣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醒,坚守一份美好。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家恩.天行健.地势坤.齐家道!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来源:中华大家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