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合江县神臂城镇的高粱收购现场,一辆辆农用车满载而归,农户们笑容洋溢。每袋高粱上都贴着一张醒目的二维码封条,扫码即可显示种植户信息、种植记录和品质等级。这小小二维码,既是高粱的“身份证”,更是人大代表帮农户打造的“致富码”。
近日,在合江县神臂城镇的高粱收购现场,一辆辆农用车满载而归,农户们笑容洋溢。每袋高粱上都贴着一张醒目的二维码封条,扫码即可显示种植户信息、种植记录和品质等级。这小小二维码,既是高粱的“身份证”,更是人大代表帮农户打造的“致富码”。
这一变革的背后,是神臂城镇人大代表小组深耕订单农业的持续努力。面对传统种植模式分散、效益低的难题,镇人大代表范运伟牵头调研,提出“组团发展、智慧赋能”的解决方案。
建强骨干队伍,激活种植“源头水”
代表们深入田间地头,遴选20余名种植能手作为“骨干户”,通过“代表联骨干、骨干带农户”模式,开展技术培训128场。人大代表王永秀发挥先锋引领作用,率先探索实践生态种植模式,积极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带动全镇标准化种植面积超万亩,今年总产量高达2200余吨,成功惠及农户2500余户,其中近400户收入超过万元,成为“丰收模范户”。
成立合作社,打通管理“全链条”
在代表推动下,全镇成立5个高粱专业合作社,提供“育苗、施肥、防病虫害、收割、售卖”技术服务。种植之初,合作社统计每户种植面积,由老窖公司配发种子、专用肥料和有机农药;同时召开坝坝培训会,讲解生态种植技巧及精细化管理要求。代表还牵头建立“田间档案”,由专人负责跟踪记录每位农户各阶段的管理情况,汇总成“成长日记”;公司的专职技术员则会不定期地到田间地头抽查“作业”,现场答疑解难,充当“田间保姆”,确保高粱的品质和长势。
改善基础设施,夯实产业“硬支撑”
代表提交的《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建议》被列为县重点督办事项,推动新建灌溉渠系、完善产业路,改造农田电网等,为机械化作业提供保障。如今,神臂城镇的高粱产业已实现“三化”蜕变:种植标准化:从种子到收割全流程规范;管理数字化:二维码溯源覆盖100%种植户;产销一体化:订单种植消除销售顾虑。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这是代表的履职初心,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镇人大主席何晓华表示。下一步,代表小组将持续聚焦农业集体化发展方向,逐步扩大有机高粱种植规模,让产业链增值收益惠及更多农户。
来源:山村花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