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与设计学院是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下设的七大二级学院之一,学院共开设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建筑设计、建筑室内设计、艺术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建筑消防技术、摄影摄像技术、无人机测绘技术等11个专业,2025年新增影视多媒体技术、
未来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从香港汇创国际智慧城市的璀璨天际线
到全国首个3D打印住宅的科技突破
再到盖娅传说时装秀的创意绽放......
每一座建筑都是梦想的见证
每一件设计都是艺术的绽放
这就是建筑与设计的无限可能…
在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
让我们一起
定义未来的生活方式
建筑与设计学院是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下设的七大二级学院之一,学院共开设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建筑设计、建筑室内设计、艺术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建筑消防技术、摄影摄像技术、无人机测绘技术等11个专业,2025年新增影视多媒体技术、美术教育专业(国控专业、待教育部批准),包含【土木建筑类】及【创意设计类】两大类专业群,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建筑与设计学院13大专业
名师执教 有口皆碑
建筑与设计学院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师资雄厚,科研竞赛实力强。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1名,国家一级建造师2名;教授1名,副教授13名;高级工程师7名;高级工艺美术师2名;广东省技术能手1名;东莞市技术能手1名;东莞市最美工程师1名;东莞市优秀教师1名;广东省民办学校优秀教师1名等师资团队。
✔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技能大赛获奖300余项。专任老师在广东省第六届和第七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取得一等奖1项和三等奖3项。参加2024年广东省教学能力竞赛获得二等奖1项。
✔科研成果120余项,发表教科研论文30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40余本,出版专著4部,获得国家专利70余项。
优秀教师代表
吴学云 | 教授
专业带头人
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东莞市优秀教师;广东省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东莞市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东莞市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专家委员会评审专家;东莞市职业院校定点实习实训基地专家委员会评审专家;“中鹏杯”广东省工业设计大赛评委;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教学名师。
主持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项;主持及参与省市级课题10项。主持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基于创意工作坊文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参与主编教材7本,专著2本,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作品7幅,艺术类核心期刊及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25篇,申请新型实用专利及外观专利15项。
朱红林 | 副教授
专业带头人
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研究生学历,广告设计师,会展设计师,高级景观设计师。广东省美育专家库专家,东莞市职业能力建设专家,东莞市厚街镇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甘肃省新媒体艺术学会会员,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数字创意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公开发表教学论文20余篇,国家专利6项、作品版权1项,出版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教材8部,主持及参与校省级以上课题30余项;指导学生获奖180余项。
曹志芳 | 副教授
专业带头人
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一级测量技师,东莞市最美工程师,东莞市厚街镇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东莞市土木建筑学会会员,东莞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员,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连续5次被邀请担任全国测绘技能竞赛的裁判。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测绘类职业技能竞赛获奖20余项。
校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负责人,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SCI收录1篇,主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教育部协同育人课题1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教改课题2项,校级教科研项目9项,参与各级教科研课题多项,主编出版教材2部,参与教材编写4本,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件。
赵伟力 | 高级工程师
专业带头人
建筑与设计学院骨干教师,毕业于同济大学。主讲《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测量》《钢结构》《建筑工程资料》等课程。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历任质检员、安全员、技术员、施工队长和总公司生产科科员、高层建筑副指挥等职务,有20多年施工现场实践经验。
实训环境 条件优越
学院拥有独立的创意设计大楼,完全满足师生学习和实训的需要,为学生实习、竞赛、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建有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推演、BIM综合应用、钢筋模版施工、造价综合应用、建筑模型、平面包装设计、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服装设计与施工工艺、数字媒体综合实训室等实训室30余间;
✔拥有省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1个,校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东莞市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2项,广东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
✔和不同类型的业内一流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0余家。其中与广东粤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与广东广睿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瀚通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家装一站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麦博(深圳)品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东本知教育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云享家装饰(东莞)有限公司、东智来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订单班”培养,探索多形式、多元化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建立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基地”;建有“厚创建筑工作室”“地信科技创新中心”“BIM教学研中心”“短句剪辑及制作孵化中心”“广绣技能大师工作室”“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客家服饰制作技艺大师工作室”等七个专业工作室。
(部分实训室一览)
荣誉获奖 硕果累累
学院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把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认证三者紧密结合,成效斐然。
✔学生获得岗位技能证书率达到98%。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达到1000余人次,获得各种奖项900余人次,其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700余人次。
✔获得国家级奖项:全国职业技能竞赛高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三等奖,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15项、二等奖28项目、三等奖40项;东方设计奖全国高校创新设计大赛国赛三等奖1项,省二等奖1项,省三等奖2项;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第二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院校大学生虚拟仿真测图大赛一等奖、团体二等奖;第三届和第四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院校大学生虚拟仿真技能竞赛机载雷达赛项一等奖3项,数字测图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无人机赛项一等奖1项;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赛项国赛二等奖2项。2023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BIM数维设计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等。
✔获得省级奖项:在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多个赛项的一二三等奖,比如:首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艺术与绘画赛项铜奖2项;建筑信息模型建模与应用赛项一等奖;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一等奖;建筑装饰技术应用赛项一等奖等;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与处理二等奖;装配式智能建造二等奖;建筑识图二等奖;舞台布景二等奖;服装设计与工艺二等奖;互联网广告设计二等奖等,硕果累累。
(部分获奖证书)
专业群介绍
建筑与设计学院以市场为导向,将实训实践教学放在首位,注重工学结合、紧贴企业需求,强化实践环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有两个专业群:【土木建筑专业群】【创意设计专业群】。
✔土木建筑专业群(校级重点专业群):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工程造价、建筑消防技术、无人机测绘技术。
✔创意设计专业群(校级重点专业群、广东省教育厅专项资金扶持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艺术设计、建筑室内设计、数字媒体技术、摄影摄像技术。
01、土建类专业群
积极推进“基础-实践-应用”的实践教学模式。拥有三个专业的一体化工作室——厚创建筑工作室、BIM教学研中心、地信科技创新中心。
【土木建筑类专业群】由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消防技术、建筑设计、无人机测绘技术5个专业组成;以建筑工程技术为核心专业,拥有11个专业实训室。
三大工作室
(1)、厚创建筑工作室
教学模式:【厚创建筑工作室】每周给学生进行专业软件和行业规范的培训,通过培训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教学成果:在锻炼后工作室学生能够承接社会服务,详见下表。
(2)BIM教学研中心
【创新·金雄城BIM教学研中心】由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与惠州金雄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并将该中心建设成省级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打造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技术技能应用创新典范。
(日常训练内容之测区范围)
教学模式:采用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企业方派出BIM技术能手2-4名,每周来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对中心学生进行专业培训,采用BIM实际案例指导学生,学校派BIM任课教师曾颖、吕冬梅和林梦斯对学生进行BIM知识技能培训。
教学成果: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做出的作品屡获奖项。其中,“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数字化校园漫游展示项目”获2021年“鲁班杯”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作品大赛A赛项(BIM建模)A1模块房建组中高职三等奖。获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信息模型建模与应用赛项一等奖,水利工程BIM建模与应用赛项二等奖。2023年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BIM数维设计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
(学生作品)
(3)、地信科技创新中心
教学模式:采取“2+1”的模式培养,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培养过程。乙方派遣优秀的工程师,从大一开始介入,第一年在校内完成测绘相关的基础课程教学;第二年完成测绘相关技能训练及岗前实践能力强化培养;第三年由乙方安排到实际工作岗位进行带薪岗位实习,毕业企业择优选取学生转正。
教学成果: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做出的作品屡获奖项。指导学生在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六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工程测量员赛项全国总决赛学生组荣获一等奖1项(全国第2名),三等奖1项(全国第13名)。第二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院校大学生虚拟仿真测图大赛一等奖、团体二等奖。第三届和第四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院校大学生虚拟仿真技能竞赛机载雷达赛项一等奖3项(全国前15名),数字测图特等奖1项(全国第4名),二等奖1项,无人机赛项一等奖1项(全国第24名)。2023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赛项国赛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赛项国赛二等奖2项。2023-2024学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与处理赛项二等奖。2018-2023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程测量赛项三等奖多项。第九届矿山测量技能竞赛GNSS赛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贯通测量赛项三等奖1项,团体总分三等奖。
02、创意设计类专业群
积极推行“以课促赛、课证结合”、推进“作品-产品-商品”教学模式,凸显高职教育的工学特色。
【创意设计类专业群】由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艺术设计、建筑室内设计、数字媒体技术、摄影摄像技术6个专业组成。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核心专业,拥有22个专业实训室。
两大特色
(1)积极举办各项大赛
教学模式:“欧点杯”服装与服饰设计作品大赛,以企业冠名的方式进行学生毕业作品展示。众多国内大咖设计师出席担任大赛评委,并设置丰厚的奖学金。
(学生参赛作品)
02、建立创意工作坊
【创意设计类专业群】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工艺,建立“工作坊”。
(部分学生课堂教学作品)
教学模式:学校通过聘请具有一定的资历及技术造诣的民间艺人,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间工艺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工艺,建立“创意工作坊”。开设《广绣技法》《蜡染工艺》《面塑》《麦秆画技艺传承》等18门“工作坊”创意类课程。通过课程实施,以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民族传统工艺,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功能。探索“学徒式”及“作品-产品-商品”教学理念、培育技能大师工作室。构建多元化的“工作坊”创意类项目为教学平台。
教学成果:该项改革实施以来,2019年立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项;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项。2022年获得广东省高校美育优秀案例。2024年获得广东省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三等奖。2021年--2023年立项广东省教育规划课题3项,科研平台课题3项。新型实用及外观专利18项。学生参加省级及行业各类技能大赛获奖60余项。同时引起了《中国教育报》等全国性媒体和《东莞日报》《东莞时报》等地方性媒体,以及《中国教育新闻网》《东莞时间网》等网站的广泛关注和多次报道。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相关的报道不下30篇。社会影响力也因此得以不断提升。
专业介绍
建筑与设计学院共开设13个专业,涵盖建筑、创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等方方面面。
建筑与设计学院13大专业
1.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01、培养目标
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知识和熟悉服装与服饰生产与加工技术技能,面向服装产品研发、服装定制、服装营销等领域、能从事服装设计、服饰设计、生产跟单、服装营销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02、核心课程
《服装效果图》《服装纸样技术》《服装款式设计》《服饰品设计》《服装立体裁剪》《服饰陈列设计》等。
03、就业方向
面向服装设计公司、服装生产公司、服装定制工作室、服装营销部门,可从事服装设计、新产品开发、服装制版、服装生产跟单、服装工艺设计、服装生产管理等岗位的工作。
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01、培养目标
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和建筑施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建筑工程公司及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建筑施工与组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02、核心课程
《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测量》《地基与基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施工组织》等。
03、就业方向
土建施工企业从事项目组织、施工测量、质量控制、材料检测、质量验收、施工安全、工程监理等工作,主要岗位是施工员、测量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检测实验员,相关岗位为建筑工程现场监理员等。
3.工程造价专业
01、培养目标
掌握施工图的识读、建筑、装修、安装、市政工程的预算编制、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造价软件应用、BIM 技术的应用等专业技术知识,面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项目策划、投资与造价咨询、招标代理、项目管理等领域,能从事助理造价工程师、招投标员、资料员、BIM建模员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02、核心课程
《建筑与装饰工程施工工艺》《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装饰装修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市政工程施工工艺与计量计价》《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
03、就业方向
本专业就业面向东莞及珠三角地区的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施工企业、建设单位、设计公司、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的助理造价工程师、招投标员、资料员、BIM建模员等岗位。
4.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01、培养目标
掌握服装平面款式设计、服装结构造型设计、服装样衣生产制作、服装产品质量检验等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02、核心课程
《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服装设计学》《服装立体裁剪》《服装工业制版与推板》《服饰陈列设计》等。
03、就业方向
5.艺术设计专业
01、培养目标
掌握广告设计知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技能,面向广告设计领域、能从事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网页设计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02、核心课程
《包装设计与工艺》《新媒体广告设计与制作》《VI品牌形象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UI交互设计》等。
03、就业方向
在广告设计公司、视觉传媒公司、印刷公司设计部、文化传播制作公司、报刊杂志社、房地产策划公司等,从事广告市场推广、广告策划、广告设计、编排设计、包装设计、网页美工、影像处理等设计及管理工作。
6.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01、培养目标
面向影视传媒、互联网广告、广告媒体出版等领域、能从事新媒体广告设计、UI交互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音视频编辑、影视后期特效等数字媒体相关岗位工作,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02、核心课程
《音视频采集与编辑》《影视特效设计》《叙事短片创作》《新媒体广告与制作》《数字综合影像》《UI设计》等。
03、就业方向
主要是与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的影视、娱乐游戏、出版、图书、新闻等文化媒体行业,以及国家机关、电视台及其他数字媒体行业和广告设计行业等企业。
7.建筑室内设计专业
01、培养目标
能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室内方案优化设计、室内效果图设计及室内施工图设计,了解室内装修工程管理、预结算、监理及施工工艺等专业知识,培养面向建筑、装修领域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发展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02、核心课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住宅室内设计》《公共空间室内设计》《建筑室内效果图制作》《室内家具与陈设艺术设计》》《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商业展示设计》《专题设计》等。
03、就业方向
从事建筑绘图员、设计助理、效果图设计师、硬装设计师、软装设计师、装饰工程材料员、施工监理等岗位,具体完成家装室内和工装类手绘效果图表现、CAD平面图优化及施工图绘制、3D效果图表现、装饰材料与施工等工作及管理。
8.建筑设计专业
01、培养目标
掌握建筑设计和建筑环境、设备控制与节能基本知识,具备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建筑效果图制作及建筑设计业务管理能力,从事建筑设计、制图、建筑咨询、设计业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02、核心课程
《建筑表现技法》《建筑设计Ⅰ》《建筑施工图设计》《建筑设计Ⅱ》《场地设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等。
03、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建筑设计、建筑效果图制作(图像制作)公司,建筑设计咨询公司、房地产公司,建设项目策划公司及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在建筑设计、CAD绘图、3D效果图制作相关岗位群,从事建筑方案设计、建筑初步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建筑效果图制作与报建等工作。
9.建筑消防技术专业
01、培养目标
掌握建筑消防技术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消防工程建设与管理领域、能从事消防设施检测维修保养、消防工程施工及政府专职消防员等消防行业相关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02、核心课程
《消防技术准备》《消防安全技术管理》《建筑消防水系统技术》《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技术》《建筑通风与防排烟工程技术》《消防设施维护与保养技术》《智慧消防系统》《应急预案编制技术》等。
03、就业方向
面向消防救援部门、消防工程施工和安装企业、各级建造消防设计企业、消防技术开辟部门及各类消防产品的生产企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政府和大型企业专职消防队、各类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涉及消防治理的行政部门和城市及社区安全治理部门等。适合从事的工作岗位有消防监督员、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治理员、消防工程项目经理、施工员、预算员、消防设施操作员、消防和应急救援员等。
10.无人机测绘技术专业
01、培养目标
掌握无人机测绘技术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测量领域、能从事无人机航摄、摄影测量外业测量、摄影测量内业测绘和遥感影像处理与分析的能力,能够胜任地形图测绘、无人机驾驶、无人机装调、无人机航空摄影、像片控制测量、相片调绘、倾斜摄影建模与裸眼测图、航测内业成图、遥感图像处理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02、核心课程
《GNSS定位测量》《数字测图》《地形测量》《摄影测量》《无人机操控技术》《遥感原理与技术应用》《无人机航测与数据处理》《数字摄影测量》等。
03、就业方向
面向水利、测绘、国土资源等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无人机测绘的工程技术人员,主要工作包括:无人机航拍工作、无人机航测工作、像片控制测量和像片调绘工作、空三加密、4D产品生产、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裸眼测图和不动产地图制图工作、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工作。
11.摄影摄像技术专业
01、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东莞市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摄影摄像产业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摄影摄像、灯光造型、影视后期制作等知识,具备使用照相机、摄像机、后期编辑软件、灯光造型设备及各类辅助拍摄器材完成图片摄影与影像拍摄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摄影师、摄像师、摄影记者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02、核心课程
《摄影技艺》《人物摄影》《商业摄影》《影视灯光设计》《影视画面造型》《影视摄像》等。
03、就业方向
面向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网络媒体、广告公司、婚庆公司、报社、杂志期刊社、出版社、婚纱影楼、文化宣传部门和其他有关企事业单位,在摄影摄像岗位从事摄影摄像、视频拍摄、影视制作、计算机平面设计、广告策划与制作、文化宣传、社会教育、商业摄影、图片新闻摄影的有关工作。
12.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
0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掌握影视多媒体制作基本理论,先进的影视多媒体制作手段,二维、三维动画制作技术等知识与技能;具备艺术美感、独立制作影视媒体等能力;在电视台、影视制作中心、各级企事业宣传部门、个人影视工作室、动画公司等单位(企业)从事视音频媒体制作与动画制作类工作的高技能技术型人才。
02、核心课程
《音视频制作》《数字合成技术(AE)》《影视包装三维动画》《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影视包装全案设计》《短视频拍摄制作》等课程。
03、就业方向
主要从事面向影视多媒体技术相关的广播电视、影视中心、网络媒体、互联网、广告等文化媒体行业,以及国家机关、电视台及其他数字媒体行业和影视动画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影视拍摄、剪辑、特效制作、动画设计、后期合成及影视媒体产品的开发与制作工作。
13.美术教育专业
01、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具有较扎实美术基础和教学能力以及能组织课外美术活动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既掌握美术教学技术相关职业理论知识和艺术修养,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02、核心课程
《绘画基础》《雕塑基础》《书法与中国画基础教学》《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策划与实施》《儿童美术教学活动》《家庭文化美育研究》等。
03、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在幼儿园、小学、艺术培训机构、文化传播制作公司、以及各大、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美术相关专业的工作。
这里是创意与技术交织的殿堂
这里是未来建筑师
设计师的梦想起点
来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建筑与设计学院
让我们一起
描绘下一个时代的天际线~
图片:李雪聪、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
来源:教育新闻广东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