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种地不挣钱 为什么把土地退给集体 让那些想种地的人去种呢?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1 13:58 1

摘要:我今年六十出头了,今天咱们聊聊种地这个事儿。我年轻时在农村插过队,记得那时候村里的地都是集体的,种啥收成都不太好。后来包产到户,大家伙儿干劲儿十足,粮食产量上去了,日子也慢慢好了起来。可最近这些年,我发现种地又不赚钱了,好多农民都进城打工去了,地荒着没人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

我今年六十出头了,今天咱们聊聊种地这个事儿。我年轻时在农村插过队,记得那时候村里的地都是集体的,种啥收成都不太好。后来包产到户,大家伙儿干劲儿十足,粮食产量上去了,日子也慢慢好了起来。可最近这些年,我发现种地又不赚钱了,好多农民都进城打工去了,地荒着没人管。

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觉得啊,种地这事儿就像养孩子一样,得看有没有人愿意花心思。现在城里机会多、收入高,年轻人谁还愿意蹲在田里晒太阳?再说化肥农药贵、市场行情不好,种地赚不了几个钱,所以很多人就把地退给集体了。可问题是,把地退了,就能解决问题吗?

我举个例子吧。前几年村里有个老王,他家的地因为没人种都荒了。后来村里统一规划,把地流转给了一个种粮大户。这人买了先进的播种机、收割机,雇了几个人帮忙,一年下来倒也挣了些钱。可问题是,这种模式能复制吗?大多数农民哪有那么多本钱买设备?再说雇工成本也不低,万一遇到天灾,亏本了怎么办?

咱们再看看历史。解放初期搞合作化的时候,大家伙儿也是觉得单干没前途,于是合起来一起干。结果呢?刚开始挺热闹,但后来发现管理效率低,大家积极性不高,最后还是分了。改革开放后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下子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可现在呢?又回到了原点,种地不挣钱,地没人种。

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利益分配机制。现在的农业补贴虽然有,但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实际困难。而且土地流转市场还不完善,有些地方出现了“非粮化”现象,比如建工厂、盖房子,真正种粮的人反而少了。这就像是把蛋糕做大了,却分得不公平,大家都抢不到大块的。

另外,我觉得政府应该出台更多扶持政策,比如降低农资成本、提供保险保障等。同时也要鼓励发展现代农业,比如搞合作社、家庭农场之类的新型经营主体。这些模式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带动小农户增收。就像我小时候玩的拔河比赛一样,光靠一个人使劲儿不行,得大家齐心协力才行。

当然啦,我也明白农民也有自己的考量。种地是个辛苦活儿,风吹日晒不说,还得担惊受怕。要是遇到连年干旱或者洪涝灾害,一年的心血就白费了。所以有些人宁愿把地退了去打工,也不愿意冒险种地。这就好比骑自行车,有人嫌累就干脆走路,可走着走着发现路不好走,又想骑车了。所以我觉得,关键是要让大家觉得种地是有奔头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件趣事。前阵子我去乡下调研,碰到一个农民朋友老李。他说:“老张啊,你说现在种地不赚钱,可我不种地还能干啥?城里人吃菜总得有人种吧?”我一听乐了:“那你为啥不加入合作社试试?大家一起干,说不定还能赚点钱呢!”他嘿嘿一笑:“我倒是想,可那得先投钱啊,万一赔了咋办?”

你看,这就是现实。种地这件事,说到底还是个经济账。如果能让农民看到希望,自然就会有人愿意种地了。就像当年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只要政策对头,人心自然就齐了。

总而言之,种地不挣钱是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把地退给集体就完事了。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既要关注农民的实际利益,也要考虑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来源:自在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