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育才乡土间 精准促振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8 15:17 2

摘要: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一场人才与土地的“双向奔赴”正在谱写新篇。作为2018年机构改革后设立的首所以“自然资源”命名的高职院校,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建校6年来构建起“定向培养、精准输送、长效服务”的自然资源和规划人才培养体系。自2022年起,学院已累计培养5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一场人才与土地的“双向奔赴”正在谱写新篇。作为2018年机构改革后设立的首所以“自然资源”命名的高职院校,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建校6年来构建起“定向培养、精准输送、长效服务”的自然资源和规划人才培养体系。自2022年起,学院已累计培养5000余名掌握不动产登记、村庄规划、生态修复、电商服务等专业知识的毕业生,为自然资源管理和乡村振兴充实了技术力量。

定向培养 破解基层人才“水土不服”

自然资源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振兴之要。2018年以来,随着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改革深入推进,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急需培养一批熟悉土地政策、掌握自然资源技术和具备乡村管理能力的专业型复合人才,为乡村发展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在此背景下,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应运而生,并确定了以自然资源管理需求为主导的专业设置。

走进2023级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定向班课堂,60名学生正围坐在计算机前,专注地开展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实训,熟练运用专业软件处理无人机航拍影像。“我们培养的是‘懂政策、通技术、接地气’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自然资源工程系主任王根伟介绍,“这些学生毕业后将全部回到签约的乡镇技术服务中心工作。”

针对基层自然资源管理队伍存在的“专业人才少、留不住、用不好”的问题,学院2023年创新推出“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模式,专业设置对接乡村需求,课程内容对接岗位能力,学生享受学费减免并签订服务协议。目前,学院已与广西24个县(市、区)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在校定向生已有两届,规模达167人。

“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实用技能,更坚定了建设家乡的信心。”壮族定向生赵胤皓说。到2025年9月,作为首批定向培养生,他将在基层开始为期一年的岗前实习,为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振兴积累实战经验。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俯瞰

产教融合 把论文写在乡土大地上

在贵港市覃塘区的农家院,国土管理专业师生团队用专业知识耐心解答村民疑问,协助他们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这是学院培养人才队伍服务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2024年以来,学院通过志愿服务、“三下乡”、定点帮扶等活动,组建了8支专业技术服务队,师生共同完成了不动产登记、村庄规划、生态修复等实战项目26个,将论文写在了乡土大地上。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通过暑期“三下乡”活动向村民普及耕地保护政策法规

“在校期间的实践经历,让我对基层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毕业后回到基层工作的杨成感慨道。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他和30名同学参与覃塘区农房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从材料收集、信息核实到系统录入,助力当地1.7万户村民顺利办理了农房不动产登记,并妥善解决了300余件历史遗留问题。

学院建立的“三级实践体系”——夯实校内专业基础、强化校外跟岗实训、深化真实项目实战,实现了从“课堂学习”到“岗位胜任”的无缝衔接,确保学生“毕业即上岗,上岗即上手”。

长效赋能 构建乡村振兴服务生态圈

午间的电商实训室里,一场助农直播正火热进行。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的学生化身“新农人主播”,对着环形补光灯和手机镜头,热情推介来自乡村的辣椒酱、茶叶等特色农产品。“这样的‘教学+实战’场景每周都有。学院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机制,让在校生参与乡村振兴实际项目。”商贸管理系主任李斌介绍。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利用新媒体技术帮助农户销售红薯

学院构建的“校—地—企”三维协同育人机制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学院已与14个设区市、4个县区签订产学研基地合作协议,与196家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用人合作关系,累计为11730余名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助农,我们用专业在行动!”直播电商专业学生苏秋华说。在一次助农活动中,学生们仅用1小时就帮助扶绥县农户销售了3吨优质沃柑。这样的成绩,不仅展现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责任与担当。

厚植情怀 培育新时代“新农人”

“基层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懂技术、有情怀的年轻人。”2023届毕业生王小妍感慨道。这位从国土测绘专业毕业回到家乡全州县自然资源局工作的年轻人,如今已成长为技术骨干。

学院厚植学生乡土情怀,定期开展大学生“三下乡”“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这种浸润式教育效果显著。近年来,学院办学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从2019年首届招生的594人,快速增长至目前在校生达1.5万余人,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达86%,高于广西平均水平,诠释了职业教育服务乡村发展的“加速度”。

“技术人员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支撑。我们鼓励毕业生深入基层,用专业技术服务乡村发展。”学院院长冯兵表示。随着首批定向生即将奔赴基层,带着技术和创新理念建设家乡,这套融合“精准培养、实战历练、情怀塑造”的人才培养模式,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作者:潘丽娜

来源:广西自然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