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渡者天渡之。” 这句充满东方智慧的俗语,没有激昂的口号,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无数人突破困境的大门。我们总习惯在遇到挫折时期待 “外力拯救”:盼着有人拉自己一把,等着好运主动降临,想着困难能凭空消失。可生活的真相是:没有谁能永远做你的 “靠山”,真正能带你走
“自渡者天渡之。” 这句充满东方智慧的俗语,没有激昂的口号,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无数人突破困境的大门。我们总习惯在遇到挫折时期待 “外力拯救”:盼着有人拉自己一把,等着好运主动降临,想着困难能凭空消失。可生活的真相是:没有谁能永远做你的 “靠山”,真正能带你走出低谷、穿越迷茫的,只有你自己。所谓 “自渡”,不是孤军奋战的悲壮,而是主动破局的清醒 —— 是在困境中不放弃的坚持,是在迷茫中找方向的勇气,是在平凡中求成长的韧性。当你学会做自己的 “摆渡人”,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一、读懂俗语:“自渡” 是主动破局的清醒,“天渡” 是水到渠成的馈赠
提起“自渡”,有人觉得是 “孤立无援” 的无奈;听到 “天渡”,有人误以为是 “听天由命” 的侥幸。但 “自渡者天渡之” 的真正内涵,藏着最朴素的生存哲学 ——“自渡” 是前提,是 “不依赖外力、主动改变” 的行动力:面对困难不逃避,遭遇挫折不沉沦,在黑暗中自己点亮一盏灯;“天渡” 是结果,是 “努力到一定程度、命运给予的馈赠”:它可能是一个意外的机会,一次善意的帮助,一种水到渠成的突破。前者是 “尽人事” 的踏实,后者是 “听天命” 的从容,二者相辅相成,才是平凡人破局成长的根本逻辑。
(一)为什么“自渡” 是人生的必修课?
生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航程,总会遇到暗礁、风浪、迷雾。此时,有人选择“等靠要”:等别人来救,靠别人扶持,要别人帮助,可最终往往等来的是失望 —— 别人有自己的航程要走,没人能永远为你掌舵;有人选择 “自渡”:自己辨方向,自己掌船舵,自己闯风浪,反而能在绝境中开辟出一条路。
就像沙漠中的旅人,口渴时不能等着天降甘霖,只能自己寻找水源;就像深海中的航船,迷路时不能等着别人领航,只能自己校准航向。“自渡” 的本质,是 “对自己人生负责” 的清醒 —— 明白人生的方向盘永远在自己手里,哪怕暂时看不清前路,也要主动转动方向盘,而不是原地等待。
现实中,很多人陷入困境的根源,不是“运气不好”,而是 “放弃了自渡”:考试失利就自暴自弃,觉得 “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工作不顺就怨天尤人,觉得 “领导不赏识、同事不配合”;感情破裂就封闭自己,觉得 “再也不会遇到真爱”。他们把自己的人生主动权交给了 “外界”,却忘了:只有自己愿意站起来,别人才能拉你一把;只有自己愿意划桨,船才能驶向彼岸。
(二)“天渡” 不是 “侥幸”,而是 “自渡” 的必然结果
有人说:“那些成功的人,不过是运气好,遇到了‘天渡’的机会。” 可他们没看到,“天渡” 的机会,永远只留给 “自渡” 的人。就像种子破土而出,看似是 “阳光雨露” 的馈赠,实则是种子自己 “拼命扎根、努力顶开土壤” 的结果;就像蝴蝶破茧成蝶,看似是 “时机成熟” 的偶然,实则是蝴蝶自己 “反复挣扎、不断突破” 的必然。
“天渡” 的机会,从来不是凭空出现的:它可能是你坚持努力后,别人看到你的能力而给的机会;可能是你持续积累后,意外遇到的 “贵人相助”;可能是你不放弃探索后,突然找到的 “破局关键”。这些看似 “幸运” 的背后,都是 “自渡” 的铺垫。就像农民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的丰收看似是 “天的馈赠”,实则是自己 “日复一日付出” 的结果。
反之,那些不“自渡” 的人,就算遇到 “天渡” 的机会,也抓不住:给了他项目,他没能力完成;给了他人脉,他不会维护;给了他方向,他不敢尝试。所以说,“天渡” 不是 “侥幸”,而是 “自渡” 到一定程度的 “水到渠成”。
二、自渡样本:那些在平凡中靠自己闯出一片天的人
“自渡者天渡之” 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安慰,而是无数平凡人用生活书写的真实故事。他们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过人的天赋,甚至曾深陷比常人更艰难的困境,但他们没有放弃 “自渡”,最终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低谷,迎来了 “天渡” 的馈赠。
(一)江梦南:从“失聪女孩” 到 “清华博士”,用倔强自渡改写命运
“我从来没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江梦南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比别人多了一道 “枷锁”—— 半岁时,她因药物中毒导致双耳失聪,从此坠入无声的世界。医生说:“这孩子以后可能连说话都困难,更别说读书了。”
但江梦南的父母没有放弃,他们决定教女儿“读唇语”“学说话”。而江梦南的 “自渡”,也从这时开始:为了学会一个字的发音,她要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口型,感受父母喉咙的震动,常常练到口干舌燥、嘴唇发麻;为了看懂老师讲课的内容,她要坐在教室第一排,死死盯着老师的嘴唇,生怕错过一个字,下课还要借同学的笔记反复核对。
小学时,有同学嘲笑她“说话奇怪”“听不见声音”,她没有哭,只是更努力地学习,用成绩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中学时,为了跟上课程进度,她每天比别人早起一小时背单词,晚睡一小时整理笔记,周末还要参加补习班。有人问她:“这么累,值得吗?” 她说:“我不想因为听不见,就放弃自己的人生。我要靠自己,活出样子来。”
靠着这份“自渡” 的倔强,她考上了吉林大学,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在清华,她不仅完成了学业,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听障儿童 “不要放弃自己”。2021 年,她被评为 “感动中国” 年度人物,颁奖词写道:“你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江梦南的“自渡”,是在无声世界里的咬牙坚持,是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而她的 “天渡”,是学业上的成就,是社会的认可,是用自己的故事照亮更多人的可能。她用人生证明:只要不放弃自渡,就算身处黑暗,也能自己点亮光明。
(二)雷海为:从“外卖小哥” 到 “诗词冠军”,用热爱自渡点亮生活
“诗词是我的精神食粮,就算送外卖再累,读一句诗,就觉得浑身有了力气。” 雷海为的人生,曾是无数平凡打工人的缩影 —— 高中毕业后,他没考上大学,辗转各地打工,做过工厂学徒、餐厅服务员、外卖骑手。但与别人不同的是,他的心里始终藏着一份 “诗词热爱”,而这份热爱,成为了他 “自渡” 的船桨。
2004 年,雷海为在深圳一家书店打工,偶然看到一本《唐诗三百首》,从此爱上了诗词。由于收入不高,他买不起太多书,就把喜欢的诗词抄在小本子上,随身携带;送外卖时,等餐的间隙,他就拿出小本子背几句;晚上回到出租屋,再对照字典理解诗词的含义。有人嘲笑他:“一个外卖小哥,背诗词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 他不辩解,只是默默坚持 —— 诗词于他,不是 “炫耀的资本”,而是 “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是困境中的精神慰藉。
2017 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招募选手,雷海为抱着 “试一试” 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这个 “外卖小哥” 一路过关斩将,凭借扎实的诗词积累和稳定的发挥,最终击败了北大硕士,夺得总冠军。节目播出后,他一夜成名,有人邀请他做诗词老师,有人请他参加演讲活动,他的人生迎来了 “天渡” 的转机。
如今的雷海为,成为了一名诗词培训老师,他把自己对诗词的热爱传递给更多人。有人问他:“背诗词这么多年,没想到会改变命运吧?” 他说:“我背诗词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要靠它改变命运,只是单纯地喜欢。但现在我相信,你付出的每一份努力,坚持的每一份热爱,都不会白费。自渡的路上,热爱就是最好的船桨。”
雷海为的“自渡”,是在平凡生活中对热爱的坚守,是在疲惫日子里的精神滋养;而他的 “天渡”,是意外的成名,是职业的转变,是让热爱成为事业的幸运。他用人生证明:只要带着热爱自渡,就算身处平凡,也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三)张桂梅:从“病弱教师” 到 “校长妈妈”,用责任自渡温暖他人
“我这辈子没什么别的愿望,就想让大山里的女孩能多读点书,能走出大山。” 张桂梅的 “自渡”,从来不是为了 “自己过得更好”,而是为了 “让更多女孩能过得更好”。这份 “责任”,是她自渡的灯塔,也是她照亮别人的光。
1989 年,张桂梅来到云南华坪县教书,看到很多山区女孩因为贫困、重男轻女的观念早早辍学,她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2008 年,她决定创办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但创办之路比想象中更艰难:没有资金,她就四处 “化缘”,去企业、政府部门申请资助,甚至在街头募捐,被人当成 “骗子” 驱赶;没有师资,她就去说服退休老师、年轻教师来任教,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他们;没有校舍,她就把废弃的教学楼翻新,自己动手刷墙、修桌椅。
更让她煎熬的是身体的病痛—— 她患有风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多种疾病,常常疼得直不起腰、走不了路,连端水杯都要费很大的劲。医生多次劝她 “住院治疗”,她却总是说:“学校离不开我,孩子们离不开我。等孩子们考上大学,我再治病。” 她的 “自渡”,是忍着病痛的坚持,是面对质疑的不放弃,是对 “让女孩们读书” 这份责任的坚守。
终于,华坪女高办起来了。为了让女孩们能安心读书,她每天凌晨 5 点起床陪学生晨读,晚上 11 点检查完宿舍才休息;学生生病,她亲自送医院,垫付医药费;学生家里有困难,她上门家访,给家长做思想工作。15 年来,她带领华坪女高送走了 2000 多名毕业生,其中很多女孩考上了名牌大学,走出了大山。
2021 年,张桂梅被授予 “七一勋章”,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这位 “校长妈妈” 的故事。她的 “自渡”,是用责任撑起了一所学校;而她的 “天渡”,是社会的认可,是女孩们的成长,是无数人因她而相信 “教育能改变命运”。她用人生证明:当你的自渡与责任同行,不仅能救自己,更能照亮别人。
三、深度剖析:为什么“自渡者” 终会被 “天渡”?
我们常常疑惑:为什么那些坚持“自渡” 的人,最终都能迎来 “天渡” 的机会?其实,“自渡” 的过程,本身就是在为 “天渡” 铺路 —— 它能让你积累能力、沉淀心态、赢得信任,当这些 “筹码” 足够多,“天渡” 的机会自然会水到渠成。
(一)自渡积累“能力筹码”:机会来了才能抓得住
“天渡” 的机会,从来不是给 “坐享其成” 的人,而是给 “有能力接住” 的人。而 “自渡” 的过程,就是积累能力的过程:江梦南通过反复练习,学会了读唇语、说普通话,才有了读书考学的可能;雷海为通过多年背诵,积累了深厚的诗词功底,才有了在诗词大会夺冠的机会;张桂梅通过不断摸索,学会了办学、管理,才有了华坪女高的成功。
就像运动员备战奥运,平时的刻苦训练,是为了在比赛来临时能发挥出最好水平;普通人的“自渡”,也是为了在机会来临时,能有能力抓住它。反之,那些不 “自渡” 的人,就算机会摆在面前,也会因为 “能力不足” 而错过:给了他项目,他做不好;给了他平台,他撑不起。所以说,“自渡” 积累的能力,是抓住 “天渡” 机会的前提。
(二)自渡沉淀“心态筹码”:遇到挫折才能扛得住
人生的“天渡”,从来不是 “一路坦途”,而是 “在挫折中成长,在困境中突破”。而 “自渡” 的过程,能沉淀出强大的心态:坚持的韧性、面对挫折的乐观、解决问题的从容。这些心态,能让你在遇到 “天渡” 过程中的阻碍时,不轻易放弃。
江梦南在学习过程中,曾因为“读不懂唇语”“发音不准确” 而崩溃,但她没有放弃,反而更努力地练习;雷海为在背诗词时,曾因为 “记不住”“不理解” 而沮丧,但他没有放弃,反而调整方法继续坚持;张桂梅在办学过程中,曾因为 “资金短缺”“身体病痛” 而绝望,但她没有放弃,反而咬牙扛过难关。正是这些在 “自渡” 中沉淀的心态,让他们在 “天渡” 的路上,能扛住压力、守住初心。
(三)自渡赢得“信任筹码”:有人愿意帮你一把
“天渡” 的机会,很多时候来自 “别人的帮助”,而别人愿意帮你,是因为你在 “自渡” 的过程中赢得了信任。张桂梅能创办华坪女高,是因为退休老师、年轻教师相信她 “是真的想为女孩们做事”;江梦南能考上清华,是因为老师、同学相信她 “足够努力、值得帮助”;雷海为能参加诗词大会,是因为节目组相信他 “有实力、有故事”。
信任从来不是“凭空产生” 的,而是通过 “自渡” 中的行动赢得的:你坚持努力,别人会看到你的决心;你真诚待人,别人会感受到你的善意;你承担责任,别人会认可你的可靠。当你赢得了足够的信任,遇到困难时,自然会有人愿意帮你一把,而这,就是 “天渡” 的另一种形式。
四、实践指南:如何学会“自渡”,成为自己的 “摆渡人”?
“自渡” 不是天生的能力,而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习惯。只要掌握三个核心方法 —— 设定 “小目标” 破局、找到 “精神支柱” 支撑、保持 “长期主义” 坚持,你就能慢慢成为自己的 “摆渡人”,在人生的航程中从容前行。
(一)设定“小目标”:从 “能做到” 的事开始,打破 “无力感”
很多人觉得“自渡太难”,是因为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了太大的目标,比如 “我要一年赚 100 万”“我要考上名牌大学”,这些目标太远,容易让人产生 “无力感”,从而放弃。其实,“自渡” 可以从设定 “小目标” 开始 —— 做一件 “跳一跳就能够到” 的事,从微小的成功中积累信心。
比如,你现在处于失业低谷,可以设定“每天投 5 份简历”“每周参加 1 次面试” 的小目标;你想提升自己,可以设定 “每天读 30 分钟书”“每周学 1 个新技能” 的小目标;你想调整心态,可以设定 “每天写 1 件开心的事”“每周和朋友聊 1 次天” 的小目标。这些小目标看似微不足道,但每完成一个,你就会多一份信心,多一份动力,慢慢打破 “无力感”,走出低谷。
(二)找到“精神支柱”:用热爱、责任或信念,支撑自己走下去
“自渡” 的路上,难免会有疲惫、迷茫、想放弃的时候,这时候需要一个 “精神支柱” 来支撑你。这个支柱可以是 “热爱”,比如雷海为对诗词的热爱;可以是 “责任”,比如张桂梅对女孩们的责任;也可以是 “信念”,比如江梦南 “我能行” 的信念。
当你感到撑不下去时,想想你的“精神支柱”:热爱会告诉你 “为什么要坚持”,责任会提醒你 “不能放弃”,信念会鼓励你 “你能做到”。比如,你因为工作累想放弃时,想想你对 “实现自我价值” 的热爱;你因为备考难想放弃时,想想你对 “给家人更好生活” 的责任;你因为挫折想放弃时,想想你 “一定能成功” 的信念。精神支柱就像黑暗中的灯塔,能在你迷茫时照亮方向,在你疲惫时给你力量。
(三)保持“长期主义”:不急于求成,相信 “时间的力量”
“自渡” 不是 “一蹴而就” 的,而是 “长期坚持” 的过程,就像江梦南用了十几年才考上清华,张桂梅用了 15 年才送走 2000 多名学生。想要学会自渡,就要保持 “长期主义”—— 不纠结于 “短期有没有结果”,不焦虑于 “别人比自己快”,相信 “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变化”。
你可以尝试“记录成长轨迹”:准备一个笔记本,每天记录自己的行动和变化,比如 “今天投了 5 份简历”“今天读了 30 分钟书”“今天比昨天开心一点”。当你觉得 “没进步” 时,翻看这个笔记本,就能看到自己的成长,从而更有信心坚持下去。记住:自渡的路上,慢一点没关系,只要方向对,坚持走下去,终会迎来 “天渡” 的时刻。
五、结语:自渡,是最可靠的“天渡”
“自渡者天渡之。”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靠山,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最好的运气,不是坐等,而是坚持。没有谁能永远为你遮风挡雨,没有谁能一直带你乘风破浪,只有学会自渡,才能在人生的任何境遇里,都能站稳脚跟、从容前行。
江梦南用倔强自渡,从无声世界里闯出了光明;雷海用热爱自渡,从平凡生活里活出了精彩;张桂梅用责任自渡,从病弱身躯里绽放出了光芒。他们的故事证明:自渡的路或许很苦,但终点的风景一定很美;自渡的过程或许很累,但坚持到最后一定值得。
愿我们都能学会做自己的“摆渡人”—— 在困境中不放弃,在迷茫中找方向,在平凡中求成长。因为我们知道:当你愿意自渡时,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当你学会自渡时,你就是自己最可靠的 “天渡”。
来源:萌宠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