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捏捏乐”是一种新型可揉捏,挤压、慢回弹的解压玩物,它还凭借着可爱逼真的外形以及软糯的手感在网上走红,成为很多打工牛马的解压新宠。
最近,央视曝光出让人担心的事儿,风靡校园的“捏捏乐”,暗藏致命毒物。
曾经几何时,每天放学,小学门口的文具店瞬间被孩子们攻占。
货架上堆成小山的“捏捏乐”——粉色草莓、透明水晶球、咧嘴小熊——不到两小时就被抢购一空。
“捏捏乐”是一种新型可揉捏,挤压、慢回弹的解压玩物,它还凭借着可爱逼真的外形以及软糯的手感在网上走红,成为很多打工牛马的解压新宠。
电商平台上,爆款“捏捏乐”月销量轻松突破10万件,评论区刷满了“孩子超爱”“解压神器”的好评。
为了迎合市场,捏捏乐玩具色彩更加丰富、各种动物更是层出不穷,吸引小学生、青年人等一批热衷玩家。
捏捏乐的价格从一块到五块不等,特别是学校周边的一些超市,货架上的“捏捏乐”更是供不应求。
然而,这份捏在手中的“快乐”,却是一场健康与安全的巨大赌局。
央视记者随机购买了11款热销“捏捏乐”并送往专业机构检测,结果令人震惊:所有送检产品均检出甲醛、甲苯等有毒有害物质,无一例外。
其中有5款产品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突破上万,最严重的一款甚至高达30000微克/立方米——这一数值超过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限值(600微克/立方米)的50倍。
专家还打了个十分形象的比方:这相当于让孩子长时间待在密闭不通风的新车里。
除了化学毒害,物理风险同样触目惊心。
检测中,一款“瞪眼小龙人”的玩具被轻轻一拽,眼珠便“啪”地脱落。
检测员严肃指出:“这种小零件一旦被儿童误吞,几分钟内就可能引发窒息。”
更令人担忧的是,其中九成产品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无生产厂家、无质量合格证、无安全标准。
这些色彩鲜艳、手感软糯的“快乐刺客”,正借着低成本和高人气,无声无息地潜入孩子们的书包和课桌。
它们带来的不是解压,而是看不见的健康威胁。
5月22日,北京商报报道,孩子们爱玩的“捏捏乐”,一分钟内甲醛浓度飙升将近80倍,价格还被炒到上千元。
谁知,孩子玩上几天后,竟然出现不适的反应。
当孩子手上出现红疹或咳嗽不止时,那只是毒玩具危害的最表层信号。
藏在这些即时反应背后的,是一场对儿童健康全面而隐蔽的侵蚀。
呼吸系统首当其冲。,甲醛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致癌性。
当孩子反复揉捏这些玩具时,有毒挥发性物质直接通过呼吸进入体内,引发喉咙肿痛、咳嗽甚至咳血。
长期暴露可导致慢性鼻炎、哮喘,更严重的可能诱发白血病。
武汉市第一医院儿科专家指出,拆封时闻到刺鼻气味,就意味着甲醛浓度已严重超标。
神经系统正在遭受无声攻击。 甲醛、甲苯等物质能够穿透血脑屏障,直接损害儿童神经系统。
临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部分患儿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
深圳某儿童医院医生直言:"玩几小时毒玩具,相当于慢性吸毒。"
这些化学物质对正处于大脑发育关键期儿童的损害可能是不可逆的。
内分泌系统面临严重干扰。 检测发现多款"捏捏乐"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超标,最高的一款超标26%。
这种环境激素会模拟人体激素,干扰正常内分泌功能。
儿科门诊已出现3岁男童乳房发育的案例,调查发现其长期玩耍增塑剂超标的塑胶玩具。
女孩可能出现性早熟,男孩生殖器发育可能受影响。
这些毒物通过呼吸道、皮肤接触等多种途径进入儿童体内,正在对一代人的健康构成多维度的威胁。
而这也有活生生的例子,北京张女士把新买的捏捏乐晾晒一周,凑进去闻仍旧头晕恶心。
这也不是个例,在今年的5月,一位捏捏乐博主自爆患癌退圈。
博主还公开自己的诊断病例,显示诊断意见为:右肾下级占位,肾ca可能,建议穿刺活检。
这些风靡校园的"捏捏乐"背后,隐藏着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调查发现,市面上90%的网红款出自地下小作坊,这些生产窝点采用工业废料制作玩具:回收塑料打碎染色,掺入过量甲醛增加韧性,再灌入含硼砂的胶水。
一套完整工序下来,单个成本不到5毛钱。
为了给这些毒玩具披上合法外衣,黑心商家精心设计骗局。
他们给三无产品贴上"食品级硅胶""欧盟认证"的虚假标签,包装上印着卡通图案和英文说明,看起来"高端无害"。
检测人员发现,一款宣称通过安全认证的产品,其PVC包装袋本身邻苯二甲酸酯含量就超标149倍,毒素会直接通过接触渗入儿童皮肤。
这些毒玩具通过多层分销体系流向市场。
生产厂家以每件0.8-1.2元的价格批发给各级经销商,最终到达学校周边文具店和电商平台时,售价可达10-30元,利润率超过2000%。
由于现行玩具国标对甲醛、TVOC等化学指标缺乏明确限值,不良商家公然钻法律空子:"符合标准?我们加一桶甲醛也合法!"
更令人忧心的是监管盲区的存在。
校园周边小商铺成为三无产品的重灾区,这些问题玩具凭借着可爱的外观和低廉的价格,源源不断流向孩子们的手中。
这条黑色产业链每个环节都在获利,唯独消费者的健康被无情牺牲。
面对市面上泛滥的毒玩具,家长只需掌握三个关键步骤,就能有效守护孩子健康。
第一招:购买前火眼金睛。
消费者应选择大型商超、品牌专卖店等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地摊货和三无产品。
仔细检查产品包装是否标注清晰的生产厂家信息、执行标准号(如GB 6675)和CCC认证标志。
特别注意闻气味,凡是带有刺鼻异味的产品立即放弃购买。电商平台选购时要查看商家资质,优先选择品牌旗舰店。
第二招:拆封后净化处理。
新购玩具立即拆除包装,放置在通风处晾晒至少24小时。
可用75%酒精棉片擦拭表面,待完全挥发后再用清水冲洗。
对于可水洗的硅胶类玩具,使用中性洗涤剂彻底清洁并完全晾干。
经过这些处理程序,能有效降低表面有害物质残留。
第三招:使用中严格监管。
教育孩子不要将玩具放入口中,玩耍后立即洗手。
避免让幼童单独玩耍,防止小零件脱落导致误吞。
定期检查玩具状态,出现破损立即丢弃。
建议家长建立玩具轮换制度,避免长期接触同一玩具,减少化学物质累积风险。
若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立即停止使用并保留购买凭证,及时向12315平台投诉举报。
消费者共同监督才能推动市场净化,为儿童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所以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产品的质量,千万不要自己的健康去冒险!
赶紧把家里不合格的“捏捏乐”扔掉吧!
捏捏博主自曝患癌退圈,解压玩具捏捏致病问题再度引发热议
扬子晚报2025-05-23 15:30
“捏捏”玩具博主自曝患癌!多次被检出甲醛、增塑剂等超标,曾火爆全网
鲁网2025-05-26 10:09山东
来源:漫悠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