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明两天,山东以南风为主,风力在4级左右,阵风可达6级。济南、淄博、潍坊、日照、青岛、烟台、威海等地的南风更大,为5~6级阵风7~8级。渤海、渤海海峡、黄海中北部的南风也比较大,在6级左右,阵风可达8~9级。
今天到4月1日白天,山东天气晴转多云,南风增强,气温持续回升。不过,1日夜间—2日,冷空气将再次影响山东,北部地区有雷雨或阵雨,气温有所下降。
南风连吹两天 山东多地气温再次升至20℃+
今明两天,山东以南风为主,风力在4级左右,阵风可达6级。济南、淄博、潍坊、日照、青岛、烟台、威海等地的南风更大,为5~6级阵风7~8级。渤海、渤海海峡、黄海中北部的南风也比较大,在6级左右,阵风可达8~9级。
在南风吹拂下,山东气温持续回升,多地最高气温将再次升至20℃以上。如3月31日,鲁西北的聊城、德州、滨州、东营20℃左右,4月1日则上升至23℃左右。鲁南地区的菏泽、济宁、枣庄、临沂、日照等地也将上升至21℃。
冷空气4月1日夜间抵达山东 多地雷阵雨+霜冻+7~8级风
寒来暑往,昼夜交替。到了4月1日夜间,一股冷空气将抵达山东,多地的南风将转成北风,风力4~5级阵风6级。在北风吹拂下,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温4~6℃。此次冷空气过程最低气温出现在4月2日早晨,全省大部分地区仅有5℃左右。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气温最低,只有2℃左右,有霜冻。
除了降温,山东的东部地区还有雷雨或者阵雨。主要分布在滨州、东营、潍坊、青岛、烟台、威海等地,雷雨地区雷雨时阵风7~8级。
应对冷空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政府部门层面
加强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气象部门加密监测会商,及时发布准确的预报预警信息。通过广播、电视、短信、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多形式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和灾害风险提示,提醒公众和相关部门做好防范准备。
开展隐患排查与整治:组织对海陆交通、渔业生产、简易厂房、广告牌等临时搭建物,路边树木、室外物品、高空设备、供电线路等进行全面风险隐患排查,及时采取防风防雪加固措施。
落实重点领域防范措施
交通领域:公安、交通适时采取交通安全管制措施,高速公路视情采取限速、限行、封闭等措施。铁路部门加大运力配置,加强设备设施检查整修。民航部门严格执行大风雨雪天气飞行运行标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农业领域:农业农村部门指导农民加强蔬菜大棚等防雪防寒防风措施,如对温室和大棚进行加固修缮,采取棚膜外加盖草苫或无纺布,棚膜内多层覆盖等保温措施。指导做好冬小麦的防冻工作,组织农户因地制宜追肥浇水,划锄镇压,喷施化控剂,提高抗冻能力。
能源供应与市政设施维护:市政、住建、供电、通信等部门和企业加强各类管网、线路、设施的检查,及时排除隐患,一旦出现故障迅速组织抢修,保证供热、供水、供气、供电、通信正常。督促供热企业加强设备巡检巡查,做好燃煤、天然气等能源储备,保证热源热网稳定运行和供热质量。
民生保障:商务部门加强市场供应监测,组织粮食、蔬菜及其他副食品的储备、调运和供应,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平稳。加强对受灾群众特别是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以及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安置工作。
社会与个人层面
企业:危险化学品、工矿商贸等领域各类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大风降雪防范应对措施。海上作业企业和相关单位督促指导相关水域作业人员或船舶及时采取回港(择港)避风或绕行避险措施,严禁在恶劣天气中冒险作业。
学校:教育部门督促学校做好师生安全防寒保暖工作。学校可根据天气情况动态调整学生上下学时间,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必要时暂停户外活动或开展线上教学。加大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力度,开展道路交通、用电用气用煤等安全教育。
个人:公众注意添衣保暖,选择保暖性好的羽绒服、厚棉衣、毛衣等,戴上帽子、围巾、手套,穿保暖的雪地靴或厚底棉鞋。调整饮食,增加热量摄入,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肉类、豆类、全麦面包等,多喝热水、热汤、热茶等。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预防呼吸道疾病。
来源:小菡看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