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菲律宾政坛上演了一出堪比好莱坞大片的权力博弈。国际刑事法院(ICC)罕见松口,宣布考虑临时释放80岁的前总统杜特尔特,但马科斯政府却以“不承认ICC管辖权”为由强硬拒绝。这一戏剧性转折,将菲律宾推入了司法主权与政治清算的撕裂漩涡。
一、政治过山车:从跨国抓捕到“司法罗生门”
2025年3月,菲律宾政坛上演了一出堪比好莱坞大片的权力博弈。国际刑事法院(ICC)罕见松口,宣布考虑临时释放80岁的前总统杜特尔特,但马科斯政府却以“不承认ICC管辖权”为由强硬拒绝。这一戏剧性转折,将菲律宾推入了司法主权与政治清算的撕裂漩涡。
杜特尔特的逮捕现场
马科斯政府的态度堪称“自我打脸”——3月初,菲律宾出动数千警力配合ICC逮捕杜特尔特,甚至专门安排飞机将其押送海牙;如今却突然宣称“ICC对菲无司法权”。这种180度转变的背后,是马科斯支持率断崖式下跌至20%的残酷现实,而杜特尔特之女、副总统莎拉的支持率已突破50%。菲律宾参议院调查更揭露,逮捕程序既无国内法院背书,也涉嫌违宪,让这场“跨国司法合作”沦为笑柄。
菲律宾总统发言人:克莱尔,她曾表示马科斯对逮捕的事情“不知情”
二、司法双标:ICC的“选择性正义”遭全球质疑
ICC在此案中的操作堪称“司法行为艺术”。一方面,其援引《罗马规约》第60条,以杜特尔特年迈多病为由同意保释;另一方面,该机构对普京、内塔尼亚胡等大国领导人的通缉令却形同虚设。这种“捏软柿子”的双重标准,连中国外交部也公开质疑其“沦为殖民司法工具”。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杜特尔特律师团揭露ICC检察官办公室与菲律宾反对派存在资金往来,涉嫌构陷证据。而ICC主审法官将关键听证会推迟至9月,被外界解读为“骑虎难下的缓兵之计”。正如俄罗斯联合10国痛批:“这不是正义,而是新殖民主义闹剧。”
国际刑事法庭对内塔尼亚胡和加兰特发布逮捕令之后,伊朗人欢呼庆祝。
三、人道危机:80岁老人的“铁窗生日”
老杜远程出席庭审
在3月28日杜特尔特80岁生日当天,全球200多个城市的菲律宾人发起“归还老杜”运动。这位患有严重糖尿病的前总统,在海牙拘留所面临药物短缺困境,血糖值一度飙升至危险水平。其女儿莎拉打出亲情牌,直播讲述父亲“沉默的牺牲”,成功将政治对抗转化为全民共情。
更致命的是,菲律宾海外劳工发起“零汇款周”抗议,这对侨汇占GDP 9.4%的菲律宾经济堪称核打击。马科斯政府不得不出动坦克镇压棉兰老岛示威,却加剧了军方离心——7名军区司令公开拒绝执行镇压令。
杜特尔特的支持者聚集在海牙国际刑事法院附近要求“送老杜回来”
四、地缘博弈:中美菲三角暗战浮出水面
阿罗约在博鳌论坛演讲
前总统阿罗约在博鳌论坛的发言耐人寻味。她呼吁全球南方国家“借鉴中国道路,拒绝西方干预内政”,被视作对马科斯亲美政策的尖锐批评。事实上,马科斯逮捕杜特尔特的政治算计昭然若揭:既为削弱亲华势力,又欲转移对经济困局的批评。
中国在此事件中保持战略定力。尽管杜特尔特曾计划赴华就医,但中方明确表示“不干涉他国内政”,反而让某些势力“碰瓷中国”的图谋落空。而美国防长紧急访菲秀同盟,却被解读为对马科斯政权不稳的焦虑。
五、未来赌局:中期选举前的生死时速
马尼拉街头选举广告
距离5月中期选举仅剩月余,马科斯已陷入绝境:
民意反噬:杜特尔特家族借势组建“反马科斯联盟”,青年党支持率暴涨3%;
军方离心:南部军区放话“若老杜入狱或引发兵变”,7名司令拒接镇压令;
国际孤立:东盟9国集体沉默,菲律宾成地区“外交孤岛”。
分析认为,马科斯可能被迫“顺水推舟”同意保释,但杜特尔特手握“马科斯家族海外黑金账簿”的威胁,让这场博弈远未终结。正如菲律宾学者所言:“这不是司法审判,而是家族王朝的生死擂台。”
结语
杜特尔特的牢狱之困,撕开了后殖民时代国际司法的伪善面纱,也暴露了小国政治强人的脆弱性。当司法沦为权力工具,当亲情化作政治炮弹,菲律宾的民主之殇,或许正是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镜鉴。
来源:国际上那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