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这时,一排由十多辆豪华轿车构成的车队猛地停在了老太太的跟前,着实让老太太惊了一下:“哎哟,你们这是来干啥的啊?”
1992年,在台湾的街道上,有位74岁的老奶奶,满脸迷茫地在路上走来走去,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一排由十多辆豪华轿车构成的车队猛地停在了老太太的跟前,着实让老太太惊了一下:“哎哟,你们这是来干啥的啊?”
从前面那辆轿车上,下来一位身着西装的男士,他礼貌地问道:“请问,您是陈赓将军的爱人吗?能否麻烦您随我们走一趟?”
听到这番话,老太太犯起了嘀咕:“这么多车摆在这儿,你让我到底坐哪一辆好呢?”
1992年,陈赓将军的夫人究竟为何踏上了前往台湾的旅程?并且,那列队相迎的高级轿车车队,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意图呢?
【陈赓与两任夫人】
1903年诞生的陈赓,绝对是共产党将领里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人物,他为新中国的诞生贡献了自己的巨大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战场上英勇果敢的陈赓,在处理个人情感时也显得非常爽快,在他58载的人生历程中,共收获了两段美满的婚姻。
1927年,当全国代表大会第五次召开之际,陈赓在会上邂逅了一位名叫王根英的女士,这也成为了他的第一段婚姻的开端。
王根英于1906年诞生,仅比陈赓小三岁,同样是一位满怀革命热情的志士。自幼年起,她便对新潮思想有所接触,到了1925年以后,王根英光荣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在这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王根英作为上海沪东区委女工部的负责人,是肩负着上海工人的期望与重托前来参加的。
陈赓以前就曾耳闻王根英的大名,心里一直盼着能与这位出色的女性见面交流。
不过让陈赓惊讶的是,在大会上瞧见年轻貌美的王根英时,他竟看得出了神,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心里明白过来,这怕是头一回心动了。
意识到自己对王根英的心意后,陈赓果断行动,立刻就对王根英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他就像回到纯真的小学时代,给王根英递起了小纸条。
陈赓那时候已经颇有名气,王根英之前也一直视他为心目中的英雄。但这次陈赓在会上给她传小纸条的做法,却让王根英觉得自己从前真是看错了眼:“这陈赓哪像个英雄,简直就是个轻浮的人!”
随后,王根英把陈赓写的那些纸条全都贴到了墙上,让大家都知道了陈赓所做的事情。
但陈赓并未在意,王根英贴上去一张,他便又重写一张。
一幅接一幅,没想到最终把一整面墙都给贴满了。
到了这个地步,王根英被陈赓的真心所触动,心里明白陈赓对自己是动了真格的。只是自己以前对陈赓太过冷淡,让她一时间不好意思接受陈赓的温情。
面对这样的状况,陈赓别无选择,只好求助于周总理和邓颖超,让他们帮忙牵线搭桥,让自己能与王根英走到一起。
在周总理与邓颖超夫人的帮助下,陈赓的终身大事迅速得到了圆满解决,大会结束后,他们两人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尽管他们俩情深意重,但因为接下来几年战事频频,一直没能有机会长时间相聚。
直到1939年,王根英在八路军的一所干部培训学校里担任教职时,不幸遭遇了日军的突袭,结果这位年仅32岁的英勇女性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陈赓深受王根英牺牲的沉痛影响,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因此消沉了许久。直到后来,他在抗大文艺团邂逅了傅涯,也就是他后来的第二任妻子,状态才慢慢好转。
【将军与战士】
陈赓和傅涯的初次邂逅,要追溯到1940年他在山西休养身体的那段日子。
那时,陈赓早已是我党内声名显赫的军事将领,性格中带着几分浪漫的他,在休养身体的日子里,特别乐意分享自己在战场上的所见所闻。
尽管陈赓所叙述的都是亲身经历的事情,然而在山西,不论男女同志,在聆听他的故事后,都对陈赓充满了敬仰之情,其中也不乏文艺团里的傅涯。
刚开始,傅涯对陈赓并没有特别的感受,只是把他当作一位了不起的英雄来敬仰。直到有一天,在演出时去取道具的途中,她意外地碰见了前来欣赏演出的陈赓。
演出尚未拉开帷幕之时,陈赓正与几位同伴分享着战场上的往事,使得傅涯听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其中。
在拿取道具的过程中,陈赓再次细心地给予了她帮助,这让傅涯心里久久不能安宁,似乎除了对陈赓深深的敬仰,心里又悄悄萌生出了别样的情感。
过了好几年,傅涯才恍然大悟,那次去拿道具时偶然碰到陈赓,原来是抗大的训练部长王智涛暗中牵线,想让他们俩走到一起。
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傅涯此刻都已深深记住了陈赓将军,难以忘怀。
每当有空的时候,她就会到陈赓将军那儿,聆听将军讲述往事,并且和陈赓将军一同畅想革命的美好未来。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陈赓渐渐对志趣相投的傅涯心生爱意,于是毫不犹豫地向傅涯坦露了心迹。
那时候,傅涯由于家中父母已为她物色好了未婚夫,因此在面对陈赓的倾慕时,心中充满了迟疑。
这位未婚夫同样年轻有为,尽管他不是共产党员的身份,但在科研领域有着一席之地,并且他还是傅涯的亲表哥。
陈赓知晓此事后,对傅涯表达了体谅之情,他对傅涯说道:“你无需急着对我的追求给予答复,就如同你有未婚夫在身一样,我也曾发誓要为我的前妻守丧三年。你现在还年轻,我们可以等到这三年期满后再做决定。”
与此同时,陈赓也对傅涯提出建议,身为共产党员,尽管现在流行自由恋爱,但仍需兼顾政治因素,或许可以考虑介绍傅涯的表哥加入共产党。
采纳了陈赓的意见,傅涯动手给表哥写了封信,诚邀他加入党的队伍,到延安一同投身革命事业。可没想到,傅涯收到的表哥回信,却让她心里凉了半截。
在傅涯表哥的眼中,当时的共产党似乎并不被看好,他认为参加革命并非明智之举,反倒是加入国民党更为稳妥。
看到表哥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私利,傅涯便打消了与表哥继续下去的念头,和父母商量一番后,解除了和表哥的婚约,接着一门心思扑在了工作上,这一投入就是整整三年。
三年时光匆匆流逝,陈赓将军对亡妻的缅怀渐渐告一段落,与此同时,傅涯也调整好了心态,两人自然而然地相互靠近,携手同行。
【思念】
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间,国内形势慢慢变得清晰,陈赓和傅涯之间的关系也日益深厚。直到新中国诞生的那一刻,陈赓被授予开国大将的荣誉,战争的风云散去后,他们终于能安心地共度美好时光。
然而世事难料,幸福时光匆匆流逝,没过几年,陈赓便因早年战争遗留的创伤,在1961年不幸离世。
那时候,傅涯年仅43岁,老公走后,她独自一人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不少人都劝傅涯另寻良伴,然而傅涯心里始终装着陈赓将军,就这样,她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孩子们拉扯大了。
那段时间,傅涯过得有多么艰难,想必大家都能想象得到。然而,为了她心爱的丈夫,为了她宝贝的孩子,她硬是咬紧牙关,挺过了那些不易的日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陆续长大成人,傅涯肩上的重担渐渐卸了下来。而她,也早已从当年青春靓丽的模样,转变成了一位六十岁的老奶奶。
年纪大了,人们总会不时地回想起往事。傅涯也是如此,除了时常想念已故的丈夫陈赓,她还会想起从前的亲人,不论是亲妹妹还是爸爸妈妈。
在孩子们的协助下,傅涯费尽周折终于与远在美国的妹妹取得了联系。几十年过去了,当姐妹俩再次相见时,尽管模样已不复当年,但她们心中的那份亲情依旧深厚如初。
和妹妹叙旧一番,谈及近几年的各自经历后,她向傅涯透露:“几年前,爸妈在台湾相继过世,临终前他们都表达了想要回到大陆的愿望。”
得知这消息后,傅涯眼泪止不住地流,尽管她从不后悔自己投身革命的一生,也不觉得在为国家奉献上有所欠缺,然而一想到年迈的父母,她心里总觉得有些对不起他们。
树想静止可风却不停,子女想赡养父母可他们已不在。既然生前无法好好孝顺父母,那也得尽力去实现他们离世后的心愿。
随后,傅涯联系了妹妹,打算在台湾相聚,一同去祭奠逝去的双亲。
由于那时大陆与台湾间尚存分歧,且傅涯还需忙于整理丈夫的手稿与日记,故而此事就被暂时放下了。
直到1992年,傅涯把陈赓的遗物都整理妥当后,由于大陆和台湾的交流也重新建立起来了,她终于在孩子们的陪伴下,坐上了飞往台湾的航班。
刚踏出机舱门,傅涯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排由十多辆汽车构成的车队在机场前静静等候。他好奇地转头问孩子们:“这次跟咱们一块儿的,难道还有啥了不起的大人物?”
当孩子们都一头雾水的时候,一辆领头轿车门打开,走出一位身着西服的男士。
他迈步至傅涯跟前,朝傅涯恭敬地弯下腰行礼:“请问,您就是陈赓将军的爱人傅涯女士吧?我们是专门来接您回去的。”
没想到,这些人是傅涯的兄弟姐妹特地安排来接她的。
在车队的引领下,傅涯终于与多年未见的亲人重逢,他们一起回忆起了往昔岁月,并且在亲人的陪同下,前往祭拜了已故的双亲。
但让人感到不解的是,身为共产党员的傅涯,为何她的亲属全都在台湾生活?甚至还能组织起这样大规模的欢迎队伍呢?
【千金小姐与革命战士】
傅涯于1918年来到这个世界,跟许多同代人不一样,他出身于一个富足的家庭里。
傅涯的爸爸曾在浙江一位国民党大员的宅邸中担任幕僚,专为高官们运筹帷幄。至于傅涯的妈妈,她则是浙江某个富商家庭的掌上明珠。
在那个年代,像这样由两位成员构成的家庭,生活条件可以说是相当优渥。
同时,傅涯的父亲特别看重对孩子们的教育。身为饱学之士,他阅历丰富,深知在那个年代,读书对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傅涯和他的兄弟姐妹们从小就把四书五经六艺等学问学得滚瓜烂熟。
与此同时,傅涯与她的兄长傅森在学习过程中,邂逅了前卫的思想观念,这些新思想激发了他们对革命事业的热情。
1937年,年仅19岁的傅涯,在哥哥傅森的带领下,踏上了前往延安的旅程,并加入了共产党的行列。
傅涯和她哥哥的家庭背景并未阻碍他们在革命道路上的步伐,但却差点儿让傅涯与陈赓的爱情故事没能顺利展开。
1942年,陈赓和傅涯确定了彼此的关系,随后向组织提出了想要结婚的申请。然而,由于傅涯父亲的背景原因,组织拒绝了陈赓的结婚请求。
陈赓当时心里十分难过,他深知傅涯兄妹俩对革命的那份纯真热情,就像清水一样透明,跟国民党反动派完全是两码事。
然而,尽管陈赓当时地位显赫,他却不能因个人情感而擅自改动组织的调查结果,同时,也无法将这一结果透露给傅涯知晓。
没办法之下,陈赓只好去找他的老朋友小平同志聊聊心里的苦水:“你瞧瞧,我祖父当年也是个军阀头子,要按反动派来算的话,那我不得比傅涯同志还让人起疑心吗?”
小平同志在听完陈赓的讲述后,心里很同情陈赓的遭遇,随即他去找了刘伯承元帅,想让刘伯承元帅伸出援手。
刘伯承元帅对陈赓和傅涯的事儿早有耳闻,尽管傅涯出身不凡,他却对这位年轻女同志赞赏有加。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再次审核通过了陈赓的结婚申请,促成了陈赓和傅涯的美满婚姻。
婚后,傅涯了解到自己的身世背景,便主动跟父母断了往来,只在每年春节时,给家里寄上一封家书。
当日军铁蹄踏入浙江地区,迫使傅涯的父母不得不逃往台湾避难之时,傅涯依然与父母保持着联系,并且还曾说,待到抗日战争胜利之日,定要前往台湾探望双亲。
然而,抗日战争落幕不久,蒋介石又引发了解放战争,最终因解放战争失利而逃亡台湾,这使得傅涯彻底与家人失去了联络。
还好时光慢慢流逝,最终傅涯得以在双亲的墓碑前点燃一炷香,总算是弥补了自己心中的那份遗憾。
傅涯整个人生都致力于革命事业,她对国家的热爱并不受自己出身背景的影响。
要说的一点是,傅涯深知丈夫陈赓心里一直有着前妻王根英的位置,因此在2010年1月她离世之际,特别告诉孩子们,别让她和陈赓合葬在一起。
傅涯身上体现的革命精神,既是对国家毫无保留的奉献,也是对自己抱持的那份淡然态度,让人由衷地感到敬佩。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