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9日晚7时15分,终南山的暮色中传来一声叹息——青年古琴演奏家王伟因病离世,年仅四十余岁。这位曾以一曲《高山》让吴奇隆屏息凝神的琴者,生命戛然而止,唯留琴弦上未散的余韵。
2025年3月29日晚7时15分,终南山的暮色中传来一声叹息——青年古琴演奏家王伟因病离世,年仅四十余岁。这位曾以一曲《高山》让吴奇隆屏息凝神的琴者,生命戛然而止,唯留琴弦上未散的余韵。
据其弟子透露,王伟临终前仍在病榻上以指代弦,默弹《流水》,直至手指无力垂下。
时间倒回2023年,浙江卫视《追星星的人》镜头里,华山之巅云雾缭绕。一袭素衣的王伟盘坐于"华山论剑"石碑旁,指尖轻拨,古琴苍劲的音色穿透山风。围坐的明星们敛声静气,吴奇隆甚至举起手机记录这一刻。
彼时无人想到,这段影像会成为王伟留给公众的最后舞台剪影。节目播出后,这段表演引发网络热议,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千万。
甘肃天水秦安的黄土坡上,幼年的王伟在父亲收藏的旧琴谱里初识宫商角徵。陕西师范大学的音乐系统训练,为他打下根基,但真正塑造其琴魂的,是终南山的松涛与梵呗。
毕业后,他拒绝商业演出邀约,隐居终南整理古谱,将《永寿庵》的晨钟、《进终南》的磬音化入丝弦。其师曾评价:"此子琴声中自带山岚之气,实属难得。"
王伟的社交账号停更于2024年12月26日,最后一条动态里,终南山的雪覆满琴台。这位身兼陕艺职院教师、长安大学民乐团指挥的艺术家,始终保持着僧侣般的作息:清晨采露调弦,深夜对月校音。
他创立的明德琴社不设门槛,樵夫、学者皆可来听琴,只因他坚信"琴道在野"。有学员回忆,王伟教学时常说:"弹琴时要把自己当成山间的一株草,随风而动,随性而发。"
尽管被央视多次报道,王伟最珍视的却是终南山脚的老农评价:"这调调像咱秦腔的苦音。"他耗时五年采集民间唢呐、皮影戏的韵律,改编成古琴曲《圣香引》。凤凰卫视跟拍他时,发现其书架上《广陵散》谱本旁竟摞着《陕北民歌集》。
制作人感叹:"他弹的是古琴,心里装的却是民间最质朴的声音。"
病重期间,王伟仍坚持每周为终南山下的乡村孩子义务授课。学生们回忆,他总说:"琴不是弹给懂的人听,是弹给天地听。"弥留之际,他嘱托弟子将其珍藏的宋代古琴谱捐赠给国家图书馆,并留下遗愿:"莫办追悼会,请把我的骨灰撒在终南山,让琴声随风去。
"据悉,这些珍贵谱本中包含多首濒临失传的古曲,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3月31日,弥陀寺的钟声将送别这位"当代琴僧"。没有追光灯与花海,只有他生前修复的唐代"枯木龙吟"琴静置案头——弦已松,声未绝。
正如网友所言:"先生把琴弹给了山听,山便替他永远记得。"终南山护林员说,这几日常闻山谷中有琴声回荡,或许是山风,又或许是大山在替这位知音继续弹奏。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