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家门口的好学校”扩面提质,擘画教育发展新图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8 11:23 1

摘要: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面向未来的崇高事业。近年来,常州市金坛区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显著增强,教学氛围日益浓厚,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面向未来的崇高事业。近年来,常州市金坛区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显著增强,教学氛围日益浓厚,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

优化资源布局 拓展城乡教育发展新空间

今年9月,金坛区多所新建、改扩建学校集中投入使用,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汇贤中学新校区于2024年12月竣工,坐落于金坛大道南侧,涵盖教学楼、综合楼、食堂及风雨操场,办学规模为14轨42班,新增学位2100个,新校区于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学校以“有爱汇贤,幸福家园”为理念,配备20余个多功能教室和图书馆,营造出浓厚的育人氛围。

金坛区第一中学借助暑期对教学楼、艺体楼等全面翻新,优化停车场与景观环境,系统升级老旧设施。改造后新增15个班级、825个学位,校园功能与环境实现质的飞跃。河头实验学校由原河头中学与小学合并而成,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此次改扩建涵盖外立面翻新、管网改造及场地重建等。学校秉持“河润童心,实验致远”的育人理念,推动中小学段深度融合,突出阅读与篮球办学特色,致力打造老百姓信赖的优质教育基地。此外,金坛区还通过有序整合小规模学校和幼儿园办学资源,积极推进朱林镇中心幼儿园、华罗庚实验学校尧塘分校移址新建等项目,持续推动一批“家门口的好学校”扩面提质,为金坛区学子提供更加优质、更加温暖的健康成长环境。

深化教育改革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今年5月,金坛区举办新教育实验年度叙事汇暨名校长主题研讨活动,全区10名优秀教师生动分享探索心得,呈现新教育实验在课堂中的实践成果。6位名校长围绕“团队、使命、赋能”展开深度对话,从学科融合、AI赋能到家校协同,全方位擘画新教育实验团队建设蓝图。

自2024年金坛区启动新教育实验以来,依托新教育实验研究中心、新教育实验名校长工作室两个平台,推进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构筑理想课堂、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六大行动”,目前已形成一批富有金坛特色的新教育实验行动或项目。同时,金坛区积极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组建华罗庚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等5个优质品牌集团,形成一体化办学、城乡共建等多样化办学形式。此外,金坛区探索推进“区管校聘”机制,2024年527名教师参与交流轮岗,骨干教师占比37%,不断建强教师队伍。日前,金坛区成功通过2024年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认定。

聚焦内涵建设 实现教育品质新跨越

教育品质的全面提升,不仅意味着优质教育资源广泛覆盖,更体现在校园管理的规范化与精细化管理。近年来,金坛区教育局将精细化管理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强化目标制定、督查评价与问责机制,将精细化理念融入学校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切实推动办学品质的整体跃升。

与此同时,金坛区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积极构建支撑地方产业发展的人才“蓄水池”,持续丰富教育内涵。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纺织服装赛道中,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的陈瑞涵、刘芳婷、施青文三位同学凭借精湛技艺和出色表现,勇夺金牌,充分展现了金坛区职业教育的扎实成效。

学校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理念,投入专项经费升级实训条件,引入本地龙头企业最新工艺,构建起“赛场—课堂—企业”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此外,学校紧密对接地区“五新产业”发展需求,通过现代学徒制、订单班、产业学院及国际合作等多形式协同,近三年累计为地方输送技术技能人才3000余名,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后续,金坛区将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具活力的现代教育体系,奋力书写人民满意、社会认可、面向未来的教育新篇章。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