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养生三诀:世人每日只需五分钟,即可平衡气血,通络筋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05:29 1

摘要:注意:本文据资料改编,情节虚构,人物、地点、事件皆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配图仅辅助叙事,旨在弘扬正义、杜绝犯罪。文章出处:《道教养生经》《道藏·太上养生三要》

注意:本文据资料改编,情节虚构,人物、地点、事件皆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

配图仅辅助叙事,旨在弘扬正义、杜绝犯罪。

文章出处:《道教养生经》《道藏·太上养生三要》

太上老君,道教尊称为"道德天尊",乃道家始祖老子的神化身份。

古籍记载他活了三千六百岁,骑青牛西去,留下五千言《道德经》,开创了道家养生之术。

道家养生讲究调和阴阳、平衡气血、通络筋骨,其中有许多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传太上老君曾为世人总结出三诀养生法,每日只需五分钟,便可达到"平衡气血,通络筋骨"的效果。

这三诀被历代道士视为养生瑰宝,秘不外传。

这三诀到底是什么呢?

为何短短五分钟就能有如此神效?

话说唐朝贞观年间,有位年轻道士叫徐清微。他自小体弱,虽然拜入青城山师门修行,可常年咳喘,脸色发青,精神不济。

一日,他爬山采药,不慎跌入山涧,昏迷不醒。徐清微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间简朴的茅屋里。

屋内飘着一股奇异的香气,让他感到全身舒畅。一位白发老翁坐在床边,须眉如雪,眉目慈祥,正拿着扇子轻轻摇着。

"孩子,总算醒了。"

老翁说道,声音如同山间流水,清脆悦耳。徐清微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却被老翁按住。

"别动,你伤得不轻。"

老翁笑着说,"我见你跌入山涧,就把你救了回来。"

"多谢老翁救命之恩。"徐清微微微拱手,"不知老翁尊姓大名?"

老翁摆摆手,"山野村夫,没啥名头。你既是修道之人,该知道名字不过是世间虚妄。"

徐清微躺在床上,忽然感到一阵剧烈咳嗽袭来。

他捂着胸口,脸色发白,咳得上气不接下气。老翁见状,立即取出一个小瓶,倒出一粒黑色药丸给徐清微服下。

片刻后,徐清微感到咳嗽减轻了不少。

"看你这样子,定是从小体弱,肺腑有寒,气血不畅。"

老翁摸着胡子说道,"你修道几年了?"

"七年了。"徐清微回答。

“七年还是这副样子?"老翁笑着摇头,"看来你师父没教你养生之法啊。"

徐清微有些不好意思,"师父教了不少丹法和道术,可我资质愚钝,又体弱多病,进境甚慢。"

老翁叹了口气,"修道之人,先要固本培元,强身健体。

身体都顾不上,何谈修行?今日有缘,我就传你三诀,每日只消五分钟,坚持下来,定能改变体质。"

徐清微大喜,立即从床上爬起来,跪地叩头。"

还请老翁传授,弟子必定勤加修习,不敢怠慢。"

老翁扶起徐清微,"这第一诀,叫'运吐纳'。"

老翁随即示范:"双掌交叠放在小腹,静坐片刻,待心神稍定,然后缓缓吸气,想象清气从头顶百会穴入,经过泥丸宫,沿督脉而下,至尾闾穴,再沿任脉而上,经过气海、关元、中脘等穴,最后回到丹田。

呼气时,想象浊气从口鼻排出。

如此三次,便是一个周天。"

徐清微按照老翁所说试了一遍,刚开始有些不适应,但渐渐地,他感到一股暖流在体内流动,十分舒服。

"好,这就对了。"

老翁点点头,"第二诀,叫'振精神'。"

老翁正了正身子,"先站立,两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然后双手慢慢上举过头,掌心向上,吸气;接着双手向两侧张开,掌心向下,呼气;再双手回到身体两侧,掌心向内,吸气;最后双手回到初始位置,掌心向下,呼气。

如此反复三次。"

徐清微跟着做了一遍,发现动作虽简单,但做完后浑身轻松,仿佛精神都振奋了不少。

"这两诀看似简单,却是道家养生的精华所在。"

老翁解释道,"第一诀'运吐纳'主要是调节气息,引导真气在体内运行,打通任督二脉。

长期坚持,能固本培元,增强体质。

第二诀'振精神'则是活动筋骨,振奋精神,让精气神合一。两诀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徐清微连连点头,心生敬佩。

他想到自己修行多年,却从未听说过如此简单实用的养生诀窍。

"老翁所传实在是玄妙无比,可这不是说有三诀吗?第三诀又是什么?"徐清微好奇地问道。

老翁看着徐清微渴望的眼神,忽然叹了口气。"

这第三诀关乎性命双修,是三诀中最重要的一诀。
不仅能与前两诀相辅相成,更能直达心神,触及灵魂深处,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没有它,前两诀的效果只有三分。

只有三诀齐练,才能真正达到平衡气血,通络筋骨的效果。"

徐清微好奇心更盛,"还请老翁传授第三诀!"

老翁目光如炬地看着徐清微,缓缓道来:

"这第三诀名为......"

"这第三诀名为'安神明'。"

老翁目光炯炯地看着徐清微,"前两诀调和气血、活络筋骨,这第三诀则是安定心神、启迪智慧。"

老翁闭上眼睛,似乎陷入了深沉的禅定之中。

半晌,他睁开眼睛,开始讲解。

"先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可坐可卧,放松全身。

然后闭上眼睛,用心观想月光如水,洒在全身上下。

接着用心感受月华之气从百会穴缓缓渗入体内,流遍全身经络,最后汇聚于泥丸宫。"

徐清微认真记下每一个细节,试着闭上眼睛,按照老翁所说进行观想。

随着心神渐渐放松,他仿佛真的感受到了清凉的月光笼罩着自己,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安详在心中蔓延。

"好,就是这种感觉。"

老翁满意地点点头,"这'安神明'诀讲究的是心境安宁,神思清明。

人之所以生病,往往是因为心神不宁,思虑过多。

此诀能安抚心神,清理杂念,让人保持平和清静的心态。

心安则身安,身安则百病不生。"

徐清微若有所悟,"是不是和庄子所说的'心斋'有些相似?"

老翁欣慰地笑了,"不错,你有慧根。

庄子所言'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确实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安神明'更强调的是通过心神与天地自然之气的沟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徐清微细细体会着这种全新的感受,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前两诀都是有具体动作的,为何这第三诀只是静坐观想?"

"动静结合,方为道家养生之大道。"

老翁解释道,"前两诀偏动,主要作用于形体;此诀偏静,主要作用于心神。

动静相济,形神兼修,才能达到真正的养生境界。

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

徐清微恍然大悟,"三诀合一,动静结合,外练筋骨皮,内养精气神,果然玄妙。"

老翁点点头,"这三诀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道家养生的精髓。

每日坚持五分钟,绝不勉强,日久自见功效。

记住,养生之道贵在坚持,不在猛烈。"

接下来的日子,徐清微按照老翁传授的三诀,日日修习。

神奇的是,不到三个月,他的身体竟完全恢复了健康。

不仅咳喘全无,而且精神焕发,连道法的修习也事半功倍。

一年后的某一天,徐清微忽然想起一件事情。

他回到当初那个茅屋,想要拜谢恩师,却发现茅屋早已消失无踪,只剩下一片空地,上面长满了野草。

徐清微心中一惊,这才想起过去一年多来,老翁从未透露过自己的姓名。

他隐约记得老翁那白发如雪的样子,还有那深邃的目光,与自己听闻的太上老君的形象何其相似。

徐清微顿时恍然大悟,跪地叩首,向空中行了最高的大礼。

后来,徐清微将这三诀整理成册,取名《太上养生三诀》,在民间广为流传。

他经常对后人说:"老君传我三诀,看似简单,实则玄妙。

养生之道,不在繁复,而在于恰到好处的简单与坚持。"

《太上老君养生三诀》从此成为道家养生的重要法门,被历代修道者奉为至宝。

这三诀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安神养性,对于促进心身健康,延年益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来源:健康仁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