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6日,“万物共生大讲堂”全国科普月特别活动在国家植物园科普馆放映厅启动。作为中国科协科普教育基地联合行动重点活动,该活动的系列讲座每周六举办一场,将持续至9月27日。同期,国家植物园还推出“生活里的植物”系列活动,形成以“万物共生,植系生活”为主题的科普联
央广网北京9月7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9月6日,“万物共生大讲堂”全国科普月特别活动在国家植物园科普馆放映厅启动。作为中国科协科普教育基地联合行动重点活动,该活动的系列讲座每周六举办一场,将持续至9月27日。同期,国家植物园还推出“生活里的植物”系列活动,形成以“万物共生,植系生活”为主题的科普联动,为公众呈现一场科学盛宴。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本次活动特邀四位国内权威科学家与科普专家,通过跨学科视角揭示自然界的共生智慧。中国气象局科普专家戴云伟将主讲《植物的语言—农时与气候变化》,解读植物作为“气候记录者”的独特价值;北京天文馆副馆长齐锐带来《星星一闪万物生》,探索宇宙星辰与地球生命的奇妙联系;国家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夏晓飞通过《看不见的世界》,带领观众认识微观生态系统的精妙平衡;北京师范大学邓文洪教授将以《我和猛禽的故事》为题,结合其多年研究成果,讲述鸟类社会等级的严谨性,展现动物世界的神奇之处,揭示猛禽作为生态系统关键类群对生物群落的调控作用,从而引发人们对动物保护与自然敬畏的思考。
国家植物园管委会主任、大讲堂创始人贺然表示,植物园不只是“植物的避难所”,更是人与自然对话的课堂,科普工作就是这堂课的“教科书”和“传声筒”。创建“万物共生大讲堂”的初衷是要为科学家和公众搭建桥梁,把“与自然共生、与万物共融”的五千年中华文明精神特质传播好,把生态文明思想宣传好,推动全民生物多样性素养的提升。
项目负责人陈红岩介绍,3年来,已累计邀请6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开展87场讲座,成功入选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品牌活动培育试点项目”,制作的20集视频课程被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平台全数收录,先后荣获“典赞·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2024年全国科普日暨北京科学嘉年华优秀活动”等多项荣誉。
来源:玩转影视新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