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普生物,实力允许勃勃野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1 09:32 1

摘要:乐普生物虽是年轻的Biotech,但产品管线并不单薄。2018年成立之后,便通过“并购+引进”,收购了泰州翰中及泰州奥科、上海美雅珂,将PD-1、ADC等核心管线收入麾下,并从CG Oncology引进溶瘤病毒形成第3个业务支柱。

乐普生物虽是年轻的Biotech,但产品管线并不单薄。2018年成立之后,便通过“并购+引进”,收购了泰州翰中及泰州奥科、上海美雅珂,将PD-1、ADC等核心管线收入麾下,并从CG Oncology引进溶瘤病毒形成第3个业务支柱。

7年间,乐普生物完成了首款产品的商业化,成功登陆港交所,并搭建了集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一体化产业平台。过去的2024年,亏损持平,现金等价物为4.26亿元与年初持平。

对于Biotech的未来,视角看得要远。好在乐普生物的兑现不会让人等待太久——第2款重磅产品MRG003距离上市只差临门一脚。在即将达到来的ASCO年会上,MRG003在晚期鼻咽癌的III期数据成功入选BLA,并做口头报告,吊足胃口。

在乐普生物的构想中,2025年有望实现经营性现金流打平,以及EBITDA为正。我们可以听到,号角声已要响起,这家年轻的Biotech正在蓄势待发。

1、破局“独木难支”

根据2024年业绩报,乐普生物全年收入3.67亿元,其中82%均是由单品PD-1抑制剂普特利单抗所贡献,其余6%来自于CMG901的BD收入,12%来自于CDMO收入。

虽然普特利单抗同比增长了300%,但其依赖单一产品的收入模式在PD-(L)1红海竞争的背景下仍然颇有风险。

普特利单抗于2022年开始商业化,目前获批适应症有MSI-H/dMMR不可切除/转移性黑色素瘤;MSI-H/dMMR结直肠癌和实体瘤,均为2L治疗。与此同时,乐普生物还在将其向上述领域的前线推进——已启动在结直肠癌和黑色素瘤的III期研究,带来一定增量空间。

虽然PD-(L)1已陈词滥调,但普特利单抗基石的角色无可撼动。首先,乐普生物跑通了商业化全流程,提供收入支撑,目前乐普生物已通过各种销售渠道覆盖中国约81个城市;其次,为ADC,溶瘤病毒联用打好基础,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及适应症拓展。

联合疗法,正是乐普生物的优势所在。目前普特利单抗+伊立替康2L胃癌适应症的III期入组进行中;普特利单抗+MRG003(EGFR ADC)治疗实体瘤的I/II期研究已完成I期;普特利单抗+MRG002(HER2 ADC)联合治疗HER2表达实体瘤的II期试验已读出积极结果;普特利单抗+CG0070(溶瘤病毒)治疗BCG无应答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I期试验已获得国内IND批准。

普特利单抗的收入还会增长。但更大的重头戏还应看MRG003。

MRG003是一款全球领先的EGFR ADC。然而由于注册文件的问题,乐普生物于今年3月重新提交2L+鼻咽癌的NDA,目前已获受理进行优先审批中,有望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上市。这一波折推迟了MRG003的商业化进程。

在晚期鼻咽癌的IIa期中,MRG003的总体ORR为47.7%,DCR为79.0%。免疫治疗2L+的ORR一般在20%-30%左右,由此可见得MRG003的突出疗效。

除了鼻咽癌,MRG003还处于头颈癌的关键III期研究中,目前已经入组了2/3患者,预计明年提交NDA。在乐普生物的构想中,先用单药突破2L+治疗缺口成功上市,而后通过联用普特利单抗冲往更前线。

在II期部分,既往1L标准治疗失败的30例晚期鼻咽癌患者接受了MRG003+普特利单抗联用治疗,至此ORR和DCR分别达到66.7%和93.3%,相比单药更上一层。乐普生物预计今年将会推进到III期临床,以作为附条件批准的确证性临床研究。对于头颈癌的1L,目前正在进行联合疗法的II期临床探索,预计今年ESMO大会上可有初步数据公布。

除了自有管线的商业化,乐普生物实现“低调上岸”的第2要素是BD。目前其已有两款药物实现了海外授权,分别为CMG901(CLDN18.2 ADC)和MRG007(消化道癌ADC)。

CMG901于2023年被许可给AZ,2024年为乐普生物贡献了2200万美元许可收入,主要为里程碑付款。展望2025年,年初乐普生物授予ArriVent大中华区以外的MRG007的全球独家许可,获得47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该药物预计今年上半年提交首个IND申请,初步开发重点为结直肠癌、胰腺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

这些BD合作代表了海外买家对乐普生物的技术平台的认可,凭借差异化的管线特色,以及全球领先的进度,海外BD还将有机会持续发力。

在收入的第3个构成板块CDMO中,根据业绩报,目前上海生物科技园的建设已竣工,研发中心已投入使用,可进一步提高乐普生物开展临床前、质量控制以及CMC研究活动的能力。

2、3个梯度,跃迁进行时

如果说这是一场战役,前锋小队和第一梯队将士已就位,第2梯队即是当下正处于或即将进入注册临床的分子。

MRG002(HER2 ADC)在国内的策略重点是2L+乳腺癌。目前乐普生物已在国内完成HER2高表达乳腺癌肝转II期关键临床试验,结果显示ORR和DCR分别为60.8%及86.3%,mPFS为8.6月,mDoR为9.4月。目前,MRG002正处于III期阶段,入组已经达到70%。

即将进入关键临床的有2款分子,分别为MRG004A(TF ADC)和CG0070(溶瘤病毒)。

首先对于MRG004A,针对的TF靶点在研者很少,目前只有一款TF ADC维替索妥尤单抗(Tivdak)获批上市。国内3月,再鼎宣布Tivdak的国内上市申请已获得NMPA受理,用于2L+宫颈癌。

MRG004A在I期临床中,观察到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尤其是在胰腺癌队列中,12例可评估患者的ORR和DCR分别达到了33.3%和83.3%;且在TF≥50%高表达的经治胰腺癌患者中,ORR和DCR更是高达80%和100%。

因此,在去年3月,MRG004A获得了FDA授予FTD,用于经治的复发/难治性胰腺癌。目前MRG004A正在进行I期剂量拓展,在胰腺癌上进行了扩组和剂量优化,根据乐普生物,MRG004A有望今年推进到关键注册临床阶段。

CG0070则是一款治疗经BCG无应答膀胱癌的溶瘤病毒,由公司从CG Oncology引入。在海外,CG Oncology正在开展MRCT III期试验,有望今年下半年进行美国的BLA申报;在国内,乐普生物已经完成国内I期PK桥接临床的患者入组,并在今年1月获得CDE授予BTD。

结合美国的III期数据和国内I期PK临床数据,CG0070有望与监管机构寻求到加快上市的路径。而在联合疗法方面,正如上文所说,其与普特利单抗联用刚获得IND批准。

到了第3梯队,则是更早期的临床候选分子。依托Hi-TOPi等技术平台,开发出了全球首创MRG006A(GPC-3 ADC),MRG007(ADC),分别针对肝癌,消化道肿瘤,肠癌等较大适应症;以及新一代T细胞激动性抗体CTM012也即将进入到中美IND申报。

简而言之,这3个产品梯度建设,跨步了乐普生物近几年的发展。第1梯度开始商业化,第2梯度进入III期验证;第3梯度临床早期探索。乐普生物正在扎实的一步步向前走。

3、总结与展望

乐普生物的营收问题本质上是创新药企在商业化早期阶段的典型挑战:单一产品依赖,管线进展不确定性、资金压力及市场竞争加剧。其破局关键在于加速MRG003等ADC产品的获批上市,并通过国际化合作与联合疗法拓展市场空间。等到核心管线顺利落地,叠加PD-1销售持续放量,乐普生物很快将会到达盈利拐点。

在几年前,乐普生物曾经制定了3个5年计划。在第一个5年,它完成了基础建设,包括团队建设,管线布局,商业化落地,融资搭建,是一个快速成长的阶段。如今第2阶段已将过半,乐普生物如期在轨道上迎来收获发展期,未来几年将陆续有产品上市。而在更远的第3阶段,乐普生物会通过更加创新,成长为国际化的Biopharma。我们也期待看到这一天。

1.ESMO ASIA 2024丨徐瑞华教授团队:MRG003与普特利单抗联用,解围R/M-NPC困境

2.乐普生物与ArriVent就创新型ADC MRG007订立独家许可协议--一款针对消化道癌的潜在同类最佳ADC

3.乐普生物2024年业绩报及业绩交流会

来源:药渡数据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