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话剧,为何折服了观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1 09:22 1

摘要:3月28日至29日,由包头市艺术剧院(内蒙古话剧院)打造的革命历史题材原创话剧《蒙藏学校》,在呼和浩特激情试演。

01

3月28日至29日,由包头市艺术剧院(内蒙古话剧院)打造的革命历史题材原创话剧《蒙藏学校》,在呼和浩特激情试演。

两天、两场,拥有1200多个座位的乌兰恰特大剧院,场场爆满。

每场演出,演员们精湛的演技,舞台上的灯光、音乐与布景,都将观众带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挥动着手中的五星红旗,与演职人员们集体合唱《我爱你中国》,久久不愿离去。

“演出非常震撼!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精湛的舞台表现,让我直观理解了‘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也感受到了革命精神和民族团结的力量。” 观众娜默热说。

图片来源:内蒙古日报

02

话剧《蒙藏学校》,为何折服了观众?

历史真实的多维重构。

话剧《蒙藏学校》,以北京蒙藏学校为故事背景,以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全剧讲述了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先驱在蒙藏学校播撒革命火种,向蒙古族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民族干部的光辉事迹。展现了荣耀先、多松年、云泽等蒙古族青年在革命思想熏陶下积极投身革命的过程。

为了还原历史细节,创作团队邀请连辑、黎继德、宋宝珍等专家进行创作研讨,赴乌兰夫故居、多松年纪念馆等革命遗址实地采风,并邀请党史专家对剧本进行多次修改,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同胞在革命征程中血脉相连的精神图谱。

为了让每个角色“精准”呈现,演员们不仅走访了革命遗址,还研读李大钊、邓中夏等革命家的相关著作,通过对人物细致入微地分析和演绎,努力让观众在具象场景中触摸历史温度。

……

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价值,在于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情境,为后人了解史实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源。

这,就是话剧《蒙藏学校》折服观众的第一个秘诀。

图片来源:内蒙古日报

多种艺术的完美呈现。

作为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重大主题文艺创作项目,话剧《蒙藏学校》的一大亮点就是融合多种艺术元素,采用多维度、多空间、多层次的戏剧表达,实现了一场跨越百年的时空对话。

在舞美设计上,巧妙地将民族特色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教室、街头、草原等多空间多场景无缝切换,充满民族特色的服饰、装饰等凸显出浓郁的文化特色,生动展现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片来源:内蒙古日报

在灯光运用上,通过明暗对比、色彩变化,渲染出紧张、激昂、悲壮、温馨等不同的情绪氛围,为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情感的表达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用。

在人物塑造上,剧中的革命青年以群像居多,但是每一位青年学生形象饱满立体,他们不是被符号化的革命者,而是有着鲜活个性、复杂情感的个体。

……

历史为根,美学为翼。将历史真相当作创作根系,用先锋美学重构精神图腾,方能让革命记忆在当代剧场中焕发永恒生命力。

这,就是话剧《蒙藏学校》折服观众的第二个秘诀。

艺术精品的匠心打造。

为了让这部历史剧更贴近现代观众、更符合时代潮流,创作团队下了一番苦功。

2023年10月,第一次在北京召开创作专家研讨会;

2023年12月,组织主创团队开展实地采风;

2024年3月,编剧完成初稿,经13次修改形成终稿;

2024年6月,开始现场排练并进行舞美、服装、音乐、多媒体等设计制作;

2024年10月,进行首次试演;

2025年3月,组织召开创作提升座谈会。

从剧本孵化到舞台呈现,虽然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经历了实地采风、查阅史料、反复提升和打磨剧情等诸多淬炼过程,背后是包头市艺术剧院(内蒙古话剧院)创作团队秉持用心、用情、用力的创作态度,是精益求精、坚守品质的匠心精神。

将严谨的创作态度、先锋的美学表达与时代精神深度融合,方能在舞台上铸就艺术精品。

这,就是话剧《蒙藏学校》折服观众的第三个秘诀。

03

“新中国就是一首诗,你们要写下去,要一代一代写下去……”剧中李大钊先生鼓励青年的这句话,如今已然照进现实。

一代代青年,书写着民族复兴的诗,也书写着文化繁荣兴盛的诗。

就内蒙古而言,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文化的种子深深扎根,历经风雨,茁壮成长。

细数过去一年,内蒙古文化领域以建设北疆文化为总抓手,实实在在下功夫,四面开花结硕果——

红山文化考古又有重大发现,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成功申遗,乌兰牧骑在北上广等25个省市巡演760多场,《骑兵》等文艺作品展演场场爆满,“北疆文化神州行”唱响全国……

中短篇小说《蓝天戈壁》等3部文学作品、1位翻译家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电视剧《父辈的荣耀》获“五个一工程”奖;102件美术作品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入选率在全国美术界位居前列……

今天,话剧《蒙藏学校》又以其对历史的尊重、对作品的雕琢、对艺术的追求,为打响北疆文化品牌进一步提供了强大助力。

期许未来,继续“开采”北疆文化这座“富矿”,让北疆文化更有知名度、更有吸引力,内蒙古信心满满!

来源:实践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