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碗热腾腾的手擀面端上桌,香气扑鼻,筋道爽滑,吃一口满嘴满足。这不是机器吐出来的流水线面条,而是家里人亲手揉、擀、切出来的心意。面食在中国人的饭桌上地位不低,但手擀面总能让人想起小时候,围着灶台看大人忙活的场景。
一碗热腾腾的手擀面端上桌,香气扑鼻,筋道爽滑,吃一口满嘴满足。这不是机器吐出来的流水线面条,而是家里人亲手揉、擀、切出来的心意。面食在中国人的饭桌上地位不低,但手擀面总能让人想起小时候,围着灶台看大人忙活的场景。
面食花样多,饺子、包子、馒头,哪样拿出来都能当主食。面条更是百变,刀削面、拉面、臊子面,数都数不过来。每种面条都有自己的粉丝,但手擀面不一样,它带着手工的温度。和面、擀面、切面,每一步都得靠手艺,吃到嘴里,满满的踏实感。
现在机器做面条又快又省事,饭馆里大多用机器面,效率高,成本低。可手擀面费时费力,生意人嫌麻烦,渐渐少见了。但在家里,手擀面还是王道。想吃啥卤子就搭啥卤子,荤的素的都行,干净卫生,没一点添加剂,吃的放心。
做手擀面不难,但得有点耐心。拿300克面粉,够三个人吃。打一个鸡蛋,撒3克盐,盐能让面团更有嚼劲。慢慢加80克水,少量多次,和成偏硬的面团,这样擀出来的面条才筋道。
面团揉光滑后,盖上保鲜膜,晾半小时。醒面不是偷懒,是让面团“喘口气”,筋性更好。醒好后,撒点玉米面防粘,擀面杖上场。上下左右使劲擀,力度均匀,擀成薄薄一张大面皮,透着光最好。
擀好的面皮有点黄,那是玉米面的颜色。不喜欢黄就换白面粉,效果一样。把面皮折起来,像叠被子,拿把快刀顺着切,动作利索,面条粗细得均匀。切完抖散,再撒点玉米面,防止粘连。
手擀面现做现吃,搁久了口感差。煮面的时候,水开下面,稍微一滚就熟。捞出来,配上西红柿鸡蛋卤,家常又经典。想换口味,牛肉酱、小青菜、煎鸡蛋,随手搭配都好吃。
做手擀面有几个小窍门。和面时加点盐,面团更筋道,煮的时候不容易断。擀面之前撒玉米面或白面粉,防粘效果好,不用担心面条黏成一团。比例记住,300克面粉配一个鸡蛋加80克水,差不多就行,不用非得卡着秤。
手擀面的魅力,不只在味道,还在过程。揉面团、擀面皮、切面条,每一步都像在跟家人聊天。忙活半天,端上桌的不是一碗面,是满满的家常味。现在生活快,谁还花时间擀面?可偶尔慢下来,亲手做一碗,感觉就不一样。
手擀面不只是吃饱肚子,它还带着回忆。小时候,家里穷,面条是常客。妈妈擀的面,配上简单的葱油,照样吃得香。现在条件好了,手擀面却成了稀罕物。忙碌的生活里,抽空做一碗,像是给自己一点小奖励。
这碗面条,还能拉近人和人的距离。邻里之间,端一碗刚出锅的手擀面,聊几句家常,感情就热乎了。过年过节,亲戚朋友围一桌,吃着自己擀的面条,笑声不断。这样的场景,机器面条给不了。
你有多久没吃手擀面了?下次有空,不妨试试。揉个面团,擀张面皮,煮碗面条,配上喜欢的卤子。吃着自己做的面,感觉是不是不一样?生活里,总得有点这样的小仪式感,才能过得更有滋味。
来源:天天在线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