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治》的作者是明代的计成。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江苏吴江人。他出生于一个能工巧匠之家,自幼对建筑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在游历了大江南北后,他积累了丰富的园林实践经验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明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士大夫阶层兴起,他们对生活品质有较高追求,
《园治》是中国古代一部关于园林规划、设计和建造的专著,被尊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经典之作,对后世园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与成书背景
《园治》的作者是明代的计成。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江苏吴江人。他出生于一个能工巧匠之家,自幼对建筑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在游历了大江南北后,他积累了丰富的园林实践经验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明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士大夫阶层兴起,他们对生活品质有较高追求,园林成为了他们寄托情感和展示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计成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完成了《园治》这部著作。
主要内容
- 相地:这是园林营造的第一步,计成认为相地要考虑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等不同地形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建造园林的地方。例如,山林地要“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充分利用自然山水的优势。
- 立基:主要论述园林建筑的选址和布局。厅堂是园林的主体建筑,要位于园林的重要位置,以便观赏园景。楼阁则宜建于高岗或水边,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此外,书中还对书房、亭榭、廊庑等建筑的立基进行了详细阐述。
- 屋宇:介绍了园林中各种建筑的形式、结构和装饰。计成强调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注重建筑的细节和装饰,如门窗的形式、雕刻的图案等,都要体现出园林的精致和高雅。
- 装折:包括门窗、栏杆等的设计和制作。书中列举了多种门窗的样式,如槛窗、支摘窗、漏明窗等,这些门窗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能起到装饰和框景的作用。栏杆的形式也丰富多样,有寻杖栏杆、花栏杆等,其设计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 栏杆:详细说明了栏杆的种类、尺寸和制作工艺。栏杆的设计要简洁美观,既能起到防护作用,又能成为园林景观的一部分。计成还提供了一些栏杆的图案和样式,供造园者参考。
- 墙垣:介绍了园林中墙的类型和建造方法。有白粉墙、虎皮墙、漏砖墙等多种形式,墙的高度、厚度和颜色都要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来确定。漏砖墙还可以起到透景和障景的作用,增加园林的趣味性。
- 铺地:讲述了园林地面的铺设材料和方法。常用的材料有石板、鹅卵石、青砖等,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排列方式,可以营造出各种图案和效果,如冰裂纹、回纹、海棠纹等,使园林地面也成为一道景观。
- 掇山:掇山是园林造景的重要环节,计成在书中介绍了多种掇山的方法和技巧,如选石、相石、立峰、叠石等。他强调掇山要模仿自然山水的形态,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 选石:列举了太湖石、黄石、英石等多种石材的特点和用途。不同的石材有不同的质地、颜色和纹理,要根据园林的风格和设计意图来选择合适的石材。
- 借景:这是《园治》中最重要的造园理论之一。计成认为,园林不应局限于园内的景色,而应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园外的自然景观借入园内,扩大园林的空间和意境。借景的方法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多种。
核心思想与造园理念
-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园治》的核心造园理念,强调人工营造的园林要尽可能地模仿自然,达到自然天成的效果。园林中的山水、建筑、植物等要素都要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仿佛是大自然的缩影。
-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因借是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环境资源;体宜则是指园林的布局和设计要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宜,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通过巧妙地借景,可以将园外的美景纳入园中,丰富园林的景观层次。
- 注重意境营造:《园治》注重园林意境的营造,通过园林的布局、景观的设置和文化内涵的融入,使园林成为一个充满诗意和文化底蕴的空间。园林中的匾额、楹联、题刻等都能起到点明主题、烘托意境的作用,让观赏者在欣赏园林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深厚的文化氛围。
艺术特色与成就
- 系统的理论体系:《园治》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园林理论体系,从相地、立基到园林的各个构成要素,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规范,为后世园林的建造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
- 精湛的艺术技巧:书中介绍了许多精湛的造园艺术技巧,如掇山、理水、借景等,这些技巧使园林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
- 丰富的文化内涵:《园治》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多种思想的融合。园林中的建筑、景观等都承载着文化寓意,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历史地位与影响
- 对中国园林的影响:《园治》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它总结了前人的造园经验,完善了园林理论体系,对明清时期以及后世的园林建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著名的园林如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等,在设计和建造上都体现了《园治》的造园理念和技巧。
- 对世界园林的影响:《园治》在18世纪传入日本,对日本的园林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被日本园林界奉为经典。19世纪后,《园治》又逐渐传播到欧洲和美国等地区,引起了国际园林界的关注,为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园治》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瑰宝,以其系统的理论、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重要文献,也是现代园林设计和建造的重要参考,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园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来源:橘子洲头望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