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贾至】三首古诗,窥大唐风华与文人情思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1 05:36 1

摘要:他与同时代的李白、王维、杜甫、岑参等诗坛巨擘交往密切,彼此唱和,共同推动了唐诗的繁荣发展。现在,就让我们通过三首经典古诗,深入探寻贾至的诗歌世界,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情感内涵。

文/诗词

唐诗中,贾至以独特的光芒闪耀其间。他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卒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字幼邻 ,河南洛阳人,出身名门,父亲贾曾亦是知名文人。

贾至一生仕途跌宕起伏,历经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变故,这些丰富的人生经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使其作品蕴含着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他与同时代的李白、王维、杜甫、岑参等诗坛巨擘交往密切,彼此唱和,共同推动了唐诗的繁荣发展。现在,就让我们通过三首经典古诗,深入探寻贾至的诗歌世界,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情感内涵。

一、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这首诗描绘了大明宫早朝的盛大场景,是贾至在长安任职期间所作。诗的开篇,“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便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且宏大的氛围。天还未亮,银色的烛光在长长的道路上摇曳,官员们向着皇宫行进,紫禁城在春日的晨曦中显得苍茫而庄重。“紫陌长”不仅写出了早朝路途的漫长,更暗示了宫廷礼仪的繁琐与庄重;“晓苍苍”则勾勒出清晨的朦胧与肃穆,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静谧与威严。

接着,“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诗人将笔触转向宫中的春景。千条嫩绿的柳枝低垂在宫门,柳丝随风轻舞,流莺在宫殿间婉转啼鸣,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千条”“百啭”运用夸张手法,极力渲染出春天的繁茂与活力,与前面的肃穆氛围形成鲜明对比,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这些美好的春景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也象征着大唐的繁荣昌盛,为早朝增添了一抹明快的色彩。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诗人细致地捕捉到大臣们上朝时的细节。大臣们身着华丽的朝服,佩戴着宝剑和玉佩,在玉石台阶上稳步前行,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们的衣冠沾染了御炉散发的香气,这一细节从听觉和嗅觉的角度,生动地展现了大臣们上朝时的威严与尊贵,也体现出宫廷生活的奢华与讲究。

最后两句“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表达了诗人与同僚们共同沐浴着皇帝的恩泽,每日在凤池(中书省所在地)为君王起草诏书、侍奉君王的感恩与忠诚之情。这既是对自身职责的阐述,也是对朝廷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积极入世、报效朝廷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早朝场景的全方位描绘,从路途到宫廷,从景色到人物,从视觉到听觉、嗅觉,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宏大与庄重,也抒发了诗人对君王的忠心和对朝廷的热爱,是一首典型的宫廷诗,反映了唐朝盛世的宫廷气象。

二、春思二首·其一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这首诗是贾至的春日抒情之作,前两句“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五彩斑斓、充满生机的春景图。青草嫩绿,柳丝嫩黄,桃花纷繁,李花飘香,诗人通过对春天典型景物的细腻描写,将春天的绚丽多姿和无限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历乱”一词,形象地描绘出桃花盛开时的繁茂与凌乱,给人一种热烈而奔放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烂漫的春光之中。

然而,后两句“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却陡然一转,情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诗人在此处埋怨东风不能吹走自己的忧愁,美好的春日反而增添了心中的恨意。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东风和春日以人的情感,仿佛它们故意与诗人作对,不肯带走忧愁,反而加深了怨恨。这种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为强烈。

春日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更能触动读者的心灵。据记载,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仕途的失意让他心中满是愁绪,在这美好的春天里,这种愁绪被无限放大,借景抒情,抒发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愤懑,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在明媚春光下的落寞与无奈。

三、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

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这首诗创作于贾至被贬岳州期间,是他与李白、裴九同游洞庭湖时所作。诗的前两句“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描绘了洞庭湖秋日傍晚的景象。岸边的枫树上,落叶纷纷飘落,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

洞庭湖的秋水在晚风中泛起层层波浪,水天相接,一片苍茫。“纷纷”“多”形象地写出了落叶的繁茂,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肃杀与落寞。“晚来波”点明了时间,也使画面更具动态感,仿佛能听到湖水拍打着岸边的声音。

后两句“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兴致与感慨。他们兴致勃勃地登上轻舟,在洞庭湖上随意飘荡,忘却了远近。仰望天空,白云悠悠,明月皎洁,诗人不禁联想到了湘娥的传说。传说舜帝南巡而崩,葬于苍梧,娥皇、女英二妃闻讯自投湘水死而为神。

诗人在这里凭吊湘娥,既表达了对湘娥忠贞爱情的赞美,也借湘娥的悲剧命运抒发了自己被贬的失意与惆怅。自己忠心耿耿却横遭贬谪,与湘娥的不幸遭遇有着相似之处,这种同病相怜的情感使诗人的感慨更为深沉。“白云明月”象征着诗人冰清玉洁的情操和淡泊坦荡的胸怀,也为诗歌增添了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结语

贾至的这三首诗,风格各异,却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展现了宫廷的宏大与庄重,体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与热爱;《春思二首·其一》以乐景衬哀情,深刻地表达了诗人仕途失意的愁苦与无奈;《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则借景抒情,吊古伤怀,抒发了被贬的落寞与对人生的感慨。

通过这三首诗,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贾至诗歌题材的广泛、情感的丰富以及艺术手法的高超,还能透过诗歌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与诗人的心灵世界。贾至的诗歌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唐朝社会的一个缩影,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依然能通过这些诗作与古人对话,感受唐诗的永恒魅力 。

来源:戏曲传承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