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是“溥仪”29条冷知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8 05:11 2

摘要:溥仪是道光帝曾孙、醇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之子,并非光绪帝亲子——他过继给光绪帝(父系)和同治帝(祖系),以“兼祧两房”的身份继位,是清朝唯一非直接父子传承的皇帝。

1、溥仪是道光帝曾孙、醇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之子,并非光绪帝亲子——他过继给光绪帝(父系)和同治帝(祖系),以“兼祧两房”的身份继位,是清朝唯一非直接父子传承的皇帝。

2、1908年第一次登基时,他仅3岁,大典上因哭闹不止,父亲载沣哄他“别哭,快完了”,这句无心之语后来被视为清朝灭亡的“谶语”,3年后清朝果然覆灭。

3、他的乳母王连寿(人称“王焦氏”)是童年唯一温暖来源:溥仪断奶后仍依赖乳母,直到15岁(1921年)才被太妃们以“无用”为由赶出宫,他后来多次寻找乳母,1959年特赦后才知乳母早已病逝。

4、溥仪的“末代皇帝”身份有双重性:他既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最后一位君主,这一身份在世界历史上也极为罕见。

5、溥仪在紫禁城时已近视,最早的眼镜是英语老师庄士敦从英国定制的——这是清宫首次出现“西洋眼镜”,太妃们曾以“有损龙颜”反对,最终被溥仪驳回。

6、为方便骑自行车,他下令锯掉紫禁城里10余处宫殿的门槛(如御花园、东六宫),现存门槛多为后来修复,部分锯痕仍隐约可见。

7、1923年紫禁城建福宫大火,烧毁近千件文物,溥仪怀疑是太监为掩盖偷窃罪行纵火,随后遣散了除少数亲信外的所有太监——这标志着延续数百年的清宫太监制度终结。

8、他曾偷偷变卖宫中文物换零花钱:比如将乾隆御笔字画、宋代瓷器卖给北京古玩店,部分文物后来流失海外,他在《我的前半生》中对此忏悔。

9、溥仪大婚(1922年)是中国最后一次皇帝婚礼:同时娶皇后婉容、淑妃文绣,花费40万银元(相当于当时北京普通家庭30年生活费),流程既保留“纳采”“大婚”等清宫仪式,又加入西式宾客穿西装的环节。

10、1912年2月12日,溥仪(时年6岁)由隆裕太后代颁《退位诏书》,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动退位且善终”的末代君主,退位后仍在紫禁城住了12年(《清室优待条件》规定)。

11、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紫禁城,他仅带了3箱衣物和乾隆田黄三连章(现藏故宫,镇馆之宝),其余文物被国民军接管。

12、文绣是中国首位主动与皇帝离婚的女性:1931年她以“帝后虐待、无夫妻之实”起诉离婚,史称“刀妃革命”,最终溥仪被迫同意,协议规定文绣不得再嫁,他需支付5.5万银元生活费。

13、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时,溥仪最初的职位是“执政”(非皇帝),年号“大同”,1934年才在日本操纵下改国号为“满洲帝国”,登基为“康德皇帝”——“康德”取自康熙、光绪(庙号德宗),寓意“继承祖业”。

14、伪满时期,溥仪无任何实权:出门需日本关东军批准,诏书由日本顾问起草,甚至饮食安全由日本宪兵“负责”(实则监视),他在日记中写“身处牢笼,如履薄冰”。

15、1937年他娶17岁的谭玉龄(封“祥贵人”),两人感情最深,谭玉龄曾劝他“别听日本人的”,1942年谭玉龄突然去世(年仅22岁),死因成谜:有说被日本人毒死,有说患伤寒病逝,溥仪至死都怀疑是日本人所为。

16、在苏联收容所,溥仪过着“特殊战俘”生活:有专人照顾饮食,不用劳动,他开始学马列著作,但后来承认“只是装样子,想表现改造态度”。

17、1950年溥仪被引渡回中国,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编号“981”——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用“编号”代替“身份”,初期因不会系鞋带、洗衣闹过笑话。

18、抚顺改造期间,他第一次吃玉米窝头时难以下咽,后来逐渐习惯,还学会种地、缝补衣服,他在《我的前半生》中说“这是我第一次学会做人”。

19、1959年12月4日,溥仪获得特赦:是新中国第一批特赦战犯,特赦令上写“该犯关押十年,改恶从善,符合特赦规定”,他拿到特赦令时当场落泪。

20、特赦后他回北京,因无户口无法工作:妹妹溥任帮他办理户口,职业栏填“无业”,这是他人生中第一张正式户口(此前一直是“皇帝”“战犯”身份,无普通公民户籍)。

21、1960年他被安排到北京植物园工作:负责浇水、施肥,月薪60元,他很珍惜这份工作,甚至把种的西红柿带回家给家人吃,还学会骑自行车上下班。

22、1961年他调往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专员:负责撰写清末史料,月薪100元,他撰写的《我的前半生》初稿就是在此期间完成(最初是“认罪材料”,名为《我的罪恶的前半生》)。

23、《我的前半生》并非溥仪独立完成:出版社编辑李文达帮他补充细节、调整语言,部分内容因政治原因修改(如淡化对苏联的好感),1964年正式出版,成为当时的畅销书。

24、他曾去故宫参观,看到售票员卖门票时感慨:“我回家还要买票?”故宫工作人员想免他门票,被他拒绝:“我现在是普通游客,该遵守规定”。

25、1964年他当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次拥有“政治身份”,在政协会议上发言时,他谈自己的改造经历,说“感谢新中国让我从鬼变成人”,言辞恳切。

26、晚年他患严重肾病: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安排他到北京人民医院治疗,还派专家会诊,但因当时医疗条件有限,病情未能控制。

27、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尿毒症去世,享年61岁:去世时无特殊仪式,李淑贤按照他的遗愿,将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普通公民待遇)。

28、溥仪无亲生子女:他在《我的前半生》中隐晦提过“无法生育”,医学推测与幼年生理创伤有关,这是他婚姻中的最大遗憾。

29、溥仪是唯一经历“皇帝—傀儡—战犯—公民”四身份的人:他的一生横跨清末、民国、伪满、新中国,被历史学家称为“中国近代史的活化石”。

来源:人文历史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