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国际政坛上最出圈的活人一定是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了。在大家印象里严肃的外交场合在这两人的联手下成了“菜市场”,相谈甚欢成了互骂揭短。明明美国是乌克兰的大金主,泽连斯基怎么就不知感恩呢?
近期国际政坛上最出圈的活人一定是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了。在大家印象里严肃的外交场合在这两人的联手下成了“菜市场”,相谈甚欢成了互骂揭短。明明美国是乌克兰的大金主,泽连斯基怎么就不知感恩呢?
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以及美国副总统万斯在二月的最后一天联手上演了一出好戏——“椭圆形办公室历史上最激烈的公开冲突”。
有人戏言这生动诠释了一个外交辞令——双方充分交换了意见,只是这次的“充分交换意见”的场面被暴露在了媒体闪光灯下,这便成了“冥”场面。
这场高规格骂战里有一个数字也异常惹眼,3500亿美元,特朗普口中美国给出的援助。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一个中等发展中国家的GDP的70%。不过这个数字的真实性有待考证,因为美国国会批准的金额只有1750亿美元。
但哪怕比起特朗普说的数字少了一半,泽连斯基也是不买账的,他数次公开表示实际到手金额远低于美国所宣称的。今年2月时,泽连斯基曾表示自己收到的援助金额仅在750亿美元。
泽连斯基实际收到的款项与特朗普所宣称的款项为什么差这么多?一方面可能是特朗普在那场“骂战”中想塑造气势而故意夸大了,另一方面就可能是援助资金的分配方式并不如乌克兰所想那样,实际更多花在了美国本土。
对乌援助是怎么花在美国自身的?这就要从援助资金的分配方式上来说了。根据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报告,美国对乌援助的基金九成都花在了诸如补充美军库存、支付美国国防工业订单、训练乌克兰士兵等地方。
而其中补充美军库存、支付美国国防工业订单等一系列事情本是美国自身必须做的事,但有了援乌作筏子,就可以拿乌克兰的钱充作预算了。
美国援乌资金虽然被用来购买武器装备,但这并不是现付现做的模式,而是拿到钱后将自身库存调拨给乌克兰,再给军工企业下订单补货。
换句话说,美国是借钱给乌克兰,然后让乌克兰高价买了自己的库存。因此美国本土的国防工业绝对是这一场援助的受益者。洛克希德·马丁、雷神等军火巨头暴涨的订单与扩张的生产线就是最好的证据。
有数据显示,美国通过“乌克兰安全援助倡议”(USAI)向国内企业采购武器,仅2024年就签订了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合同。不过耐人寻味的是,这些武器的交付还需要数年时间。而近些年,美国超70个城市的军工生产线也因订单充足而得到扩张。
正如某频道主播所言美国对乌援助本质上是“左手倒右手”——资金回流至本国军工企业,既维持了产业繁荣,又避免了直接参战的风险。
美国的千亿援助,七成军事援助中的90%都回流到了美国,剩下三成人道主义援助则通过世界银行和国际组织间接分配,实际到账金额难以追踪。
因此,泽连斯基说自己只收到了几百亿应该是实话。美国这一手玩得极其漂亮。对外界打出的是“千亿援助神话”,可在经过国内利益分配与国际战略博弈后,乌克兰就像搞了非法网贷一样——眼看着背上了千亿债务,可到手中的只是零头。
[1]李迅典,陆泽楠,徐嘉彤. 算一算美欧各自的“援乌账”[N]. 环球时报,2025-03-07(005). DOI:10.28378/n.cnki.nhqsb.2025.001234.
来源:青史君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