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村入户 | 1个微信群=塑胶运动场+19台空调+33台电脑……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31 23:25 1

摘要:25日上午,洪梅镇六都村的山路上,村党委书记黄灿良和仁宅小学校长黄民水拎着茶饼、攥着项目书,匆匆赶往贤达黄文团的家里。临近清明,在外经商的校友陆续返乡祭祖,这是黄灿良和黄民水为小学建设募资的极佳时机。

时间: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

天气:晴 地点:洪梅镇六都村

25日上午,洪梅镇六都村的山路上,村党委书记黄灿良和仁宅小学校长黄民水拎着茶饼、攥着项目书,匆匆赶往贤达黄文团的家里。临近清明,在外经商的校友陆续返乡祭祖,这是黄灿良和黄民水为小学建设募资的极佳时机。

“文团兄,多媒体录播室就差您这股‘东风’了!”黄灿良掏出手机,点开校友微信群里的接龙记录:塑胶跑道、空调、电脑室的捐赠名单长长铺开,最新一条“多媒体录播室”项目35万元的筹款栏却还空着大半。黄文团也打开了手机,扫了一眼微信群的接龙情况,笑着说:“这个公益教育项目算我一份,孩子们等不起。”

此刻,黄灿良的微信不断响起消息声。群聊里,一个个校友不断追问:“35万元的录播室,还差多少钱?我愿意接龙……”

这已经不是校友微信群第一次“发力”了。几年前,为了仁宅小学建设,黄灿良和黄民水也犯过难。当时,仁宅小学的操场还是破损的水泥地。黄民水掰着指头,皱起眉头:“铺塑胶运动场得60多万元,学校实在掏不出这笔资金。”

当晚,黄灿良翻出泛黄的毕业照,把能联系到的校友全部拉进微信群。凌晨1时许,他发出第一条接龙:“@所有人 为母校修建塑胶运动场,我认捐1万元。”

消息如石子入水,群内瞬间沸腾——在上海经商的黄玉树紧随其后接龙捐资20万元,黄文团也凑上5万元,远在澳门的校友黄锦昌也捐了2.8万元……2021年9月,2772平方米的塑胶运动场终于落成。

2021年盛夏,黄民水又在群里发了一张照片并配文“办公室如蒸笼”。照片里,一位教师正在伏案备课,衬衫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次日,这个微信群被一条空调捐赠消息“刷屏”:黄文团直接独资10万元,为仁宅小学添置空调。没多久,19台空调迅速装机。

今年年初,当33台新电脑搬进机房,五年级学生黄晓婷摸着液晶屏惊叹:“原来动画课件里的蝴蝶真的会飞!”

这些设备同样来自微信群内校友们的9万元募集款,捐赠名单里甚至有来自仁絤中学1998届同学会捐赠的2.5万元。

在六都村,校友微信群已成为特殊的“教育基金会”。78岁的退休教师黄阿伯发现,如今家访总被家长拉住追问:“群里有新项目吗?我家虽不宽裕,但能出把力。”

这种反哺并非偶然。仁宅小学建校时,教室是村民一砖一瓦垒的,课桌椅由各家各户凑木料打制而成。“当年建校舍,很多教室都是由贤达捐建的。”校长黄民水也是洪梅人,他说,现在接力棒传到他们手里,工具从扁担换成了微信群,但心意没变。如今,除了校友群外,六都村、洪溪村、山溪村等村“两委”得知后,也都积极响应捐资,并号召村民一起支持教育事业。

暮色渐浓,仁宅小学的灯火次第亮起。黄民水来到300多平方米的“5G录播室”前,在标注栏郑重写下“争取在今年暑假启动建设”。窗外,塑胶跑道上奔跑的孩童笑声清亮。他们不知道,这所山村学堂的蜕变,离不开手机屏幕里一次次温暖的“接龙”。

记者:黄俊涛 李想 通讯员:尤俊辉

来源:海丝商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