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桂英把刚晒完的艾草枕头轻轻拍了拍,松软的香气便在院子里弥漫开来。院门外又传来张婶熟悉的声音:“桂英姐,你那治失眠的法子再跟我说说呗!”她笑着拉开木门,看见张婶手里攥着个边角都卷了的笔记本,封面上歪歪扭扭写着五个字——“桂英养生经”。这本子,已经记了快半年了。
王桂英把刚晒完的艾草枕头轻轻拍了拍,松软的香气便在院子里弥漫开来。院门外又传来张婶熟悉的声音:“桂英姐,你那治失眠的法子再跟我说说呗!”她笑着拉开木门,看见张婶手里攥着个边角都卷了的笔记本,封面上歪歪扭扭写着五个字——“桂英养生经”。这本子,已经记了快半年了。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去年冬天,王桂英从医院护士长的岗位上退休,本以为能清闲些,没想到比上班还忙。街坊四邻谁家孩子睡不好、老人胃口差,都爱往她这小院跑。她从不摆架子,也不开药方,只是慢悠悠地说:“哪有什么灵丹妙药,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过日子道理。”
她给张婶倒了杯温热的陈皮水,指了指院子里那把旧藤椅:“你看我每天早上太阳刚出来,就背对着坐那儿,晒二十分钟。年轻时值夜班,总觉得后腰发凉,老护士长教我晒背,说是天灸,能补督脉的阳气。”说着,她掀起衣角,露出后腰一块颜色略深的皮肤。张婶赶紧在本子上画了个小人,还特意在“别晒头”三个字下划了两道线。王桂英见了直笑:“你还记得老李头不?学我晒太阳,没戴帽子,晒完回去头疼得直哼哼。”
正说着,快递员骑着车送来一箱杂粮。王桂英搬进厨房,打开橱柜,一排陶罐整整齐齐:小米罐上贴着“7点喝”,红豆罐写着“17点煮”。她舀了一勺小米:“我这老胃病,就是靠按时吃饭养好的。以前在急诊室,一忙起来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后来胃出血住院,才明白‘到点吃饭’不是规矩,是保命。”现在她一日三餐雷打不动:早上七点小米粥配南瓜,中午杂粮饭加素菜,傍晚山药红枣粥,配上一小碟酱黄瓜。她举起那只豁了口的粗瓷碗:“每顿就吃这么半碗,七分饱,胃不闹腾,觉也睡得香。”
张婶一边记一边问:“桂英姐,你那抽屉里锁着的木盒子,是不是藏着啥宝贝?”王桂英笑出声:“哪是宝贝,是我攒的旧物。”她打开抽屉,几摞泛黄的信纸、布票静静躺着,最底下是本日记。她说前阵子把孩子们小时候的玩具、旧衣服全清理了,一开始舍不得,后来发现屋子清爽了,心也跟着敞亮了,那一晚睡得特别踏实。
“说话也得省着点。”她续上热水,“以前在科室,一天说几百句话,有次抢救病人,连喊带说两小时,嗓子哑了,手还发抖。老中医说我‘气乏’,就像车没油了。现在我话少,语速慢,遇事不急着插嘴。”有回三楼小夫妻吵架要离婚,她没劝一句,只拉着媳妇晒了三天背。后来媳妇红着脸来谢她:“那天晒着太阳,忽然觉得,他就是忘了买酱油,哪至于过不下去。”
她枕头下压着本《千金方》,但最常看的是一张便签,上面是老主任写的话:“心湖澄澈,气血自畅。”她每天睡前静坐一会儿,把一天的事过一遍,不纠结,不较劲。她伸出手:“你看我这手,圆润不干枯。前阵子闺女为孙子高考急得睡不着,我就每天早上给她发一张院里太阳的照片。后来她说,看着太阳,心就静了。”
她摘下两根嫩丝瓜:“你看这瓜,一天长一点,急不得。我年轻时减肥,三天不吃饭,结果晕在病房。老主任骂我:‘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跟自己身体较劲,哪有好果子吃?”现在她每天绕小区走三圈,不快不慢,第三圈总能遇上买菜归来的老姐妹。
张婶忽然问:“上次我老头子跟你顶嘴,你咋不生气?”王桂英笑了:“我要是跟他吵,伤的是我自己的肝。”她指指墙角贴着的太冲穴按摩图:“生气时就按脚背那两个窝,酸胀了,气就顺了。”
去年流感,小区里倒下一片,她却安然无恙。有人问她是不是吃了啥补品,她举起手里的粗布手套笑了:“我这身子,靠的是两个力——钝感力和屏蔽力。”她不用智能手机,家里没装wifi,孩子们送的智能手环,她只用来记步数。“东家长西家短,知道了又能怎样?不如晒晒太阳。”楼上邻居说她晒被子挡光,她二话不说就把绳子挪了位置。别人说她怂,她却觉得,跟人置气,不如晒太阳舒服。
夕阳西下,院子里一片暖黄。王桂英在张婶的笔记本最后一页画了个笑脸。张婶走时,怀里揣着小米,手里攥着本子,门口的老槐树下,一群老街坊早已等着问东问西。王桂英站在门口笑着,晚风拂过丝瓜架,野菊花静静开着,像她那些藏在烟火里的日子,朴素,却年年生香。
来源:嘟嘟神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