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司机上传一段10秒视频:脸色发白、手抖、说自己心慌。平台客服秒撤罚单,连说三句“您先休息”。北京司机老赵把这段经历发到群里,一夜之间几百人跟着学。以前判责申诉要发票、录音、定位,现在只需要一个手机自拍。有人躺着拍,有人蹲路边拍,还有人直播自己喘。通过率从三成飙
司机上传一段10秒视频:脸色发白、手抖、说自己心慌。
平台客服秒撤罚单,连说三句“您先休息”。
北京司机老赵把这段经历发到群里,一夜之间几百人跟着学。
以前判责申诉要发票、录音、定位,现在只需要一个手机自拍。
有人躺着拍,有人蹲路边拍,还有人直播自己喘。
通过率从三成飙到八成,平台审核像被按了暂停键。
原因不复杂。
今年网约车司机比去年多80万,单量却少了11%。
平台再扣分,司机直接卸载,空出来的车没人补。
客服手册悄悄改了两行:疑似身体异常,优先安抚。
老赵算过账。
过去一周跑35单,到手不到四百,油费占一半。
再被罚一百,等于白干一天。
身体申诉成了止损按钮,按一下就能回血。
乘客也尝到滋味。
有人叫车被取消,理由写着司机头晕,平台反手补贴五元券。
五星评价挡不住司机流失,平台宁愿花钱买好评。
深层看,这是系统第一次向肉身让步。
算法曾把司机切成工时、里程、星级,现在发现心跳也是数据。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司机学会了用生理信号讲价。
健康类申诉猛增,平台开始推免费体检。
南京试点一周,两百个名额十分钟抢光。
司机排队测血压,像在领加班费。
管理层的算盘打得响。
一个司机月流失成本是五百,体检一年两百,算得清。
身体成了新筹码,司机发现比讲规矩管用。
短期看,司机会继续拍。
长期看,平台会把异常数据喂给算法,生成疲劳预警。
以后心跳一过速,系统自动下线,连申诉都省了。
再不做健康档案,下个月可能接不到单。
记住三句话:
上传心慌视频前先测心率,保存数据。
申诉文案不要写情绪,只写症状。
每月做一次免费体检,截图入档。
规则正在悄悄重写,身体第一次和KPI平起平坐。
来源:古道旁望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