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八旬老人卖竹筐五天没开张,饭店老板发个短视频,一天被抢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7 19:09 1

摘要:在河南周口,一位八旬老人蹲在路边卖手工竹筐,连续五天没开张,隔壁饭店老板看不下去,拍了条短视频帮忙,没想到原本滞销的竹筐一天就被抢光了,这事让不少网友感慨“这才是短视频该有的温度”。

在河南周口,一位八旬老人蹲在路边卖手工竹筐,连续五天没开张,隔壁饭店老板看不下去,拍了条短视频帮忙,没想到原本滞销的竹筐一天就被抢光了,这事让不少网友感慨“这才是短视频该有的温度”。

事情是这样的,饭店老板在店里,看到一位大爷把三轮车停在店门口,车斗里十几个手工竹筐码得整整齐齐。大热天里老人在外摆摊,老板看着心里不好受。接下来两天,老人每天准时来摆摊,老板注意到,路过的行人大多匆匆走过,偶尔有人问价也只是摇摇头离开。日头越来越毒,老板从店里端了碗热汤递过去,又拿了瓶矿泉水放在老人手边。

到8月30号傍晚,老人收拾竹筐准备离开时,车上的筐子没少几个。老板翻出监控里拍的画面,剪辑成短视频发到网上,当时没多想,就觉得老人不容易,能帮衬一把是一把。

第二天一早开店门,老板手机响个不停,本地网友顺着地址找来挑竹筐,外地网友直接微信转账,留言“帮我买两个不用寄”“买五个放你店里送需要的人”。不到两天,电动三轮车上的竹筐全卖光了。有附近商户拍视频,看到老人数钱时数着数着抹眼泪。

之后老人专门挑上午来店里,从口袋掏红包要塞给老板,老板赶紧摆手拒绝,说这是小事。网友们看到后,有人说“这才是短视频该有的样子,帮人解决真难处”,还有人问地址要去买,说家里正好用得上。

这些竹筐都是老人亲手编的,结实耐用,只是现在年轻人更习惯用塑料筐,愿意买手工竹筐的人少了。要不是网友帮忙,这些筐子还不知道要卖多久。现在刷短视频,大多是搞笑段子或带货直播,老板这条没加背景音乐的监控录像,拍的是老人蹲路边发呆的样子,配几句大实话,比精心策划的“暖心剧情”有力量,这种不带目的的帮忙,最打动人。

老人连续五天没开张,能想象他心里多着急。手工编竹筐费工夫,老人年纪大了,靠这营生不容易。饭店老板一开始也就是看不过去,给老人递汤递水,后来看竹筐滞销,才想到拍视频。他没搞那些煽情剧本,就把监控里真实的画面发出去,没想到引发这么多人关注。

网友们的反应也很暖心,本地的直接去挑,外地的转账让老板代买,还有人说买了放店里送需要的人。这股善意像涟漪一样扩散开,把老人的难处解决了。老人数钱抹眼泪,一是因为终于把竹筐卖出去,辛苦没白费;二是被大家的善意打动。他后来给老板塞红包,也是真心感谢,觉得老板帮了大忙,可老板没收,觉得只是顺手的事。

现在手工竹筐确实不好卖,年轻人喜欢塑料筐的轻便、便宜,没意识到手工竹筐的工艺价值。老人编这些筐,每一个都要花不少时间精力,要是一直卖不出去,对老人打击也大。这次靠短视频传播,让更多人看到这些竹筐,也愿意支持老人。

再看老板发的视频,没华丽剪辑,没煽情音乐,就是最真实的监控画面,老人蹲在路边,眼神里满是无奈和期盼。配的文字也很朴实,把老人的处境讲清楚。这种真实反而更有力量,网友们看惯了那些刻意设计的剧情,突然看到这么真实的求助,自然愿意伸手帮忙。

这件事也让大家反思,短视频不该只有娱乐和带货,还能成为传递善意、解决实际困难的工具。之前很多“暖心剧情”是编出来的,博眼球赚流量,可这次是真帮人解决问题,让大家看到网络的温度。

从老人的角度,五天没开张,肯定焦虑又无奈,遇到饭店老板这样的好心人,不仅给吃喝,还帮着卖货,生活里的难关被陌生人的善意渡了过去。而老板的举动,也让大家看到,举手之劳能给别人多大的帮助。网友们的响应,更是让善意形成循环,你帮我帮大家帮,把一件小事变成温暖无数人的故事。

现在这事还在发酵,更多人关注到手工竹筐,关注到老人的生计。或许以后,会有更多人愿意支持手工制品,让这些老手艺能传承下去,也让像这位八旬老人这样的手艺人,能有稳定的收入。而饭店老板和网友们的做法,给整个社会做了个榜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把手,或许就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这件事里,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复杂的剧本,就是普通人帮普通人,却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它让我们看到,网络不止有流量和套路,还有真实的温暖和善意。当老板把监控视频发出去时,他没想过会火,只是单纯想帮老人,可正是这种纯粹的善意,引发了连锁反应,让更多人加入进来,把温暖传递得更远。

未来,希望这样的故事能更多些,不管是短视频平台,还是生活中,大家都能多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用举手之劳传递善意。就像这次周口的饭店老板和网友们一样,让温暖在不经意间流淌,让那些身处困境的人,能感受到社会的善意和力量。

来源:养生坤将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