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9日,西南政法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揭牌仪式暨科技法前沿论坛系列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湘湖之畔隆重举行。江浙沪省级、市级政法机关、北京、广州、杭州三家专门互联网法院相关负责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的领导、专家和学者,莫干山高新区相关负责人,阿里巴巴、腾讯等部分
3月29日,西南政法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揭牌仪式暨科技法前沿论坛系列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湘湖之畔隆重举行。江浙沪省级、市级政法机关、北京、广州、杭州三家专门互联网法院相关负责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的领导、专家和学者,莫干山高新区相关负责人,阿里巴巴、腾讯等部分科技公司负责人以及西南政法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会议现场
嘉宾致辞
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第一届、第二届组长、西南政法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张穹致辞
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第一届、第二届组长、西南政法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张穹在致辞中指出,从杭州的互联网经济到上海的金融科技,从江苏的高端制造到浙江的数字经济,长三角地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创新生态,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正在积极探索科技与法治融合的新路径。上海自贸区的法治创新、杭州互联网法院的设立、江苏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都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西南政法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这一进程,为长三角地区的高科技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为长三角地区的高科技发展和法治进步再立新功!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辙致辞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辙在致辞中指出,江苏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江苏法院牢记“国之大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高质量司法服务经济大省挑大梁。他表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发展,也催生出了一系列新型法律问题,急需法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制度保障。希望研究院依托西政深厚的法学底蕴,注入杭州澎湃的硬核创新动力,对接长三角丰富的实践场景,汇聚跨学科的优质研究力量,贡献更多具有更大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期盼与长三角研究院在课题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为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法治智慧和力量。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理秋致辞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理秋在致辞中表示,西南政法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与长三角的关系,已从传统的教育合作扩展到国家战略对接、产学研协同等多个层面。长三角研究院的设立既是西南政法大学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学科升级的重要布局,也是长三角法治建设协同创新的重要实践。期待研究院立足长三角优势,助力法学科技融合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共筑法治化营商环境高地;加强院校合作,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上海法院将与研究院携手并进,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法治创新,培育人才高地中展现更大作用。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何震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何震表示,西南政法大学作为我国法学教育的重要阵地,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卓越的师资力量,被誉为法学界的黄埔军校,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希望浙江法院和西南政法大学进一步强化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加强新形势下法学理论和法学教育的研究探索,更好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助推浙江法院精准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打造过硬的法院队伍,为加快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法院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马焉军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马焉军表示,以“六小龙”为代表的杭州高新产业发展持续引发了社会极大关注的背后,折射出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深度重构经济社会发展的形态。面对蓬勃发展的科技创新浪潮,如何构建与之匹配的法治保障体系和促进法治的发展,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打造全球科创策源地必须解答的时代难题。西南政法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的成立,为解答这一难题,推动法治理论创新和区域法治协作搭建了重要平台。浙江检察机关愿与西南政法大学密切合作,共同建设好长三角研究院,努力打造理论和实践研究新高地。
浙江省司法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劳泓致辞
浙江省司法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劳泓表示,西南政法大学是一所特色优势突出的一流大学,多年来为法治浙江建设输送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与浙江有着深厚的合作渊源。近两年来双方的交流合作更是日趋频繁,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在携手开展法治前沿理论研究,推进成果转化,拓展法治交流合作,协同培养法治人才等方面站上了新起点,开启了新篇章。希望双方在法治保障科技创新、涉外法治工作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共同回应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合作研究战略性、前瞻性的法治问题,为推进更高水平的法治浙江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重庆市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钟建波致辞
重庆市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钟建波表示,长江奔涌向东连接巴渝与江南,贯通历史与未来,从三线建设的守望相助,到“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交汇,重庆与长三角始终血脉相连,携手同行。期待西南政法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架起一座贯通东西的法治桥梁,以科技法研究为纽带,促进长三角的创新资源与西部的战略需求深度融合,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法治动能。推动法学研究与科技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前瞻性、国际化的法律解决方案。培育既懂科技,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为两地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推动两地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探索跨区域法治协作的创新路径,努力建成服务国家战略的智慧引擎,助力区域发展的法治标杆。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致辞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在致辞中,代表樊伟书记、代表西南政法大学,对各位领导、专家、朋友们、校友们对西政一直以来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西南政法大学长期重视与长三角地区的交流合作。长三角研究院是继西南政法大学北京研究院、西南政法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之后设立的第三个全国性的研究院,不仅是我校对接国家战略的区域触角,更是西政人回应“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思想实验场,也是西南政法大学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各位兄弟单位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希望西南政法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能够进一步聚集国内外多学科研究力量,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注重政产学研协同,助力西政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开展有组织科研,共同研究,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产出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为国家战略的实施贡献西政力量。
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周尚君主持活动
西南政法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揭牌
西南政法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揭牌仪式
会上,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辙,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理秋,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何震共同为西南政法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揭牌。
据悉,西南政法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是继西南政法大学北京研究院、西南政法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之后设立的第三个全国性研究院,研究院选址浙江人文气息最为浓厚、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生成式人工智能前沿科技企业发展最为蓬勃的杭州,旨在借助长三角地区文化遗产丰富、拔尖人才富集、一流高校集聚、新质生产力强劲、制度改革领先等优势,借鉴长三角地区在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区域法治共同体与一体化建设、超大城市治理、基层治理、数字赋能法治政府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研究院将成为学校法学、政治学等学科转型升级、开展“法学+科技”等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支点。
西南政法大学是一所具有红色基因、革命传统的大学,是全国培养法治人才最多的高校,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国家治理、法治建设、法学教育等各行业中的领军人物;学校建设了由19个二级学科组成的法学学科群,形成了国家安全法学、纪检监察法学、人权法学、科技法学、区域国别法学、城市治理法学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方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及全国首轮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和法律专业学位授权点均获评A档。此外,西南政法大学高度关注科技法治的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2017年,西南政法大学在全国率先设立人工智能法学院,截至目前,是全国唯一一所同时拥有人工智能法学、科技法学两个目录外法学二级学科的学校。学校长期服务中央和地方科技法治建设,取得了诸多成效,是中央网信办网络立法联系点唯一入选的高校单位。
合作签约
会上,西南政法大学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司法厅、杭州市司法局、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等九家合作单位代表分别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合作方将围绕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科技创新与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等前沿问题,共同开展战略决策咨询,法治理论与实务研究、特别是科技法治理论与实务研究,涉外法律研究与服务,人才交流与培养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为高水平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贡献法治力量、西政力量。
当日,活动现场还开展了科技法前沿论坛,中国互联网司法十大典型案例(2024)发布会仪式暨互联网司法前沿三人谈。
科技法前沿论坛
在科技法前沿论坛上,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胡铭教授基于浙江大学的探索介绍了数字时代的法学教育新范式,浙江省审判业务专家、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杨日洪分享了衢州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市场现状、问题及改良;阿里巴巴技术总监孙常龙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服务探索;中商基金董事长窦明明从公司空天产业发展及投资情况探讨了科技范式革命背景下的科技创新趋势;杭州浮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游以“法治护航创新 数字赋能未来”为题介绍了人工智能企业视角下的杭州营商环境法治化实践;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蒋飞探讨了人工智能在裁判中的应用限度与可能;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熊明辉探讨了AI如何赋能法学教育;清华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鲁楠分享了科技人文主义与法律发展;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集团法务部副总经理胡迎春探讨了生成式AI时代的问题思考与价值对齐。
中国互联网司法十大典型案例(2024)发布仪式
暨互联网司法前沿三人谈
中国互联网司法十大典型案例(2024)发布仪式现场
为总结中国互联网司法经验,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效应,繁荣互联网司法理论研究,深化互联网司法实践,西南政法大学联合北京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以及广州互联网法院,邀请实务和理论界专家评选出2023-2024年度中国互联网司法十大典型案例。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为获奖案例颁奖。
入选出2023-2024年度中国互联网司法十大典型案例的分别为:
①组织操纵“网络水军”实施“流量造假”等行为的定性——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检察院诉杨某鹏等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民事公益诉讼案;
②“AI陪伴”案:未经同意创造自然人的AI形象构成对人格权的侵害——何某诉某科技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
③游戏账号和游戏币的虚拟财产属性及第三方交易平台交易正当与否的问题——深圳市某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与郑州市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④AI文生图著作权侵权案: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法律属性及权利归属的认定——李某某诉刘某某侵害作品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
⑤个人信息跨境处理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左某与爱利琴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ACCOR SA公司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
⑥公共数据商业化利用的合法性边界——浙江某金融服务公司、重庆某小微小额贷款公司与苏州某科技公司商业诋毁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⑦流量劫持的侵权法规制——广州爱生活文化有限公司与赵某某网络侵害虚拟财产纠纷案;
⑧自然人声音权益可及于AI生成声音——殷某某诉某智能公司等人格权侵权案;
⑨数据权益的权属判断与分类保护——深圳某计算机公司、某科技(深圳)公司与浙江某网络公司、杭州某科技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⑩涉《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效力认定案:法院首次确认登记证对数据集合的证明效力——某公司诉某公司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颁奖仪式结束后,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仪军,杭州互联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朱敏明,广州互联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赖俊斌分别从人工智能时代司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加强高质量互联网司法供给,促推人工智能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乘科技创新浪潮,探数字法治新径三个方面从行业领域探讨了互联网司法前沿问题。
据悉,当日下午,活动现场还组织了西南政法大学法治人才培养研讨会。
西南政法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的成立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资助。
系列活动由西南政法大学主办,西南政法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科研处、国内合作办公室、科学技术法学研究院承办,西南政法大学浙江校友会、浙江省律师协会、杭州市律师协会协办。(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
来源:中视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