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易门农商银行引金融“活水”灌溉食用菌产业发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16:58 2

摘要:铜厂乡里士村青翠松林在风中摇曳身姿,微风浮动中传来了农耕机隆隆的响声,犁铧起落间翻起的新泥吐露着芬芳,菇农宋大哥一家在羊肚菌种植基地里翻耕土地、播下菌种、覆盖地膜、搭建遮阴网,干劲十足。“你可别看这小小羊肚菌,鲜菌亩产能达到800至1000公斤,亩产值能到5万

当冬的寒冷逐渐褪去,风携着东南暖湿气流带来了春的讯息,淅沥的春雨浸润了干渴的易门坝子,在林下这片“金土地”里,一场春天的“菇”事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铜厂乡里士村青翠松林在风中摇曳身姿,微风浮动中传来了农耕机隆隆的响声,犁铧起落间翻起的新泥吐露着芬芳,菇农宋大哥一家在羊肚菌种植基地里翻耕土地、播下菌种、覆盖地膜、搭建遮阴网,干劲十足。“你可别看这小小羊肚菌,鲜菌亩产能达到800至1000公斤,亩产值能到5万元到7万元,2024年,我在你们铜厂信用社借了10万元种植了5亩羊肚菌,赶上市场行情好,一年就还清了贷款还小赚一笔哩!今年针对我们种植户的贷款政策很优惠,我准备再种5亩羊肚菌。”宋大哥对着来进行贷款调查的客户经理如是说道。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是对丰收的期待。

怀着同样期待的还有六街街道迤栖冲返乡青年小杨。从前的小杨为了生计背井离乡在外打工,年幼的孩子只能托付给年迈的父母照管,生活的奔波、孩子的留守、父母的衰老都曾是压在他身上的一座座大山。如今,小杨在“家门口”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家庭经济收入,这位青年也褪下了曾经的疲惫,重新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这一改变得益于一个产业的发展。小杨工作的德桦菌业有限公司是集食用菌研发、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创业之初,发现了种植榆黄菇商机的企业创始人杨总,回到家乡易门,一门心思种起了榆黄菇。很快,杨总的创业路就迎来了第一个“拦路虎”——资金短缺。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易门农商银行送来了金融“及时雨”。在了解德桦菌业创业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后,易门农商银行开通了金融“绿色通道”,为其审批发放了200万元利率较低的支小贷款,引来了金融“活水”的德桦菌业飞速成长,一跃成为全国榆黄菇种植规模最大的企业,带动了易门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托起了小杨这样返乡青年在‘家门口’就业的希望。

在春天,有人种下了希望,也有人让希望开出了花。

“如何把鲜美的野生菌送上更多人的餐桌一直是我们企业努力的方向。”云南易门丛山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道。走进丛山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上一箱箱包装精美干制食用菌整齐排列,数十小时后,这些来自云南大山的珍鲜就能出现在千里外北京、上海大城市人们的餐桌。“有了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我们进行了厂房改造,新增了生产线,产品质量有了大幅提升,‘丛山’品牌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小小菌菇,从山野珍馐到餐桌“常客”,展现了易门食用菌产业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也凝聚着易门农信人以金融“活水”促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心血。截至今年2月末,易门农商银行累计发放食用菌产业贷款1820万元,支持了15户种植户、2家加工企业和24户销售商户,促进了易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了全县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让金融“活水”灌溉的希望“种子”,开出了绚烂的“花”。

乡野迎春晖,发展催奋进,易门农商银行以“金融之笔”,写就山野“菇”事。如今,这一故事仍旧未完待续。(李贺玲)

来源:雨夜的蝉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