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15日,在多数人的眼中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如果回望45年前的这一天,也就是1980年2月15日,正是中国农历纪年岁次乙未腊月三十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除夕,第二天就是岁次庚申正月初一。正当人们欢天喜地迎接庚申新年的时候,一枚小小的邮票悄然问世。这就是中国第一
聞鍾記郵(5258)灵蛇文脉聚姑苏
2月15日,在多数人的眼中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如果回望45年前的这一天,也就是1980年2月15日,正是中国农历纪年岁次乙未腊月三十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除夕,第二天就是岁次庚申正月初一。正当人们欢天喜地迎接庚申新年的时候,一枚小小的邮票悄然问世。这就是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庚申年》,也就是日后创造了集邮界“神话”的金猴邮票。正是这枚邮票,直接掀翻了人们的生活,将人们的目光定格在一个业余爱好上,这就是集邮。不过邮票发行最初并未引起多大的反响,直到两三年之后,新的生肖邮票接连发行,这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原来这是个系列,并且集齐需要12年,这是一个时间加毅力的考验。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正是这枚邮票引爆的爱好风靡全国,也引来世界各国邮政的瞩目,于是生肖邮票的发行成为各国邮政的开胃菜,也让生肖邮票的影响越来越大,于是生肖文化的影响也水涨船高。于是在中国的集邮者中,形成了一个群体,这就是生肖集邮。于是建立了专门的集邮组织,出版了专门的刊物,举办了专门的集邮展览。就在2025年2月15日,中国第一套生肖邮票发行45周年的时候,一场生肖集邮的盛宴在古城苏州举办,这就是“苏州2025世界生肖集邮论坛”。
其实不止是在2025年,很多年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惯例,每年生肖邮票发行的首发活动,都会在苏州举办,因为这里是生肖集邮研究会的所在城市。除了首发活动,还举办生肖集邮专项展览、生肖集邮研讨会等活动,今年更上升为了世界生肖集邮论坛,为传统的集邮活动增添了新的活力和新的研究方向,新的收集方向,也形成了一种潮流。尽管最近这些年集邮的影响力下降了,但生肖邮票、生肖文化却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DNA。就在“世界生肖集邮论坛”举办之际,中国邮政专门发行了一枚纪念邮资明信片。正是因为一年一度的生肖邮票首发活动,于是苏州在很多集邮者的心目中,成为一个集邮圣地。
就在这枚明信片即将发行的前两天,收到了本家老师给我的微信留言,说是为我预定了一枚实寄片。果然不多久,收到了这枚从苏州寄出来的原地首日实寄邮资明信片。明信片上的邮资图设计上采取了“生生不息”的理念,通过四条蛇盘绕的形象寓意着持久的生命力。明信片图案则是苏州古城的相门,衬以中国天干地支十二生肖循环图以及“巳蛇”篆书字样,使用了“蛇王庙”临时邮戳销邮资,点明了纪念邮资明信片的原地信息。此前的1月5日,《乙巳年》特种邮票发行的时候,苏州已经做过一次东道主了,盛大的邮票首发活动,吸引了国内众多集邮者的参与。
本次论坛以“生肖集邮:传承、创新与交流”为主题,海内外的集邮家、邮学家、美术家、民俗学者以及邮票设计、雕刻、印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应邀参会,共同探讨生肖集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深厚的生肖文化底蕴,为生肖邮票的设计与传播,提供了植根的平台,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时代价值,同时也促进了国际间的艺术合作,推动了全球集邮文化的传播。
论坛期间,多位嘉宾的主旨发言,围绕着生肖集邮文化传承、邮票的设计与印刷技术、生肖集邮的全球推广、艺术与民俗、邮票设计的创新理念、生肖邮票的全球发行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论坛还展示2013年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发行的“癸巳蛇年”生肖邮票。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也标志着中国集邮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在文化自信的底色上,书写属于中华的华丽篇章。
《苏州2025世界生肖集邮论坛》纪念邮资明信片的发行,是继2024年发行的《苏州2024中华全国生肖集邮展览》纪念邮资明信片之后的又一个苏州痕迹。其实在纪念邮资明信片的大家庭中,编号为JP9的《苏州建城2500年》,是苏州的第一次亮相,那是1986年。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那一年我开始成为市邮票公司的编外营业员,当时邢台市邮票公司一共八个半人,我就是其中的半个。
今天是岁次乙巳三月初三,是中国人共同奉祀的人文初祖黄帝的诞辰日。又逢上巳节,又是一个古老而浪漫的节日。上巳节本来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只不过魏晋之后上巳节固定到了三月初三。有关上巳节的记忆,还是来自苏子瞻的《黄州寒食诗帖》。三月三也是壮族同胞的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个节日已经被列入到了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闻锺集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