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6年1月22日 ,已临近农历春节。这天的昆明是暖和的晴天,抗战胜利已经五个多月了。下午,云南干崖土司刀承钺带着四五个族人来拜会梅校长。《梅贻琦西南联大日记》记载说:“下午刀承钺土司来拜,率其族人四五人,刀青年似颇有上进之志,谈吐亦很谦和,坐约半时辞去”。
1946年1月22日 ,已临近农历春节。这天的昆明是暖和的晴天,抗战胜利已经五个多月了。下午,云南干崖土司刀承钺带着四五个族人来拜会梅校长。《梅贻琦西南联大日记》记载说:“下午刀承钺土司来拜,率其族人四五人,刀青年似颇有上进之志,谈吐亦很谦和,坐约半时辞去”。看得出来,梅贻琦对刀承钺印象很好。这是梅校长在日记中第一次提及云南土司。
刀承钺是谁?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觉得陌生,但提起他的父亲和爷爷大家就有印象了。他父亲就是著名的云南抗日代表,干崖(现在的盈江县)傣族土司刀京版;而他的爷爷更是云南著名辛亥民主革命先驱刀安仁。一家人可以说是满门忠烈,傣族的光荣和骄傲,云南近现代史上妥妥的重量级人物。
刀京版生于公元1898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不过48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云南土司结婚早,我们设想刀京版在21岁有了刀承钺这个宝贝儿子,到1946年刀承钺来拜会梅贻琦校长时,不过27岁,正是风华正茂,大有可为的黄金岁月。所以梅校长说他是“刀青年。”
云南各族土司源远流长,为维护民族团结,保护祖国领土完整做出了很大贡献。1942年云南抗战爆发后,滇西土司在李根源的感召下,出钱出人组织抗战,力量强的大搞,力量弱的小整,大小土司一起上,弄得日军不得安宁。
此时,爱国的干崖傣族土司刀京版,迅速组织了一支滇西边境自卫军抗日。1942年9月,他率部与国民革命军预备第2师共同参加了浑水塘伏击战,初战告捷,鼓舞了滇西军民士气。刀京版一直坚持抗战,从不动摇,最终参与滇西大反攻,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滇西抗战爆发时,刀承钺已经是20多岁的伙子了,在父亲的带领下,也参加了抗战工作。他家庭条件好,受过良好的教育,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爷爷和父亲皆是忠烈之士,做儿子的能差到哪儿去?所以梅贻琦校长很是欣赏这位年轻有为的小土司刀承钺。
当天晚上,梅贻琦校长便宴请刀承钺。除了刀承钺,还有几个在昆明的滇西土司,他们分别是猛板土司蒋家俊,他是一个汉族;澜沧土司石炳麟;遮放土司多根培。西南联大作陪的是潘光旦、吴泽霖、张印堂等人。大家畅谈抗战胜利,展望国家的美好未来。这天距离春节还有9天。
为了体现礼尚往来,刀承钺他们几个土司也决定请梅贻琦校长吃个饭,既是感谢,也是尊敬,可能这也是父亲刀京版的意思。在当时的昆明,梅校长是最高的文人代表,能够请到梅校长吃饭,是一件相当体面的事。由于临近春节,时间不好协调,终于约在了2月1日晚上,就是除夕之夜。
除夕,天气阴冷。刀承钺他们几个土司将宴请之地订在翠湖招待所,就是现在的翠湖宾馆。下午六点,梅校长与地理系主任张印堂、训导长查良钊和社会学系主任吴泽霖四人赶到招待所赴宴。土司这边,还是上次的人,只是多了一个陇川土司多永清。不知什么原因,酒席安排在走廊边上,风大有点冷,灯光又暗。由于是除夕,只有他们一桌,大家都回家过年去了。
梅校长是好客之人,之前就约了近30个人到家过除夕。宴请快到8点钟的时候,梅校长向刀承钺他们几个土司说明情况,表示歉意后,就提前回家招呼客人去了,留下张印堂、查良钊和吴泽霖与年轻的土司拼酒。
这是梅贻琦校长在昆明的最后一个春节。1946年9月6日,在处理好西南联大各自返校的事情后,梅校长告别了他生活8年的昆明,告别了关心和支持西南联大的众多朋友,告别了请他吃饭的滇西土司,经重庆回到北平。自此,他再没有回过他魂牵梦绕的西南联大和昆明。
来源:文史小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