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响应雷锋精神号召,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与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四院联合,开展雷锋月主题志愿活动。四院志愿者深入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联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独具匠心的活动,为特殊教育领域注入蓬勃能量,营造出浓厚的学雷锋氛围
为响应雷锋精神号召,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与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四院联合,开展雷锋月主题志愿活动。四院志愿者深入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联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独具匠心的活动,为特殊教育领域注入蓬勃能量,营造出浓厚的学雷锋氛围。
3月20日,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与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在武汉市第二聋校高中部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之旅。穿着蓝色马甲的研究生志愿者们带着精心筹备的科普教具走进课堂,有序开展电学科普与光学科普活动。考虑到听障学生的特殊学习需求,志愿者们在手语翻译老师的帮助下,以简练的话语,直观的演示实验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可感。在电学环节,志愿者利用简单电路元件,组装出简易电路,让灯泡发光、小风扇转动,学生们通过观察线路连接、元件变化,直观理解电流流通原理,感受电带来的奇妙能量。而在光学科普部分,志愿者依靠辅具清晰地呈现出光线的反射、折射路径,让学生们亲眼看见光的神奇特性。这些创新且富有针对性的科普方式,极大地激发了聋哑学生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热情,成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崭新大门,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
3月26日,人文学院的志愿者为大家带来了“拓春色墨韵,悟文化魅力”的非遗拓印知识科普。别出心裁的拓印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创作紧密结合。学生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开始了拓印的实践体验。在拓印环节,志愿者们先示范将宣纸平铺在带有传统纹饰和书法的拓片上,喷上薄薄一层水雾后用拓包蘸墨慢慢敲打。在敲打声中,一幅幅精美的拓印作品慢慢展现。除此之外,志愿者们也为低年级的学生带来了更便于操作的清明植物拓染。志愿者提前收集了形状各异的树叶花瓣,配合手语老师引导学生将花瓣平整地放在丝巾上方,固定好后用锤子进行敲打。同学们纷纷挑选自己喜欢的花瓣或树叶,手持工具,小心翼翼地操作拓染。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志愿者则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为大家带来了“AI筑梦”的活动。通过简单的沟通交流,志愿者详细了解师生们的梦想职业,无论是想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教书育人的教师,还是驰骋商界的企业家,都被一一记录下来。随后,志愿者运用先进的 AI 技术,将这些梦想职业元素与师生们的形象相结合,生成一幅幅精美的职业照。画面中,学生们身着医生白大褂、法官黑袍,老师们手持指挥棒,仿佛已然置身于理想岗位,脸上洋溢着憧憬与喜悦。
在完成AI照片生成后,志愿者们迅速进行照片打印,并郑重地将这份承载着梦想的照片送给每一位参与者。武汉二聋的师生们收到照片后,纷纷用手语表达内心的激动与感激,不少学生还紧紧抱住志愿者,现场充满了温馨与感动。一位老师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对未来职业有了更直观的想象,也为他们注入了追逐梦想的动力。
九派新闻记者 鲁涵 通讯员 齐琳彤 包宇静 毛歆雅 魏琴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