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对讲机里的指令,戴着黑色眼罩的岚图CEO卢放将油门踩到底,全新梦想家在封闭测试场急速冲向障碍物。仪表盘数字跳动至120km/h的瞬间,AEB系统突然介入,轮胎与地面发出刺耳摩擦声,2.6吨重的MPV在障碍物前稳稳刹停。
“3、2、1,走!”
随着对讲机里的指令,戴着黑色眼罩的岚图CEO卢放将油门踩到底,全新梦想家在封闭测试场急速冲向障碍物。仪表盘数字跳动至120km/h的瞬间,AEB系统突然介入,轮胎与地面发出刺耳摩擦声,2.6吨重的MPV在障碍物前稳稳刹停。
这场被工程师私下称为“老板不要命”的测试,意外成为2025年最具传播力的汽车事件。在各大车企大谈“自动驾驶”时,岚图选择用最原始的方式验证安全底线——当驾驶者”盲目”信任智能系统时,技术能否兜住底?
这恰是当前智能驾驶发展的矛盾缩影:一边是车企不断堆砌激光雷达数量、刷新NOA里程数据;另一边,中汽研数据显示,2023年涉及AEB误触发或失效的交通事故仍占智驾相关事故的37%。当行业陷入“参数内卷”,岚图试图用“安全五星标准”破局——这个覆盖全时速、全方向、全场景的新体系,正在改写MPV的安全定义。
| 拆解“五星标准”:MPV的安全如何实现“360度无死角”
传统MPV的安全逻辑,是“铁皮厚度决定生存几率”。但全新梦想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软件定义安全”+“硬件兜底生存”的双保险:
1. 主动安全:比人类快0.3秒的「上帝视角」
搭载华为192线激光雷达,识别精度提升至5cm(行业普遍为10cm)全球首发的eAES紧急避让系统,实现「边刹车边转向」的复合操作侧向LOCP防碰撞系统,可识别锥桶、栅栏等异形障碍物2. 被动安全:重新定义「移动堡垒」
2000MPa一体式热成型门环,可承受20吨顶压(相当于4头非洲象)独创的「6秒保压侧气帘」,在翻滚场景中持续守护乘员头部三排座椅均配备预紧式安全带,告别「第三排不安全」的魔咒3. 机械安全:被低估的「底盘黑科技」
魔毯空气悬架每秒扫描路面500次,提前0.5秒调整阻尼IPB集成制动系统响应速度150ms,比博世iBooster快30%智能四驱在湿滑路面自动分配扭矩,避免粗暴ESP介入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最新发布的《智能驾驶安全白皮书》中,一个矛盾现象引人深思:2023年搭载激光雷达车型同比激增230%,但涉及AEB的交通事故率仅下降18%。某头部车企工程师私下坦言:"现在大家都在堆料冲榜单,真正的系统融合反而被忽视。"
中保研碰撞数据显示,传统MPV在柱碰测试中平均得分率仅为62%,而电动车特有的电池安全、智驾系统失效等新风险尚未建立有效评估体系。岚图梦想家的破局之道,是从重构评价标准入手。其提出的「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五星安全体系,实质是建立了一套穿透营销迷雾的度量衡:在4-130km/h速度区间实现稳定刹停,意味着一套算法要同时处理好城市拥堵时的误触发风险和高速场景的生死时速;360°防碰撞能力要求感知系统突破传统MPV的视野盲区桎梏;而雨雪雾尘等极端天气的稳定表现,则是对传感器融合能力的终极考核。
这套标准的杀伤力,在对比测试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某第三方机构模拟暴雨天气下的儿童鬼探头场景,某新势力MPV在60km/h速度下仍发生碰撞,而梦想家凭借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感知,在78km/h实现刹停。更关键的是,其搭载的eAES紧急避让系统能在制动距离不足时自主规划绕行路径,这种「类人决策」能力,恰是当前多数智驾系统的短板。
| 解剖「技术鱼群」:从零件堆砌到系统共生
在宁德时代的电池实验室,工程师们有个形象的比喻:优秀的电动安全不是寻找最强电芯,而是构建最均衡的「鱼群效应」。这个原理在智能驾驶领域同样成立——当行业沉迷于炫耀激光雷达数量时,岚图与华为的合作展示出另一种可能:用系统工程思维让每个零件产生化学反应。
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华为ADS 3.0系统的192线激光雷达固然耀眼,但真正让梦想家脱颖而出的,是其与岚图ESSA架构的深度耦合。这套原生电动平台如同智能驾驶系统的「神经元网络」,将底盘数据、动力响应、车身姿态等信息实时同步给智驾域控。在此前的实测中,这种融合产生奇妙反应:当系统预判到强侧风可能引发轨迹偏移时,提前0.3秒通过CDC减振器调整悬架刚度,配合后电机扭矩分配,将车身横摆角控制在0.8度以内。这种「预见性控制」,正是特斯拉在皮卡车型上未能解决的痛点。
机械素质的深度参与,改写了智驾安全的成本结构。某自主品牌研发总监曾算过一笔账:要实现同等水平的紧急避让,没有优质底盘支撑的车型需要增加30%的制动冗余,这意味着更大的电池空间侵占和能耗代价。而梦想家通过IPB集成制动系统与智能四驱的协同,在达成5.9秒零百加速的同时,将百公里电耗控制在18.7kWh,这个数字甚至低于部分中型纯电轿车。
| 让安全平权的不仅是「价格」
2024年春天,岚图做了一件「得罪同行」的事:将搭载完整智驾系统的车型价格定在35万区间。这个决策引发的连锁反应,在终端市场掀起惊涛骇浪。某新势力品牌被迫提前三个月发布改款车型,某合资品牌则连夜调整配置表。但更深层的震动在于,岚图撕开了智能驾驶时代的定价黑箱——当车企都在将智驾系统作为高溢价配置时,安全能否成为普惠选项?
这种颠覆背后是残酷的技术取舍。为实现AEB全系标配,岚图研发团队在域控制器布局上做了大胆革新:将智驾芯片从传统独立模块嵌入到整车电子架构,通过数据总线共享降低30%的硬件成本。更关键的是,其首创的「三控协同」模型(预控、协控、直控)让智驾系统可调用底盘、动力等传统独立域的控制权,这在保证安全冗余的同时,大幅减少传感器重复配置。市场用订单给出反馈。截至4月底,梦想家智驾版订单中,72%来自bba车主增换购,这些曾被认为最保守的消费群体,如今正在为「主动安全配置拉满」买单。
站在2024年这个特殊节点,工信部L3准入倒计时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但某智库调研显示,67%消费者对「放开手脚」的智驾仍心存疑虑,这种不信任感不是靠一纸认证就能消除。岚图的激进策略,恰为行业指明了一条现实路径:用可量化的安全标准重建市场信心。
结语:
在智能驾驶的竞技场上,岚图梦想家的突围揭示了一个朴素真理:技术的价值不在于制造焦虑,而在于解决问题。当行业陷入 "军备竞赛" 的迷途时,梦想家以安全为锚点,为智能汽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 真正的高阶智驾,不是炫技的工具,而是守护生命的铠甲。
这场由安全引发的变革,或将重塑整个汽车产业的价值坐标系。据预测,到 2025 年,中国智驾安全认证市场规模将突破 200 亿元,而岚图梦想家的实践证明:只有将安全基因融入产品灵魂,企业才能在技术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寰球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