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新兵连第一次班务会,是在营区的龙虎榜下开的。新兵班长指着榜上一张刚毅的面孔说:“瞧见没?那是咱连的传奇——副班长宋恒!入伍不到2年,就成了全师比武尖子!”那一刻,“宋恒”这个名字,带着耀眼的光环,深深烙进了我的心里。
“排长回来了!”
他立正敬礼
标准的动作里
透着熟悉的亲切
“老班长……”
我一时竟有些语塞
“走!”
他一把揽过我肩膀
“带你认认门,见见新战友!”
他熟悉地推开每扇门
介绍人员、装备、工作重点
细碎得像当年
教我整理内务那样
......
今晚的《一陆有你》,让我们跟随新毕业排长王成业,一同回忆他和老班长的故事。
本文作者 | 王成业、王林
今晚主播 | 王一鸣
音频采制 | 王一鸣
我新兵连第一次班务会,是在营区的龙虎榜下开的。新兵班长指着榜上一张刚毅的面孔说:“瞧见没?那是咱连的传奇——副班长宋恒!入伍不到2年,就成了全师比武尖子!”那一刻,“宋恒”这个名字,带着耀眼的光环,深深烙进了我的心里。
真正的震撼发生在一周后的单杠训练场。连里组织单杠小比武,限时2分钟,看谁拉得多。20、30、40……老兵们的成绩让我们这些新兵目瞪口呆。班长拍了拍我肩膀,打趣道:“别急,厉害的还没出场呢!”话音刚落,一个精干的身影飞身上杠,第一个引体就直接拉到了齐胸的位置,新兵们一片惊呼。我定睛一看,是宋恒班长。
尽管敬佩,我心里却嘀咕:这么高的标准,肯定撑不了多久。但结果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77个,宋恒,全连第一!”连长宣布成绩的那刻起,成为像宋恒班长一样的兵,就成了我的第一个奋斗目标。
时光流转,我选晋成了军士,机缘巧合下成了宋恒班里的副班长。老班长话虽不多,却让人安心。一次连队紧急拉动演练,任务十万火急。他把装备清点和人员编组的任务交给了我。“班长,我怕搞砸了……”看着密密麻麻的任务清单,我手心直冒汗。“怕啥?”他大手拍在我肩上,力道沉稳,“按流程走,我在后面盯着呢!”这句话就像一颗定心丸,虽然过程手忙脚乱,但在他无声的支持下,我们班第一个全装集结完毕。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成了我带兵之初的底气。
后来,我成了二排尖刀班的班长,而宋恒带的是一排尖刀班。两把“尖刀”总在训练场上默默较劲:5公里武装越野,他的班紧咬着我们不放;战术协同演练,双方铆足了劲儿想压对方一头。他们经验老道,配合默契;我们年轻气盛,敢打敢冲。
场上,宋恒是最较真的“对手”;场下,他又成了对我毫无保留的“师父”。“你这突击路线选得不够刁钻……”一次演练复盘,他指着我的沙盘直截了当地说,“想破我的防线?得出其不意!”这种亦师亦友的良性竞争,把我们两个班都磨成了连队锋利的“刀尖子”。那年年底考核,两个班双双打破了连队武装越野纪录。
后来我保送提干,经过3年军校淬炼,于2024年夏天佩戴少尉军衔,回到了心心念念的老连队。然而,从班长到排长,岗位变了,责任重了,我心里不免有些忐忑。报到那天,在走廊迎面撞上宋恒班长。他笑容依旧,只是眼角添了几道细纹。
“排长回来了!”他立正敬礼,标准的动作里透着熟悉的亲切。“老班长……”我一时竟有点语塞。“走!”他一把揽过我肩膀,“带你认认门,见见新战友!”他熟悉地推开每扇门,介绍人员、装备、工作重点,细碎得像当年教我整理内务那样。当我面对棘手的管理问题面露难色时,他总会说:“别慌,沉住气,你先试试,不成有我。”
如今,我也学着宋恒班长当年的样子,陪体能掉队的新兵一圈圈加跑,给训练无从下手的新战友一次次示范,遇到难题,我还是习惯性地推开他的门:“老班长,这‘刺头兵’怎么带?”“老班长,这教案您给把把关?”而他,依旧像当年那样,知无不言。
那天傍晚组织体能训练,夕阳洒在宋恒班长的身上,他一丝不苟地给战士们做着示范动作。我悄悄攥紧了拳头:班长,您的“兵”回来了,这次我不仅要追上您的脚步,更要像您当年带我一样,把这份力量传给下一个“新兵”。
主播 | 王一鸣
王一鸣,第82集团军某旅军官,热爱播音和主持,负责单位各类宣传制品的配音工作,多次担任大型文艺汇演主持人。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