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杨益成,王丹丹,沈群策,等.癌症患者化疗期间运动干预焦虑和抑郁状态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5,31(02):184-193.[1]周荭玫,何林,许辉,等.基于COSMIN指南对癌症患者疲劳评估工具的系统评价[J/OL].中国全科医学
[1]杨益成,王丹丹,沈群策,等.癌症患者化疗期间运动干预焦虑和抑郁状态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5,31(02):184-193.
[1]周荭玫,何林,许辉,等.基于COSMIN指南对癌症患者疲劳评估工具的系统评价[J/OL].中国全科医学,1-10[2025-03-3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222.R.20250310.1611.005.html.
“老李这辈子最怕的,就是哪天突然倒下,再也爬不起来,可谁也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早”
55岁的李建国是个普通货车司机,家住河北一个小县城,20多年来一直在跑长途运输。
年轻时,他靠着一股子拼劲儿,从一台破旧的二手货车干起,慢慢攒下点钱,给家里盖了新房,还供两个孩子上了大学。
如今,大儿子在城里当了程序员,小女儿刚考上研究生,日子总算有了盼头。
可他自己,常年奔波在外,风吹日晒,身体却像那辆开了十几年的老车,零件渐渐磨损,却没时间修。
2023年10月的一个下午,李建国照常从山东拉货回河北。
路上,他觉得胸口有点闷,胳膊也酸得抬不起来。他没当回事,以为是累的,停在服务区抽了根烟,眯了半小时就接着赶路。
回家后,妻子张罗了一桌菜,他却没什么胃口,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说想躺会儿。
这些小毛病,他早就习惯了——肩膀僵硬、腰酸背痛、偶尔喘不上气,哪样不是长途司机的“职业病”?
他没往深处想,第二天照旧开车上路。
到了11月,情况变糟了。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累,开车两小时就得靠边歇歇。晚上睡觉时,总觉得胸口被什么压着,翻来覆去睡不踏实。
妻子看他脸色发黄,劝他去医院,他摆摆手:“哪有时间啊,年底货多,歇一天就少赚一天。”
可没过几天,他在卸货时突然眼前一黑,摔在地上,工友赶紧把他送到县医院。
医生给他做了初步检查,说可能是心脏问题,建议转到市里的大医院。
李建国不情愿,怕花钱,可妻子和儿女硬是把他拽去了市人民医院。2023年11月20日,他在医院挂了内科号,医生安排了一系列检查。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12.5×10⁹/L(正常范围4-10×10⁹/L),血红蛋白110g/L(正常男性120-160g/L),血小板偏低,只有90×10⁹/L(正常100-300×10⁹/L)。
胸部CT发现右肺有个2.5厘米的阴影,边界不清楚,医生怀疑是肺部肿块。
接着做了肿瘤标志物检测,癌胚抗原(CEA)高达45ng/mL(正常值小于5ng/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也超标,达到12ng/mL(正常小于3.3ng/mL)。
最后,医生安排了支气管镜活检,病理报告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晚期。
确诊那天,李建国坐在病房里,低头盯着化验单,半天没吭声。医生说,这病拖得太久,已经扩散到淋巴结,治疗难度很大。
他问医生:“我还能活多久?”医生没直接回答,只说要尽快开始放化疗。
住院期间,他每天中午都会睡一觉,护士说这样能缓解疲劳,可他总觉得睡了也没啥用,醒来还是喘不过气。
接下来的日子,李建国开始了化疗。每次输完药,他都恶心想吐,吃不下饭,头发也一把把地掉。
住院一个月,他瘦了十多斤,原本壮实的身板变得干瘪,连走路都得扶着墙。奇怪的是,每天中午那一个多小时的午觉,成了他一天里最安静的时候。
护士查房时发现,他睡着后呼吸好像平稳了些,可醒来后又恢复原样。妻子守在床边,悄悄跟医生说:“他以前从不睡午觉,嫌浪费时间,现在倒是天天睡了。”
2024年3月,化疗进行到第四个周期,李建国的情况却没好转。
CT复查显示,肺部阴影从2.5厘米长到了3.8厘米,癌细胞还转移到了肝脏。医生调整了治疗方案,加了靶向药,可效果有限。
他开始咳嗽得厉害,痰里带血,夜里几乎睡不着,中午那顿午觉却成了他唯一的“喘息时间”。
有天中午,他睡得正沉,护士来量血压,发现他心率居然降到了60次/分钟,比平时低了不少,可醒来后又回到90多。
医生看着他的病例,叹了口气:“老李这情况,癌症晚期本身就消耗大,体力早就撑不住了。他每天睡午觉,可能是在透支最后的力气。
半年下来,身体变化太明显了——体重掉得快、呼吸更困难、精神头越来越差,甚至连免疫力都在下滑。
你看他这白细胞计数,低得都快扛不住感染了。早点检查,早点治,或许还有希望啊。”
睡眠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尤其是对癌症患者来说,身体状态本来就脆弱,休息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
研究发现,癌症患者如果每天坚持睡午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让身体得到片刻放松。
比如,有数据表明,午睡30到60分钟能让心率暂时下降5-10次/分钟,血压也能稍微平稳一些。这是因为睡眠时,交感神经活动减弱,身体的应激反应会暂时降低。
不过,这种短暂的好处并不能扭转癌症带来的整体消耗。
以肺癌晚期患者为例,他们的肿瘤每天都在消耗大量能量,身体就像一台超负荷运转的机器,午觉只能算是给机器加点油,修不了核心问题。
国外有研究统计过,癌症患者中约有70%的人会感到严重疲劳,这种疲劳不是普通累,而是连说话都费劲的倦怠。午睡确实能让一部分人觉得精神好点,但这效果因人而异。
有的患者睡完一觉,醒来后反而更迷糊,甚至头晕,这可能是因为肿瘤影响了大脑供氧,或者化疗药物干扰了神经系统。
数据还显示,睡午觉超过1小时的患者,夜里失眠的概率会高出30%,这对身体恢复反而是个负担。
所以,午觉对癌症患者来说,不是越多越好,得看个人的病情和体力。
癌症患者有个常见的现象,就是体重下降得特别明显,尤其是晚期患者,半年内掉10-15公斤都不稀奇。医学上把这叫“恶病质”,简单说就是癌症让身体像被“掏空”了一样。
肿瘤细胞生长需要大量营养,它们会抢走正常细胞的蛋白质和脂肪,患者就算吃得多,也补不回来。
每天睡午觉可能会让这件事更明显,因为睡眠时新陈代谢会稍微减慢,热量消耗减少,但肿瘤可不管这些,它照样在“偷”营养。
有研究测算过,晚期肺癌患者每天的基础代谢率比健康人高20%-30%,相当于一天多烧掉300-500千卡热量。这还不算化疗带来的食欲下降和恶心呕吐。
午觉虽然能让人少动弹一会儿,省点体力,可对阻止体重下降几乎没啥用。
临床观察发现,坚持午睡的患者中,有近一半人在3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而没午睡习惯的患者,这个比例稍微低点,只有40%左右。
医生分析,这可能是因为午睡让患者活动时间更少,肌肉流失得更快,身体的基础消耗反而加剧了。
癌症患者,尤其是肺癌患者,呼吸困难是个逃不掉的问题。肿瘤长在肺里,会压迫气道,或者破坏肺泡,让氧气进不去,废气排不出。
数据显示,晚期肺癌患者中有80%以上会有气短、喘不上气的情况,严重时甚至连躺平都难受。
午睡对呼吸的影响挺复杂,有时候睡一觉,患者会觉得胸口没那么闷了,因为平躺时肺部压力分布变了,气道可能暂时通畅点。
但更多时候,醒来后喘得更厉害,尤其睡姿不对,肿瘤压迫加重,血氧饱和度可能掉到90%以下(正常人应该在95%-100%)。
医生还发现,午睡时如果睡得太沉,呼吸频率会变慢,这对健康人没啥,可对肺癌患者来说,可能是雪上加霜。
有个病例统计,100名晚期肺癌患者中,每天午睡的患者有60%在半年内呼吸困难加重,甚至需要长期吸氧,而不午睡的患者这个比例是50%。
这说明,午睡可能让肺部功能更依赖短暂休息,一旦醒来,身体反而适应不了。
所以,医生常叮嘱,午睡时间别太长,20-30分钟就够,睡前最好垫高枕头,保持呼吸顺畅。
癌症患者免疫力低是老生常谈的事,肿瘤本身就擅长“蒙蔽”免疫系统,化疗和放疗还会在短期内把白细胞打下去。每天睡午觉对免疫力到底有没有影响?
从数据上看,短期内没啥大变化,但时间拉长到半年,差别就出来了。
白细胞计数是免疫力的一个指标,正常人一般在4-10×10⁹/L,癌症患者化疗后可能掉到2-3×10⁹/L,甚至更低。
坚持午睡的患者,白细胞下降速度似乎更快,有研究发现,半年内这类患者的平均白细胞计数比不午睡的低10%-15%。
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几个:一是午睡减少了活动量,身体循环变差,免疫细胞的活跃度跟着下降;
二是肿瘤消耗本来就让免疫系统超负荷,午睡并不能补回来,反而可能让身体更“懒散”。
有个调查显示,晚期癌症患者中,每天午睡超过40分钟的人,感染风险(比如肺炎)比不午睡的高出25%。
医生提醒,癌症患者要想保住免疫力,光靠睡觉不行,还得尽量动起来,哪怕是下床走几步,也比躺着强。
当然,具体怎么做,得听医生的,根据病情调整。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文中人名均为化名,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来源:心外科医师肖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