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超声检查没辐射,真的那么安全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1 20:00 1

摘要: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许多疾病都可以通过超声检查发现。随着超声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超声可以检查很多部位,比如心脏、血管、胎儿、肝胆、甲状腺、关节等。

指导专家:龚黎,南京鼓楼医院超声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来医院就诊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超声检查;在疾病诊疗过程中,还可能需要进行多次超声检查。

那么,超声检查有没有“辐射”?反复做超声检查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呢?

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许多疾病都可以通过超声检查发现。随着超声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超声可以检查很多部位,比如心脏、血管、胎儿、肝胆、甲状腺、关节等。

“辐射”通常指的是“电离辐射”,大剂量电离辐射对生物体会产生危害。因此,患者在做X线片、CT扫描等检查时,都会或多或少受辐射影响。而超声检查使用的是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不存在电离辐射的风险。

超声波在进入人体后,在不同组织界面会发生反射,而反射回来的声波,经过超声检查仪器的编码处理,最终在屏幕上呈现出实时动态的超声图像。

超声检查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电离辐射,适用于所有人群,特别是幼儿、孕妇、体弱患者等特殊人群,也可用于疾病诊疗过程中多次进行复查,是一种安全、无创、无辐射影响的检查。

事实上,常规医学检查中电离辐射剂量是很低的,比如一次头颅CT平扫的辐射剂量约2—2.8mSv,低于“五年内每年接受的平均辐射上限是20mSv”的安全标准,是不会引起健康风险的。

尽管超声没有“电离辐射”的影响,但是可能存在其他方面的安全性问题,如超声波所产生的“热效应”和“空化”等机械效应,一直是医学超声安全性研究的关注点。

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针对人体组织结构的特点,医学超声以“热指数(Heat Index, HI)”和“机械指数(Mechanical Index, MI)”来估计发生超声热损伤和空化损伤的风险。
热指数(TI)和机械指数(MI)会直接显示在超声仪器的屏幕上,是重要的安全性参数。随着超声检查设备的发展,对超声的输出功率,国际和国内都相继制定多个诊断超声安全标准和规范。

特别是在进行眼科、胎儿的超声检查时,对超声检查的输出功率有严格的要求,比如胎儿检查时要求TI<0.4,MI<0.3。在对不同部位进行检查时,影像科医生会按照安全标准的要求来规范操作,确保超声检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来源:祝您健康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