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前1046年正月,周武王率战车三百、虎贲三千、甲士四万五千人东进。消息传到朝歌,商纣王正与宠妃妲己在鹿台宴饮,闻言不屑一顾:“吾有精兵七十万,周人何足道哉?”
公元前1046年正月,周武王率战车三百、虎贲三千、甲士四万五千人东进。消息传到朝歌,商纣王正与宠妃妲己在鹿台宴饮,闻言不屑一顾:“吾有精兵七十万,周人何足道哉?”
二月甲子日黎明,两军会于牧野。纣王将临时拼凑的奴隶与战俘置于阵前,自以为必胜。然而当周军战车发起冲锋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前排的商军奴隶突然调转矛头。他们高喊着“武王至矣”,反而向自己的后方冲杀。这些被铁链锁在一起的士兵,为何突然倒戈?原来周军早已派细作混入商营,传播“武王仁德”的消息。更关键的是,细作暗中传递了一个承诺:“倒戈者免死,有功者得自由。”
商军瞬间大乱。被压迫多年的奴隶们挣脱锁链,愤怒如火山爆发。他们不仅不再为纣王卖命,反而成为周军的前导,直扑纣王的本阵。
纣王在鹿台上望见这一幕,惊得酒杯坠地。他的七十万大军如雪崩般瓦解,不是败于外敌,而是亡于内溃。当夜,纣王自知大势已去,奔回鹿台,穿戴珠宝华服,自焚而亡。
六百年商朝,就这样在一日之内倾覆。周武王不单以武力取胜,更以人心取胜。他明白:暴政之下,最强大的军队不是持戈者,而是心怀怨恨的人民。牧野之战与其说是军事胜利,不如说是民心向背的必然结果。(本文用Ai辅助完成)
来源:骄阳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