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应著名书法家徐国麟先生之邀,我怀揣着期待与欣喜,来到了他位于古林饭店的工作室作客。踏入工作室,一股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墙上挂着的书法作品笔走龙蛇,刚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沉淀与艺术的魅力。
左笔钱诗贵
应著名书法家徐国麟先生之邀,我怀揣着期待与欣喜,来到了他位于古林饭店的工作室作客。踏入工作室,一股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墙上挂着的书法作品笔走龙蛇,刚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沉淀与艺术的魅力。
此时,山水画家徐子鲜正在专注地创作。时光仿佛在她的画笔下凝固,她的一笔一划都倾注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我与徐子鲜已有五年多未见,再次相见,倍感亲切。她的画技相较于从前,已有了质的飞跃,几臻成熟之境。
画面中的山水,或雄浑壮阔,或婉约秀丽,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
徐子鲜热情地与我交谈,提及我曾于2019年为她写过评论文章。这突如其来的回忆,让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没想到她竟一直记得这件小事。
这份认可与尊重,让我深受感动,于是我主动提出,若有空闲,定当再为她挥笔写文,以表对她艺术成就的赞赏。
正当我们相谈甚欢时,门被轻轻推开,马萌青先生走了进来。他身着朴素而整洁的衣衫,脸上带着和蔼而亲切的笑容,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沉稳而内敛的气质。不经徐国麟先生介绍,我和马萌青先生热情握手,因为相识多年了。
马萌青是金陵刻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更是联合国教科文化组织人类遗产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第六代传人。
他身兼数职,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还被聘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金陵刻经传习导师,荣获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南京秦淮名家等诸多荣誉,退休后返聘于金陵刻经处,依旧从事着雕版、水印工作。
金陵刻经处,那可是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其谱系以师徒传授的方式进行传承,历经岁月的洗礼,如今已经传到了第九代。
马萌青先生作为第六代传人,肩负着传承与弘扬这一珍贵非遗文化的重任,他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让金陵刻经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尽管他因失聪而导致口语障碍,但并不影响我们彼此交流。
只见他手中捧着一个精美的盒子,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他先将一个刻有正则轩三字的木刻递给了徐国麟先生,那木刻雕刻精美,线条流畅,每一处刀痕都蕴含着马先生精湛的技艺和对艺术的追求的,充分体现了徐国麟书法的高超水平。随后,他转向我,双手恭敬地将一幅菩萨像递到我面前。
“这是一幅精心雕刻的菩萨像,希望您能喜欢。”马萌青先生真诚地说道。
我接过菩萨像,小心翼翼地打开画像,只见菩萨的面容慈祥而端庄,线条细腻入微,仿佛每一根发丝都清晰可见。
菩萨的衣袂飘飘,随风而动,给人一种灵动而神圣的感觉。
像的上方,不仅有书法佛字,还盖有八幅印章,其中一幅方寸之间刻了二百多字的《心经》。
这不仅仅是一幅雕刻作品,更是一件凝聚着马萌青先生心血与智慧的艺术珍品。
徐国麟先生在一旁解释道:“马老师正在拍摄非遗文化传承人纪录片,为了送这幅像给您,他专程赶来。这份盛情,真是难得啊。”
听到这里,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动与敬意。如此珍贵的礼物,如此真诚的心意,让我有点受宠若惊,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马萌青先生似乎看出了我的局促,他笑着摆摆手说:“这没什么,能遇到您这样的知音,也是我的荣幸。金陵刻经是我们国家的瑰宝,我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它。”他的话语朴实而真挚,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对非遗文化传承的执着与热爱。
到了吃饭的时间,我们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继续愉快地交谈。酒过三巡,气氛愈发融洽。马萌青先生端起酒杯,豪爽地说:“今天能与各位相聚,实乃幸事,这杯酒我敬大家!”说罢,他一饮而尽,那豪爽的气概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在交谈中,我了解到马萌青先生在金陵刻经处的工作充满了艰辛与挑战。雕版印刷是一项极其精细的工作,每一刀都需要全神贯注,容不得半点马虎。从选材、制版到印刷,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而水印工作更是需要精湛的技艺和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将图案完美地呈现在纸张上。马萌青先生凭借着对这份技艺的热爱和执着,在这个领域默默耕耘了几十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他还向我讲述了金陵刻经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金陵刻经处成立于清代,由杨仁山居士创立,它是中国近代佛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刻印的经书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还远播海外,对世界佛教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陵刻经印刷技艺更是融合了雕刻、印刷、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听着马萌青先生的讲述,我对金陵刻经这一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意识到,这些珍贵的技艺和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传承和弘扬。而马萌青先生这样的非遗传承人,正是守护这些瑰宝的中坚力量。
马萌青先生表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金陵刻经,让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我也深受鼓舞,表示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贡献一份力量。
临别之际,我再次捧着那幅珍贵的菩萨像,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意。这不仅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马萌青先生对我的一份深情厚谊,也是他对非遗文化传承的一份坚定信念。
回家后,我恭恭敬敬地将此幅菩萨像挂在书房中,虔诚拜三拜。
我觉得,在马萌青先生这样的传承人努力下,金陵刻经这一古老技艺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而这幅珍贵的菩萨像,也将成为我心中一份永恒的纪念,时刻提醒着我,要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来源:老左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