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31日是农历三月三,开福区清湘小学巧妙地将民俗节气与中医药文化融合,开展“荠香润童心”主题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趣味体验中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中医文化探索之旅。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31日讯(通讯员 柳思阳 申雪梅 全媒体记者 陈良)3月31日是农历三月三,开福区清湘小学巧妙地将民俗节气与中医药文化融合,开展“荠香润童心”主题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趣味体验中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中医文化探索之旅。
活动开场,一群拿着荠菜、端着煮鸡蛋的“小讲师”闪亮登场。“荠菜又叫地菜,是‘春之灵草’,能清热利湿,鸡蛋能补益气血,二者搭配,正顺应春季养肝护阳的养生理念。”站在图文并茂的展板前,“小讲师”引经据典,从《黄帝内经》聊到《本草纲目》,把晦涩的中医知识转化成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在这些“小讲师”的科普下,原本陌生的中医知识瞬间变得鲜活有趣起来。
在学校的中医药文化长廊,一幅幅精心绘制的“三月三与中医养生”主题海报格外吸睛。水墨画、手绘漫画、节气谚语等多元形式齐聚,将荠菜文化、二十四节气养生等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现场还设置了“中医智慧闯关”问答擂台。“春捂秋冻有什么科学依据?”“哪些野菜兼具药食同源功效?”……这些问题一抛出,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踊跃抢答,在思维碰撞中巩固知识,答对的同学还能收获一碗香喷喷的荠菜煮鸡蛋。
下午放学回到家中,同学们摇身一变,成了“民俗小厨师”。在家长指导下,他们来到户外采摘荠菜,洗净、备料、下锅,不一会儿,一锅碧绿如玉的“三月三”特制鸡蛋新鲜出锅。“原来用荠菜煮的鸡蛋会有淡淡的草木香,中医食疗真是奇妙!”三年级学生刘卉祁一边吃着自己做的荠菜煮鸡蛋,一边兴奋地分享自己的感受。在制作荠菜煮鸡蛋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掌握了中医小常识,还体验了传统食俗,让传统文化在舌尖上“活”了起来。
据悉,清湘小学已将中医药文化纳入特色课程体系,今后将陆续开展“杏林小讲师”“小药师初体验”等系列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落地生根,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传承的种子。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